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重新解读近代中国

2017-10-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作为一本经典著作,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曾推出多个版本.<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版本: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29.80元过去很多年,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的,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蒋廷黻生于1895年,那

作为一本经典著作,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曾推出多个版本。

《中国近代史》 作者:蒋廷黻 版本:武汉出版社2012年6月版 定价:29.80元

过去很多年,但凡要我推荐有关中国近代史研究书目的,我都没有忘记推荐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不仅因为这本小册子只有几万字,文字清新优美,叙事明白流畅,而且因为蒋廷黻在这本书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近代史,我们可以不完全认同他的分析,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的讲述有助于重新认识近代中国,重新理解一个国家曾经走过的路。

蒋廷黻生于1895年,那一年是甲午战后第一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水岭。蒋廷黻此后的生命历程,就和近代中国下半段紧密联系在一起。

1911年,蒋廷黻接受教会资助,赴美留学,主修历史,是美国新史学鼻祖詹姆斯·罗宾逊再传弟子。这个流派以实证主义哲学为基础,严厉批判旧史学,高扬历史学的社会功能和使用价值,宣称真正的历史学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研究历史,而在于参与历史创造,在于通过历史了解过去,服务现在,预知未来,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往光明的路。

基于这样的历史学认知,蒋廷黻在此后的史学生涯中当然不是旧派文人那一套,不是以细节考证炫耀博学,他对英国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对近代中国外交史的奠基,对鸦片战争的重新解读,其背后无不蕴含着中国社会的真实关切,充分体现了历史学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

最能表达蒋廷黻史学理念和架构的,无疑是这本《中国近代史》。说起来,这本书同样蕴含着作者对中国前途命运甚至最直接的现实政治思考。

1938年春,蒋廷黻结束了两年驻苏联大使任期,一个闲暇时间段,使他有机会表达自己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看法。他那时住在汉口,身边并没有多少图书,但是他的写作念头却越来越强烈,抑制不住,于是他在没有多少参考书的情形下,几乎完全凭着记忆,一鼓作气写完了这部《中国近代史》,表达了他对之前整整一百年历史的系统看法,为当时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提供了一个全新观察视角和思考方向。

在这部篇幅不太长的著作中,蒋廷黻为我们大致描述了他所理解的中国近代史。根据他的研究,近代中国原本可以不发生问题,中国原本可以在王朝政治、帝制架构中继续存在,只是因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因为这场革命引发了巨大的产能过剩,使人类先前对生存能力的恐惧自然消除,反而激发了西方人对外扩张的本能。

西方人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扩张,并不能完全从恶的层面去理解,他们除了市场、资源企求外,其实也是一个双向的互惠互利行动。因此英国工业革命之后的所谓“后发展国家”,除了中国,好像并没有哪几个国家对工业革命成果如此痛恨,如此拒绝。

根据蒋廷黻的研究,中国之所以面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后果选择如此道路,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过去或许确实形成了一个漫长的历史传统,而这个传统在过去两千年确实也被历史证明并不太坏,甚至很长时间成为西方人的楷模。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中国错过了工业革命,错过了启蒙运动,中国不是近代世界规则的制定者,只是全球一体化的迟到者,因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是去挑战世界已有规则,更不能对这些规则采取非理性主义冲撞或鲁莽颟顸式摧毁。中国应该引导国民尽快接受这些国际规则,尽快让中国与世界一样,一同进步一同发展。

在《中国近代史》中,蒋廷黻分析了中国自古以来的贸易制度,以为中国没有在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发现后跟上世界步伐,主要是因为那时中国真的没有感觉到有改变的必要。在那之前两千年中国人的优越性是对的,因为中国周边那些“蛮夷”确实在文明形态上较中原落后。

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明白他们所面对英国、法国并不是过去的蛮夷,英法等工业国家并不是到中国来朝拜进贡,而是贸易。所以清廷依然想象着像过去那样用广州一口通商应付西方工业国家的压力,殊不知这些看法与世界发展根本错位。

那时的中国,继续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根本不知道工业革命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因而中国错过了马戛尔尼来华重构近代国家关系的机会,由此引发鸦片贸易,又因鸦片贸易引发战争,中国由此错过数十年发展机遇,直至两次被打败,方才有人意识到时代不同而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