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综萎靡,老综“复活”,IP重启背后暴露市场不足多档老牌综艺重启重启背后的多样益处重启之路荆棘丛生

2019-04-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文丨沐渔 网传消息,曾经为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明星模仿秀<百变大咖秀>将再度起航,这档节目在告别观众后的5年中,每年都有节目重启的小道消息传出,而网友们大多闻讯而来败兴而去,老牌节目"复活"始终牵引着一票老粉丝的神经. 而在市场上,正有多档告别观众的老牌综艺节目低调归来,<易时间>一别4年之后以<立场>重回观众视野:去年一度缺席荧屏的<妈妈咪呀>也在今年重新起跑--重启老牌综艺,正在成为市场多方挽留观众的一道武器. 多档老牌综艺重启 不

文丨沐渔

网传消息,曾经为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的明星模仿秀《百变大咖秀》将再度起航,这档节目在告别观众后的5年中,每年都有节目重启的小道消息传出,而网友们大多闻讯而来败兴而去,老牌节目“复活”始终牵引着一票老粉丝的神经。

而在市场上,正有多档告别观众的老牌综艺节目低调归来,《易时间》一别4年之后以《立场》重回观众视野:去年一度缺席荧屏的《妈妈咪呀》也在今年重新起跑……重启老牌综艺,正在成为市场多方挽留观众的一道武器。

多档老牌综艺重启

不仅今年有重回综艺舞台的《立场》《妈妈咪呀》,早在此前便有《2016超级女声》《2017快乐男声》《新舞林大会》《中国梦之声·下一站传奇》等节目的“复活”归来。

“超女快男”作为我国电视综艺史上选秀综艺的第一个高潮,从中走出的选手许多都已成为了如今娱乐圈的中坚力量,而该节目在十余年后重启,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却已是千差万别。

同样在十余年后归来的还有东方卫视王牌综艺《舞林大会》,2006年开播以来该节目便有着不俗的市场表现,许多专业舞者通过节目舞台大放异彩。而在重启的《新舞林大会》中,为适应市场环境变化:节目赛制上“去评委化”,由现场观众打分;节目嘉宾上重明星弱专业,零舞蹈基础的艺人也能登上舞台;节目呈现上,融合了更多网综的特点,采用“剧情式”综艺叙事。

而去年一度停播的《妈妈咪呀》并非这档节目的第一次中断,早在2013年播出第二季后,节目便曾停摆一年,第三季节目直到2015年才顺利与观众见面,开播8年上线6季节目,《妈妈咪呀》中途悄然消失了两年。

此外,2013年登陆中国市场的《中国梦之声》,尽管有着美国真人秀之王《美国偶像》的光环,但彼时户外真人秀盛行,《中国梦之声》两季以来都只能用不温不火形容。沉寂一段时间后,2016年《中国梦之声》系列节目《天籁之战》播出,2018年《中国梦之声·下一站传奇》开播,《中国梦之声》这一老牌IP至今仍在被不时拉出来“遛一遛”。

同时,2015年开播,由易立竞主持的深度访谈节目《易时间》,于第一季播出后便一度销声匿迹,直到2017年才宣布将推出第二季,嘉宾包括王珮瑜、俞灏明等公众人物,但却又是一段遥遥无期的等待。直到2019年易立竞主持的《立场》正式播出,根据节目嘉宾阵容来看,《立场》正是此前宣布的《易时间》第二季。

老牌综艺重启,正在成为近两年综艺市场的“新成员”,而已经停播甚至消失多年的综艺节目又再次被带到台上,究竟有着平台、节目组怎样的利益考量呢?

重启背后的多样益处

对于平台、广告主、内容生产团队而言,重启老牌节目无疑有着诸多便利。

其一,减少宣发成本。过去的老牌节目往往在观众心中仍有一定的号召力,因此借老IP的余热,来为新节目造势,能够实现对受众注意力的有效聚拢。对于《新舞林大会》而言,借助《舞林大会》的老厂牌孵化新节目,能够大大降低节目的宣发成本。

其二,降低试错成本。除了降低宣发成本,老牌节目重启还能大大降低新节目的试错成本。老牌综艺往往拥有经得住市场考验的赛制、模式,只需根据审美变迁稍加调整变通即可,而研发新节目则不仅需要团队付出更多的心血,且失误几率更大,努力很可能付诸东流。在试错空间狭小的国内市场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越来越少的平台、团队愿意参与这场“豪赌”。

其三,延续老IP生命。在新节目享受老IP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老IP也在重启中,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如对于“快男超女”这一品牌而言,《2016超级女声》《2017快乐男声》等节目都是对其生命的一次有效延续。

其四,市场流行轮回。老牌综艺能否被选中重启还得看市场的发展。“潮流是一场轮回”,在综艺市场中亦是如此,也许今天的爆款节目,在多年前也曾盛极一时,而作为内容生产者们而言,在这个“轮回”中,与其另起炉灶从零开始,不如踩在巨人的肩上来的更为有利。

如2018年掀起的舞蹈热潮,《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相继开播,而这不免让人想起多年前国内首档明星舞蹈竞技节目《舞林大会》,此时《新舞林大会》的出现便恰如其时;2018同样也是偶像养成元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成为全网爆款,同为选秀节目的《中国梦之声》由歌唱选秀到男团、女团选秀《中国梦之声·下一站传奇》也算得上一脉相承。

其五,广告招商优势。除了综艺市场中大环境的流行趋势,招商先行的节目们,能否打动品牌主才是能否顺利播出的关键。对于老牌节目而言,品牌主们自然更加看重其商业价值,其中不仅包含了广告曝光,还有老牌IP对于品牌公信力、美誉度的增值效果,这是许多新节目无法实现的效益。

然而,看似稳赚不赔的老牌综艺重启,实则也展现出了行业内的更大危机。

重启之路荆棘丛生

重启老牌综艺,是综艺市场品类创新不足的一个侧面缩影。新综艺的比例明显下滑,成为近年来综艺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大难题,在笔者此前关于今年Q1综艺的复盘中便有统计:2019 Q1在播综艺里,仅五大一线卫视便有多达14档综N代回归荧屏,综N代占比高达48%。

新综艺难产的当下,“复活”老牌综艺成了平台挽留观众丢出的一把武器。而这把武器是利刃还是脆弱的延时器,似乎已经有了答案。

“复活”的老牌综艺市场表现无一能够再与多年前相媲美,而这样的“回光返照”也正在快速消耗掉原IP的观众缘。据百度搜索指数显示《新舞林大会》的热度不仅完全无法复制当年《舞林大会》的辉煌,且节目在开播前期迅速上升至高峰后,后期便呈现出持续下滑之势,这是节目前期依靠原IP及明星嘉宾获得不错关注,但后续乏力的表现。

此外,《超级女声》豆瓣评分从2005年的8分,到2016年的4.7分;《快乐男声》从2007年的7.1分,到2017年的6.3分;《中国梦之声》从第一季的6.2分,到《中国梦之声·下一站传奇》的4.4分……口碑下滑几乎成为老牌综艺重启的必然。

许多老牌综艺都是一座可以开发的富矿,然而粗暴的开采方式,决定了重启综艺的“快餐”属性。与时俱进的再造、重新出发的勇气、尝新试错的魄力,才是荆棘丛生中可以披荆斩棘的利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