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比较

2017-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比较                            

              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的比较

                                  2011级 吕晓宁

关键词:孟浩然  杜甫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登岳阳楼》

洞庭湖古称“云梦”,是我国南方的大泽,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水经注》卷三十八记载:“湖水广圆五百余里,日月出没于其中”。洞庭湖湖面浩瀚广阔,风光绮丽迷人,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争相歌咏之。如李白“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韩愈“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登岳阳楼》),刘禹锡“湖光山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在众多咏叹洞庭湖的诗文中,尤以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最为人所称道。有的评论家喜好将这两首诗进行比较。

《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如‘水涵天影阔,山拔地形高’,‘四望疑无路,中流忽有山’,‘鸟飞应畏堕,帆远却如*’,皆见称于世。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杜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

方回曰:“尝登岳阳楼,左序*门壁间大书孟诗,右书杜诗,后人不敢复题。

赵昉曰:“公此诗,同时惟孟浩然临洞庭所赋,足以相敌。”

以上三家评论一致认为,在所有描写洞庭湖的诗人中,孟浩然和杜甫的这两句诗是最好的,无人可敌。并且《金玉诗话》和赵昉将孟杜进行了比较。《金玉诗话》中认为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两句诗将洞庭湖的雄伟壮阔描绘得如在目前,其他诗人不能企及。但是读到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则是另一种感觉,杜诗表达了杜甫气吞山河的广阔心胸。赵认为,孟杜二诗相当。

既然这两句诗同为吟咏洞庭湖的佳作,那么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进行比较。先看一下两首诗全文: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这两首诗有很多共同点:体裁上都是五言律诗;整体布局都是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描写对象都是洞庭湖,且笔下的洞庭湖都具有雄伟壮阔的特点。

纵观历年来的研究成果,尚没有对二者进行细细的比较。本文试图从写景视角、主题立意、整体风格三方面对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和杜甫的《登岳阳楼》两首诗进行比较,以期管中窥豹地了解孟浩然和杜甫五律的不同特点。

两首诗同为望洞庭之景,但其写景的视角是不一样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没有明确指出写景的视角,但是从诗中的词语可以推断出,诗人应该是站在洞庭湖边,面对洞庭湖,视角近乎于平视。“八月湖水平”,一个“平”字,可见水面几乎与岸相平,只有站在岸边,才能有这种感觉。而杜甫《登岳阳楼》题目里即已明确指出,诗人是登高而望,是站在岳阳楼上俯视洞庭湖。一为平视,一为俯视,因为视角不同,所以孟浩然和杜甫笔下的洞庭湖呈现的景象是不同的。

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一片水天相接。“八月湖水平”点明时间是秋季,湖水泛滥,水势浩大,几与岸平。“涵虚混太清”,“涵”指包含、包括,“虚”指虚空,“涵虚”指水面与天空似乎连接在一起,分不清水面和天空,水天融合在一起。天空映照在湖水中,似乎是湖水包含了天空。如此壮阔的湖面,自然是风云激荡,波涛汹涌。因此“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古老的云梦泽似乎在太阳的照耀下沸腾起来,翻滚蒸腾。一个“蒸”字写出了烟波浩渺、水面茫茫的壮丽景象。而滚动的波浪似乎要将岳阳城撼动起来,诗人站在岸边,也仿佛摇摇晃晃起来。只有站在岸边,才能产生一种在碧波荡漾下,陆地似乎在晃动的错觉。

杜甫《登岳阳楼》只有“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句是写景的,给人一种雄伟壮大之感。一个“坼”字,一个“浮”字,写出了登上岳阳楼俯瞰洞庭湖面的壮观景象,境界扩大,气象雄伟。《说文解字》:“坼,裂也”。面对着浩淼无际的湖面,诗人仿佛看到吴楚两地在这里被分裂开来,日月天地似乎在湖水中浮动。这一句虽是虚写,但状楼前水势,雄伟豪放。历来评论家品评此联甚多。王嗣奭《杜臆》:“三四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黄鹤曰:“一诗之中,如‘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尤为雄伟。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仇兆鳌注“包吴楚而浸乾坤,此状楼前水势”。

总之,因为视角的不同,孟浩然笔下的洞庭湖呈现出水面浩瀚,水天相接的景象,并给诗人烟波浩渺、波撼岳阳楼之感;而杜甫笔下的洞庭湖则包吴楚而浸乾坤的气象,杜诗比孟诗的气象更加宏大。

孟诗和杜诗的立意是不同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投赠诗,也是一首干谒诗。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渺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和临渊羡鱼的情怀曲折地表达出来。而杜甫《登岳阳楼》是诗人晚年登楼感怀之作,面对洞庭湖水感怀自己年老多病,孤苦无依,国家依然动荡,而自己不能报国的哀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孟浩然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写成的。当时诗人四十四岁。孟浩然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失利,又因写诗,因“不才明主弃”之句,得罪了唐玄宗,受到冷遇,放还归山。他回到家乡襄阳后,又南游洞庭湖,面对波澜壮阔的湖水,不禁又激起他积极入世,想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所以他就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朝宰相张九龄,请求他援引自己。

关于孟浩然,《新唐书》记载: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创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孟浩然回到家乡襄阳后,南游洞庭激起再次入仕豪情壮志,于是写了这首干谒诗投赠给张九龄。诗的前两联通过写洞庭湖的浩瀚雄伟的景象,歌颂开元盛世的太平气象,“气蒸云梦泽”暗示唐王朝蒸蒸日上的景象。开阔的洞庭湖面正暗示了张九龄宰相的开阔胸襟,能援引像自己这样的怀才不遇之士。“欲济无舟楫”写出了自己的苦恼,空怀报国之志却无人引荐。这一句含蓄蕴藉,一语双关,既指要渡洞庭湖而没有船,又指报国无路。诗人没有明确说出,而是委婉地表达出来。“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安居,“圣明”指太平盛世,意为自己如果不做官,不报效国家就有愧于圣明之世。另一方面,诗人在说明自己想做官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社稷和黎民百姓,展示了自己的胸怀抱负。“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达自己渴望入仕的强烈愿望。整首诗都围绕希望张丞相引荐而展开。

《登岳阳楼》是杜甫于大历三年作,“鹤注:当是大历三年作”。此时诗人已经五十六岁,垂垂老矣,年老多病。这一年正月,杜甫离开夔州,来到岳阳城,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眺望碧波荡漾的洞庭湖。“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可见这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洋溢着登楼的喜悦。仇久鳌注:“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早闻洞庭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明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的遗憾。登上高高的岳阳楼,诗人面对广阔的洞庭湖,顿时思绪万千。眼前的壮丽景象令诗人联想到“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自古文人墨客会产生登高伤怀之感,何况年已五十六岁、一生漂泊无定的杜甫。诗人面对广阔的洞庭湖,想到自己,想到国家,不禁涕泪横流。“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老”、“病”、“孤”三个字是杜甫对自己晚年生活的真实概括。年龄渐老,疾病缠身,孤苦伶仃,亲人都在战乱中失去了联系。“字”这里指书信,一封亲朋好友的书信都收不到,独自一人在世上是多么的孤单。只有一叶小舟陪伴着自己。杜甫人生的最后三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这一联诗是杜甫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杜甫一生忧国忧民,至老不变,即使在登楼赏景时心中也装着社稷国家。此刻登高感伤完自己的身世后,杜甫又联想到国家战乱不止。“戎马关山北”,是想到北方边关战事又起,引起了诗人的的感伤。“是年郭子仪将兵五万屯奉天,备吐蕃,白元光、李抱玉各出兵击之,是‘戎马关山北’也”。国家动荡不安,而自己年老多病,不能为国出力,增添了报国无门的哀伤。仇久鳌注:“下则只身漂泊之感,万里乡关之思,皆动于此矣。”

孟浩然和杜甫都表达了自己想要报效国家、报效朝廷的愿望,但一为求仕,一为哀叹报国无门。且杜诗中同时包涵了身世之悲和国家之忧,境界更为阔大,这是孟诗不能相比的。

孟浩然和杜甫的诗歌风格是不一样的,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势磅礴,洋溢着乐观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而杜甫的《登岳阳楼》则悲壮苍凉,读之催人泪下。

孟浩然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年仅四十四岁,仕途生涯还没有遭受太多挫折。虽然经历了科举失利和唐玄宗的冷遇,但是心中仍然期待着报效国家,大展宏图。所以,整首诗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虽为干谒之作,但孟浩然没有奴颜婢膝地哀求得到一官半职,也没有高傲地藐视一切,而是委婉含蓄、不卑不亢地表达为国出力、报效朝廷之志。

杜甫此时已经五十六岁,年已半百,大半生的漂泊无定和仕途不顺令诗人失去了再度入仕的信心。加上年老多病,身体上的病痛经常折磨着诗人,加之国家始终动荡不安,诗人心力憔悴,只有哀叹悲伤。杜甫一生空怀报国之志,其一生都在梦想着报效朝廷,无奈仕途始终不如意。因此诗中充满了无奈、悲伤。黄生曰:“前半写景,如此阔大,五六自叙,如此落寞,诗境阔狭顿异。结语凑泊极难,转出‘戎马关山北’五字,胸襟气象,一等相称,宜使后人搁笔也。”黄生的评语指出了《登岳阳楼》的整体结构特点,“诗境阔狭顿异”。前两联境界阔大,颈联笔锋一转,写自己身世飘零之感,诗境突然变得狭窄,然而尾联又关乎国家社稷,诗境再度变大。这种结构恐怕“诗圣”杜甫才能为之吧。难怪唐庚《子西文録》评曰:“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篇,极其笔力,终不逮也。杜诗虽小而大,余诗虽大而小。”

结语:纵观孟浩然和杜甫这两首诗,各有千秋,同为千古佳作。就描写洞庭湖而言,二诗不分伯仲。但就诗的立意和内涵而言,孟诗为投赠干谒诗,杜诗是集身世之悲和国家之忧为一体的,内涵丰富,境界深远,杜诗胜于孟诗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