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舌头上有齿痕的原因 多由气虚脾虚或阳虚所致

2019-05-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齿痕舌,指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是异常舌形的一种,其对临床辨证论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它在舌诊中容易辨识,并且受外来因素(如食物.药剂等)的影响较少.祖国医学认为齿痕舌多由气虚.脾虚或阳虚所致,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舌体胖大,故齿痕舌主脾虚和湿盛.若淡白而湿润,则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病因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

齿痕舌,指舌体边缘见牙齿的痕迹,又名齿印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是异常舌形的一种,其对临床辨证论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它在舌诊中容易辨识,并且受外来因素(如食物、药剂等)的影响较少。祖国医学认为齿痕舌多由气虚、脾虚或阳虚所致,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致舌体胖大,故齿痕舌主脾虚和湿盛。若淡白而湿润,则属寒湿壅盛;淡红而有齿痕,多是脾虚或气虚。

病因

齿痕舌多因舌体胖大而受齿缘压迫所致,故齿痕舌常与胖大舌同见,多属脾虚,主虚证。若舌质淡白而湿润,所为脾虚而寒湿壅盛。

齿痕舌的成因,多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湿阻于舌而舌体胖大,受齿列挤压而形成齿痕,故齿痕常与胖嫩舌同见,一方面由于舌体水肿,属脾之阳虚而湿盛,另一方面由于舌体肌肉松弛,张口不足,属脾之气虚。

临床表现

——淡白湿润而有齿印,属寒湿壅盛;

——淡红而有齿痕,属脾虚或气虚;

——红而肿胀满口,边有齿痕,多属湿热痰浊壅滞;

总之可分成气虚与阳虚两型:

⑴气虚型:脾气虚弱,主证:舌质浅谈,舌苔薄白,舌体胖嫩,舌边齿痕,面色恍白或痿黄,气短懒言,头重身肿,倦怠乏力,自汗,饮食减少,食后腹胀,泛恶欲吐,大便溏泻,脉细弱无力。治则:补中益气。

⑵阳虚型:主怔:舌质谈白,舌面湿润多津,或舌面水滑,舌体圆大胖嫩,边有齿痕。面色苍白或青黑,神疲乏力,倦怠喜卧,口淡不渴,纳呆食少,腹中冷痛,得温方舒,胃寒肢冷,尿清便塘,或见浮肿,脉沉微。治则:辛温补阳。

检查

微循环改变

微循环研究钱心如等用舌蕈状乳头计数和舌尖微循环方法研究齿痕舌凹陷区与凸出区的血供与营养状况,并与正常淡红舌加以比较,发现齿痕舌的微循环改变有以下几个方面:⑴供血障碍。蕈状乳头的微血管丛减少,毛细血管动脉臂比静脉臂纤细,这两种表现尤其在齿痕舌的凸出部更为明显。异形微血管丛的量较正常增加。⑵局部缺氧及营养不足。舌蕈状乳头的数量与血供成正相关性,齿痕舌蕈状乳头数量较正常人低。⑶组织水肿。齿痕舌蕈状乳头直径较正常明显增大,是由于乳头内部的固有层组织中水液潴留所致。喻方亭用微循环显微镜观察尿毒症肾阳虚患者同一次血透前后的舌尖微循环,透析前125例患者中舌胖大有齿痕者108例,透析后舌胖和齿痕程度稍有减轻。舌尖微循环可见舌乳头内微血管管袢模糊和渗出,血液透析超滤(脱水)后管袢较清晰,渗出减少,所以舌微血管管袢的渗出是舌胖大有齿痕的形成原因之一。

病理变化

病理学研究钱氏还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方法,对照检查了齿痕舌凸出部、凹陷部以及正常舌边的组织及细胞形态学表现,认为齿痕舌的主要病理变化有:⑴上皮层变薄。上皮层在正常舌最厚,凹陷部次之,凸出部最薄,这可能与局部营养状况有关;⑵粗面内质网的改变。在基底层和棘细胞层,粗面内质网减少、扩张、核糖体丢失,这些表现提示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功能障碍,是细胞损害的表现之一;⑶张力丝减少。齿痕舌张力丝减少,棘细胞和基底层的细胞间隙增大,呈稀疏的网孔状,指状乳突桥粒减少,说明齿痕舌的细胞连接不良;⑷细胞组织的水肿。主要是局部缺乏营养致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水液溢出血管,渗入细胞。另一方面淋巴回流不畅,不能带走多余的水分;⑸弹力纤维缺乏。该纤维的缺乏致对牵拉作用的耐受力降低,故受牙齿的压迫而成锯齿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