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过敏症状有哪些? 甲醛六大防治方法揭秘

2019-01-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异味,对于苯类化学物质吸收效果有些好,只需简单摆放,无需专业设备施工,不耗电,无噪音,无故障.但物理吸附法只能暂时吸附一定的污染物,不可以达涤行灭,清除污染物的目的,在有效杀菌灭活方面表现甚微,且在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所吸附的污染物就会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进入呼吸空间之中.另外,吸附达到饱和不再具有吸附能力时,就必须更换过滤材料,如不更换,其所吸附的甲醛,细菌可能随时被释放出来成为家居生活的潜在威胁.从治理污染的角度看,活性炭功能单一,有效时间短,尤其对于个房屋

能有效吸附空气中的各种异味,对于苯类化学物质吸收效果有些好,只需简单摆放,无需专业设备施工,不耗电,无噪音,无故障.但物理吸附法只能暂时吸附一定的污染物,不可以达涤行灭,清除污染物的目的,在有效杀菌灭活方面表现甚微,且在温度,风速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所吸附的污染物就会有可能游离出来,再次进入呼吸空间之中.另外,吸附达到饱和不再具有吸附能力时,就必须更换过滤材料,如不更换,其所吸附的甲醛,细菌可能随时被释放出来成为家居生活的潜在威胁.从治理污染的角度看,活性炭功能单一,有效时间短,尤其对于个房屋的覆盖净化治理作用极为有限.对于只注重短时间,小范围清除室内异味的单位或家庭,可以不可以考虑选购.。 甲醛防治

1、 通风法

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因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纳米吸附

汉朝古玉孔径在0.27-0.98纳米之间,呈晶体排列。同时具有弱电性,甲醛、氨、苯、甲苯、二甲苯的分子直径都在0.4-0.62纳米之间,且都是极性分子,具有优先吸附甲醛、苯、TVOC等有害气体的特点,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效果。

3、甲醛清除剂或甲醛溶解酶

甲醛清除剂是靠化学反应的方法“除掉”甲醛,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目标物质降低毒性或转化为无毒物质。甲醛,可以被氧化成甲酸,也可以被还原为甲醇,这两种物质的毒性和刺激性虽较甲醛降低,但是,它们的毒性依然存在。例如某些强氧化性的甲醛清除剂,可以氧化甲醛,但它本身容易分解,喷在木板上会损害木材不说,而且数小时之内就失去效能,不可能实现“一喷永逸”。况且高浓度的清除剂喷在空气中,会对人产生新的污染危害。其他的氧化剂、还原剂也均不能有效清除甲醛,而且会引入类似的新的污染。

4、植物源空气净化液

A空气净化喷雾植物源生物制剂使用生物技术,并以独家专利配方配制成植物源复方净化液,杀菌效果显著、持久,B经香港理工大学等权威部门检测,对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致病大肠杆菌、霍乱弧菌、金黄葡萄球菌、军团菌和沙士冠状病毒、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各种常见细菌、真菌和病毒60分钟内杀灭率高达99.9%。C并有效分解甲醛,苯、TVOC等有毒气体。即时分解,无二次污染。可入口入眼。

5、活性炭吸附

南开大学专门研究活性炭的李老师告诉记者,活性炭的使用初期确实有效果,因为孔隙具有吸附势,是靠碳分子与被吸附分子的引力而形成的,孔径越小,吸附势越强。另外,按照分子运动理论来说,一切物体均由分子或原子组成,它们之间有间隙,同时又处于永不停息漫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分子间相互碰撞很频繁。从有关资料显示来看,在标准状态下,甲醛分子的自由运动速度约为450米/秒,一个甲醛分子与其他分子每秒要碰撞109次。此时,碰撞分子的直径与活性炭孔隙如果匹配,即被吸附了。无论是传统的活性炭,还是炒得比较多的改性活性炭,由于其孔隙过大,吸附能力都有限。

阳光最高温度才50摄氏度左右,只能蒸发水分等。吸附在活性炭中的污染物不可能完全挥发掉,炭的吸附功能也不能完全恢复。因此暴晒更多的是去除活性炭中的水份。不能恢复其吸附性能。

活性炭一般对苯类有一定吸附作用,对甲醛的吸附效果不明显,一般一个月之后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就会变弱。好一些的可以选择纳米活矿石,矿石是天然吸附剂

6、用水、醋、红茶泡水来去除甲醛

网上很多人介绍说,由于甲醛溶于水,可以在家里多放几个水盆用来吸收甲醛,或者用醋或红茶泡水等方法。甲醛易溶于水、水、醇和醚这是事实,空气中的游离甲醛运动过程中遇到水后会溶入其中,这与活性炭的吸附原理类似。一盆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只有水盆的大小,而1克活性炭内部孔隙的比表面积可以达到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即使在房间内放一百盆水,其实吸附效果不会比一小包活性炭强多少。因此利用水、红茶、醋等方法来吸附甲醛,显然是不现实的。甲醛的释放与室内的温度和温度密切相关,空气中湿度增加,甲醛的释放量会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相对温度增加10%,室内甲醛释放量会增加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