艾灸有什么作用 它的神奇治疗解你百病

2019-0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艾灸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 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 此作用是艾 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 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

艾灸的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作用广泛,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 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 此作用是艾 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 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证实, 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 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 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 10mm,并被机体吸收。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 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 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 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 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 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 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 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 细胞提供活化能。

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 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 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 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 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 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 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 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 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为身体补充阳气,尤其适用于阳虚体质。艾灸有补泻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热症体 质的人,要先从泻法开始,滋阴的同时再调理阴阳的平衡. 灸法是利用艾绒在体表穴位上的烧灼,借助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腧穴的功能, 通过经络的传导, 起到温通气血、 扶正祛邪的作用, 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种外治法。 清代吴仪洛著《本草从新》中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 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意思说:艾绒制成 的艾炷,能使热气内注,温煦气血,透达经络,并且艾灸一些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故 而能够达到扶正祛邪,强身保健的作用。保健灸法是自古以来的防病之术。

要使身体健康平安,常灸足三里穴,勿使灸疮干燥,结痂愈合,这是古代医疗长期实践中 得出来的经验总结。又如灸风门穴可预防感冒,常灸曲池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大椎穴、 脾俞穴、肾俞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都可以起到保健作用。现代医学实验研究证明,灸法 可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改变血液成分,增加白细胞、血色素、红细胞数量和白 细胞的吞噬功能,加强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起到预防保健的作用。 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杀蛔虫,灸百病, 能通十二经气血,能回垂绝之元阳。用于内服治宫寒不孕,行经腹痛,崩漏带下。外用能灸 治百病,强壮元阳,温通经脉,驱风散寒,舒筋活络,回阳救逆。

艾用于灸法,其功效确非我们意想所能及的。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 人发生畅快之感。若以普通火热,则只觉表层灼痛,而无温煦散寒之作用。灸法也和针法一 样,能使衰弱之机能旺盛,也能使亢进之功能得到抑制。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有病者 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以上是经络养生网讲述艾灸的功效与作用,希望能对大家 有所帮助。 肚脐艾灸的作用 添加时间:2010-2-3 常常可以看到大夫在给患者灸肚脐,其实肚脐保健从古至今就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虚症患者可以在这个穴位上进行隔盐灸,提升元气。我们晓得, 母体里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宝宝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 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里,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人体一 旦启动胎息功能, 就犹如给人体建立了一座保健站与能源供应站, 人体的百脉气血就可随时 得以调节,人体也就健康无病,青春不老。常常对神阙穴进行保健灸疗,可以使人体真气充 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腰肌强壮、面色红润、耳聪目明、轻身延年。并且对腹疼肠鸣、 水肿膨胀、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独特的疗效。 足三里不但具有益寿延年的功效,还可以治疗腹疼、腹胀、食欲不佳、痛经、痹症、 耳鸣等多类病患。 艾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以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且能够提高多类消化酶的活力, 促进食欲, 帮助消化。 艾灸足三里穴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 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疼的作用特别明显,对于保健灸所导致的呕吐、呃逆、暖 气等,同样有辅助治疗作用。 中腕穴为治疗消化系统病患经常使用穴,位于肚脐直上四寸,即剑突和肚脐之中点。 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的作用。可治胃疼、腹胀、肠鸣、反胃、吞酸、呕吐、泄泻、痢疾、 黄疸、饮食不化、失眠。现多用于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胃扩张、子宫脱垂等病 患的治疗。当然中脘穴亦可用发泡灸法(灸疗的此外一种方法)。方法是用大蒜十克捣烂, 油纱布二至四层包裹,敷到中脘(位于脐上正中四寸处)穴上,待局部皮肤发红、起泡、有 灼热感时去掉(通常保持两小时),洗干净蒜汁,每天一回。该法比较适用于各类原因导致 的腹胀。 气海穴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 1.5 寸。

简便取穴,可于肚脐眼下量二横指。前人有“气 海~穴暖全身”的说法,是说气海穴有强壮全身的功效,验证于临床,本穴确有调整全身虚 弱状态,增强免疫及防卫功能,对先天禀赋虚弱、后天劳损太过、大病新瘥、产后体虚等症 都可以取为补虚要穴,并且可以和关元、足三里等穴位相互搭配使用,以期达到最好补养效 果。 气海穴可广泛用于男科病和妇科病, 对辨证属虚属实均可以选用。 虚者常和关元、 肾俞、 命门等同用;实者要配合气门、四满、三阴交、太冲等穴位。气海穴可以用于尿频、尿闭、 遗尿等症及腹胀肠鸣、脐腹疼痛等。气海穴通常用毫针直刺 0.5~1 寸,针刺多为胀感,艾 柱灸五至十壮,艾条灸十至半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