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过敏的症状有哪些? 6种药物过敏反应须知

2019-05-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药物过敏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人的特异性过敏体质相关,仅见于少数人.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本病有增多的趋

药物过敏也称药物变态反应,是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是药物不良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人的特异性过敏体质相关,仅见于少数人。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本病有增多的趋势,其预防要引起医生和患者本人的高度重视。药物过敏一般发生于多次接触同一种药物后,首次发病具有潜伏期,再次发病则可即刻发生。它的发生由于异常的免疫反应所致。这种反应总得来说都是对人体不利的。药物过敏一般应具有较典型的过敏性症状或体征。属于Ⅰ型过敏者往往有皮疹、皮痒、喷嚏、流涕、哮喘发作,甚至全身水肿,血压下降、休克等。属于Ⅱ型者常有贫血、出血、紫癜等。属于Ⅲ型者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肾脏损害等。属于Ⅳ者常有湿疹、固定的疱疹,周界清楚的皮肤色素沉着等。目前药物过敏的评估和确药物过敏的治疗原则是,首先停用致敏药物或强烈怀疑的致敏药物,其次是对症治疗。

轻度的药物过敏反应只要停用致敏药物,即可逐渐缓解。较重的反应除停用有关药物外,还应加用抗组胺药和必要的其他治疗药物。有血压下降、哮喘、昏迷等严重情况的应紧急抢救。抢救的首要措施之一是立即切断药物进入体内的径路。如果反应发生于注射药物时,应立即中止注射,并在注射肢体的近心端扎一止血带,以减缓药物。

药物经口服、注射、灌肠其他或途径进入机体,引起一种特殊的全身性反应,有的在皮肤表现有各种皮疹,叫做药物性皮炎或药疹;有的仅表现为内脏损害;也有的除皮疹外还合并有内脏损害。本文只讨论部分典型的药疹和少数特殊类型的药物反应。

1.荨麻疹及血管水肿型药疹  此类药疹比较常见。其皮疹特点是发生大小不等的风团,持续时间较长。自觉瘙痒,可伴刺痛、触痛。可伴有风团周围局部水肿。皮疹可作为惟一的症状出现,亦可作为血清病样综合征、过敏性休克时的一个症状。

2.固定性红斑(固定疹)药疹  是药疹中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占药疹的22%~44%。常见的致病药物为磺胺类(以长效磺胺占首位)、四环素类、解热镇痛药及镇静药,水肿性斑片,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重者斑上有一至数个水疱或大疱。红斑数一至数片不等,分布不对称。可发生在任何部位,常好发于口唇及外生殖器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常因摩擦引起糜烂。如复发,通常仍在原处发作,与前一次留下的色素斑完全或部分重叠,且常较前一次扩大、增多。皮损局部可伴瘙痒,皮损广泛者期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红斑消退后常留下紫褐色色素斑,多年不退尽,具有诊断价值。少数不带紫色的水肿性红斑,则消退快,且可不留痕迹。个别病例可伴发多形红斑样药疹、荨麻疹样药疹或麻疹样红斑。

3.猩红热样或麻疹样药疹  皮疹发生突然,或可伴寒战、发热(38℃以上)、头痛、全身不适等。皮疹开始为弥漫性红色斑或半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丘疹,从面颈、躯干、上肢向下肢发展,24小时即可遍布全身,分布对称,呈水肿性、鲜红色,压之可退色。以后皮疹增多扩大,相互融合,可累及整个皮肤,酷似猩红热。但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而无猩红热的其他表现。皮疹发展至高潮后,红肿渐消,继以大片脱屑,体温正常之后鳞屑即逐渐变薄变细变少,似糠秕状,皮肤恢复正常,全病程不超过一个月,一般无内脏损害。若皮疹象麻疹,则称玫瑰糠疹形药疹,有时上述两种皮疹可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表现。

4.重症多形红斑药疹  此系严重的大疱性多形红斑,除皮肤损害外,眼、口、外生殖器等出现严重的黏膜损害,有明显糜烂、渗出、疼痛,常伴寒战、高热,亦可并发支气管炎、肺炎、胸腔积液及肾脏损害。眼损害可导致失明。罹患该型药疹者儿童多见。

5.剥脱性皮炎或红皮病型药疹  其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以渗液、结痂,继而大片叶状鳞屑剥脱。渗液有臭味。粘膜亦可充血、水肿、糜烂等。此类皮疹可在开始时就全身发生,或在上述猩红热样或麻疹样皮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恶心、呕吐、淋巴结肿大、蛋白尿、肝大、黄疸等。是药疹中比较严重的类型之一,其严重性仅次于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在未用皮质类固醇年代,其病死率很高。由于引起此型药疹的用药剂量较大或疗程较长,故可能在变应性反应基础上合并有一定的毒性反应。

本症的特点是潜伏期长,常在20日左右;病程长,一般至少在一个月。

整个病程发展可分为4个阶段:1.前驱期:表现为短暂性皮疹,如局限于胸、腹或股部的对称性红斑,自觉瘙痒,或伴发热,此为警告症状,若此时即停药可能避免发病。2.发疹期:可缓慢地逐渐从面部向下发展,或开始为急性发作,以后皮疹或快或慢地波及全身。在皮疹发作处于高潮时,全身皮肤鲜红肿胀,面部水肿显著,常有溢液结痂,伴畏寒与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肾、心等内脏损害。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增高,一般在15×10 ~20×10/L之间。3.剥脱期:这是本症的特征性表现。皮疹红肿开始消退,继而呈鱼鳞状至大片形脱屑,鳞屑晨可布满床单,并且反复脱落,持续可达1至数月之久。头发、指(趾)甲亦常同时脱落。4.恢复期:鱼鳞状脱屑变或糠秕状,继而逐渐消失,皮肤恢复正常。自应用皮质类固醇后,病程可以显著缩短,预后亦大大改观。

6.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  临床上比较少见,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起病急,皮疹于2~3日内遍及全身。初为鲜红或紫红色斑。有时起病时呈多形红斑样,以后增多扩大,融合成棕红色大片。严重者黏膜同时累及,可谓体无完肤。斑上上出现松弛性大疱,形成很多平行的3~10cm长的皱褶,可以从一处推动到另一处。表皮极细薄,稍擦即破,显示明显的棘层松解现象。全身常伴40℃左右的高热。重者可同时或先后累及胃肠道、肝、肾、心、脑等脏器。病程有一定自限性,皮疹常于2~4周后开始消退。如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某些重要脏器的严重受累,或因处理不当可于2周左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