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成子养生之道的原理(一):什么是广成子的至道

2017-06-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广成子养生之道的原理(一):什么是广成子的至道    广成子的至道是由四种对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本身的运行.人体的自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四种思想观点构成了他的养生理念.这理念可以归结为:"天人合一"一句话.一.以人为本    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第二次拜访广成子,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行,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君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卧在石室南首的广成子听见黄帝这句话,跃起身来说:"善哉问乎,来,我语至道.&quo

广成子养生之道的原理(一):什么是广成子的至道

    广成子的至道是由四种对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人本身的运行、人体的自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四种思想观点构成了他的养生理念。这理念可以归结为:“天人合一”一句话。

一、以人为本

    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第二次拜访广成子,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顺下风膝行而行,再拜稽首而问曰:“闻君子达于至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卧在石室南首的广成子听见黄帝这句话,跃起身来说:“善哉问乎,来,我语至道。”广成子于是讲了一番话,他的立论都是以人为本来讲修身。这修身养性就是“崆峒道”的人本思想。

    把修身养性提高到治国安民的高度,这是广成子、黄帝、老子的共同观点。老子在《道德经》13章说:“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等于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者,乃可以托于天下。”《老子》第59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这里讲的人和后来提出的“道不远人”是一致的。

    广成子为什么在讲至道中强调人的作用呢?他回答道的问题,为什么要选“人”的角度呢?广成子在当时巫术思想盛行中不强调神灵的精神作用,而要强调从人的本身修养,这是他看到了“道”是世界万物的一种理论,而人恰恰又是“道”中的至关重要,对于人之外的世界是人在感觉、认识、理解、发现和发展,这就不能回到人本身上。

老子提出“域中有四大”,所谓“四大”是指“道、天、地、人”四项,在这四项中人是最重要的,只有人与道的结合才能理解天地,这一辩证思想显然是唯物主义。

有了人,才能谈到人与天地的关系,才能深入研究下去,才能有“人道”之说,也有了“天人合一”的学说。孔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法者,天下之至道也。”这是有思想渊源的观点。

二、一

    用“一”表示一种对事物认识的整体观。一是一切,一切是大局,大局是必须以“一”统治,用“一种”共同的东西处理和解决“大”中的平衡。这“一”既是一种政策又是一种实行方法,也是一种观点。

不把许多事物看作互不联系、互不形成,而是许多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和社会运行,都有其中“一”个相同的东西可以联系在一起,形成统一的运动。统一的运动就会有统一的命运。事物在自身平衡为一状态,社会在自动统治为一,自然是一个完整的运行体。

这种“一”观或叫“一经”就是广成子的“空同道”。空可以相同,同是一种“一”的状态,状态呈形而上之“空”。这种道理就是广成子在黄帝第二次问道时,他讲了“至道之精”的核心语:“我处其一,以处其和”。

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第29章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矣。

”在老子眼里这“一”是可生万物,万物又归于一,这种辩证观和广成子“我得其一”是一致。这里“和”是“一”的变化的。这里的“一”是由“和”来形成,没有“和”就不能“一”。这里说明任何事物都是自足的整体,或大或小,都有一个特殊规律。同时,这不同的特殊性又普遍存在,这在广成子理解时,我可以是“一”,可以是“同”。

    事物之所以有不可分裂性,凭的是一种平衡力的联系,一件机器,一只虫子,一株草,一个人,或天和地都在宇宙中既是自身的统一,又是与别的事物互相作用的统一。这种辩证法思想是中国道教哲学的科学部分,认为世界中存在矛盾的对立统一,表现出来是一种天地的统一,天地与人的统一,这既是一种合二而一,又是一种合多而一。

像复杂事物能发生又能消灭一样都有一个“一”作用,各民族能团结在一起能搞大融合,社会能成大治,国家能够长治统一,“一”是广成子的根本思想:“我处其一”。这里我是“一”,也是一“个”,可以存在众多个中。

    广成子说:“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老子在《道德经》第21章中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 在这里广成子和老子的观点是一致的,广成子讲的“至道”之精华就是窈和冥之象,至道之“极致”就是昏与默之物。在这里窈是天,属阳乾,冥是地,属阴坤。同样,昏和默都是一种“物象”,代表着空间中的时间。

在老子论道中,其所论的惚恍也是一种物,表现出来是一种“象”。这和广成子把天指窈,地指冥一样,认为天地自然物的至道,是以窈窈冥冥状态存在,从“象”上看起来是物,给人一种感觉(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当不是理性的时:天就是天,地就是地,它们都是一种物象。

但从理性认识(认识事物的高级阶段),它们在以“物”象出现时,就不是“窈”“冥”“惚”“恍”这怪物了,而是“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真中有信”。

黄帝为什么第二次向广成子问道时一开口就说:“至道之精”是什么呢?这里老子说“精”是在“窈兮冥兮”中,这“精”是很真的,“其中有信”,这就是说在天地间是有一种最根本的道理——规律性,天地才“物”以具“象”运行其中,其中有“信”——这“信”就是“一”。这里“信”可以作为一种守信的即固定的法则来理解。

三、和

    “和”的思想又是广成子“至道”的精髓,广成子回答黄帝问道时说:“我处其一,以处其和”,这“以处其和”的“和”是广成子讲这番话的核心词,当然用广成子和黄帝的话说是“至道之精”。

天和地即窈与冥为什么在一起相处,惚与恍这两个物为什么能存在“象”中,这其中的道理就是它们能“和平相处”。没有共同点的“一”是不能相处的,但是相处“必然”以和谐相处。和为贵,和则兴,和又互相有利,和是互相依赖。

没有互相矛盾的统一就互相不存在。和而不同,在不同中互相依存,这是多元化中的一体化。天地、自然和人之所以能千变万化,这是一个“化”字,即《周易》的“易”字,都是在一种规律中不断进行“和”的变化。和就是化,化即是和,和和化是统一的,不可分割,这是强调事物发展是互相作用和互相联系的发展。

    我曾在研究中国汉语字形的形成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思维是综合型和抽象思维,二是中华民族是由人追求崇尚的多样化形成的。这里只论证一个问题,中国的汉语字是由多笔划的“合”成,和中国道教哲学的抽象思维是一致的。

老子的哲学之所以不同西方分析思维是中国人总以归纳为能事。中医、算卦、语言、认识自然的角度都是复合型,正如黄帝问道的思维方式“至道之精”是什么?广成子就以天上地上、人的无视无听、人的内内外外、虚虚静静、人的形与神、阴阳、正清、上下、终级、有限和无穷、长与短、表与里、昏与默、门与野、人与天地风云雨雪、五谷与五行、定与变、一与和、窈与冥、实与显、藏与象等等大谈一番,涉及众多哲学关系,综合许多人生道理,这种回答问题可谓是归纳中演义,抽象中有总符号的暗示。

但广成子这番话,正好给我们提供了用“和”如何作为原理来思考和领悟“至道”。

    广成子提出“以处其和”的智慧之语和老子说的“圣人抱一为天下式”都是慧语智言。“抱”成一是“和”的结果,“和”这里是动词,是古人主张的“和实生物”,意思是调和不同的事物能产生新的事物,即一些事物在平衡一些事物,这是事物结合的方式(天下式)。

这里“和”才可以“生”,“ 和”又生成“性”。这种“和”就是“阴阳之气”正清、内外、天地、窈冥、昏默、门野、形神、上下、五谷与云雨,人与天地互相调和作用,并由此产生新的事物起源,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原”字,多讲“万物起源”。

    崆峒山隍城有“太和宫”,伏羲把八卦画成圆形,称为“太极”,平凉之南有“太统山”,等等,这些名词的出现,都是“和”的意味,宇宙最高程序的“和”为“太和”,即“最高的和谐”叫太极。

和就是造就新事物,因为它以事物的(万物)变样性为前提,也就是说它与“相同”(空同的“同”)有根本性区别。与“相同”的不同上认识“调和”的同,即多样性与单一性、差异性与同一性不同。变化和差异本身就具有一种生成能力。广成子在这里讲了人或社会“活力”之所在,有这“活力”才会长寿,国家也长治久安。在道家和广成子的哲学中,“和”为最高原则。

    广成子在讲这些大道理时,始终以“和”为根本原理,他强调“身心双修”,讲求“心平气和”地把自己处于大自然的“和谐”之中,人与自然是一个共同体,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和追求目标。

而实际人总是离不开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产生了人,不是人创造了大自然,人不会“定胜天”是天在决定人的命运。这种“天人合一”是符合人与自然生态的统一,人的生态环境就是天,人必须与之和谐相处。

广成子的“以处其和”正是这个道理。由此观点出发,广成子要求黄帝在修身时更要重视修心,即养性。这才是万物生命的本质,也是维持万物生存的活力,当然也是人生命延长的“精气”。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

这里“无视”是不视天之象,“无听”是不听地之音,即处于窈窈冥冥状态。以一种昏昏默默“以处其和”。老子在《道德经》14章说“视之不见曰夷,听之不闻名希。

”又在12章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道,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在这里,老子与广成子观点一样,他们认为养生之道,合理的使用美好事物,才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过度过量,要“节制”和“适度”,以达到彼此和谐状态,否则就有害了。

过度反而不能长寿,美色虽好,过度会令眼睛失明,五音虽好听但能使耳聋。同样,贪婪过度的行为会使人发狂和不正常,最后妨碍了人的心身健康。人的形与神要保持一种默契(昏默),养心就是精神上的自由和超然。象庄子提出的逍遥自由和净化自我的心斋。当然这种注重人的形体的修炼,以致发展出了道教徒追求肉体成仙和不死的信仰,这又是一种过度行为。

    以处其和的“天人合一”观是中国道教哲学的核心,但保持人本身的心灵与肉体的平衡,人与自然生态的平衡,这种“和谐学说”对于现代人医治精神和心理缺陷有积极意义。

四、道法自然

    以为人本,以处其和和天人合一的道,要按照什么法则运行的呢?

    自然。什么是自然呢?广成子在回答黄帝问道时回答:“我于汝遂于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阳之原也;为汝入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天地有官,阴阳有藏,慎守汝身,物将自壮。”又说:“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这里广成子是讲人与天地的和谐,我和汝(黄帝)都在争取达到与大自然的协调统一,只有人与阴阳之原(源)共同参与,人就是天地常态中的一部分,人自然而然就顺自然和一切物体壮大起来。

这里的窈冥是指天地。老子在《道德经》第25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和广成子是同一观点,意思是:人是按道理去办事,这种道理是遵从自然界规律的。

    《黄帝内经》也是一本黄帝与老师的对话录,像《柏拉图对话录》、《苏格拉底对话录》一样,都是寻找世界真理的哲学。在这本书中,(黄帝)“乃问于天师: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歧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是一个虚心拜师求教的学者、医生和政治家,他向老师容成公、广成子、歧伯、苍颉多次学习其专长,他为了使他管理的民众能够身体健康,减少疾病死亡,亲自治病救人。这里黄帝向歧伯讨教问:“上古的人能活100岁,而现在人50岁就动作衰弱了,是什么原因呢?”歧伯回答说:“千百年来,天的顺序没变,永远是东南西北,四季的顺序也没更改,永远是冬夏春秋。

所以,变化的不能是人的心。其知道者,即知‘道’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这就是说,我们应该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要吃喝有节制,早晚起床的睡觉要有常规,不要过度劳累,就能身体健壮和精神饱满,也就终其天年,活到100岁,这种方法就是养生保健的方法和调养锻炼。

在这里,歧伯和广成子一样,回答黄帝时讲到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歧伯)。“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广成子)。阴阳是客观性,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春秋时序是大自然的规律,人只能适应而不能改变,所以按自然规律去安排人的生活,这才是“道法自然”。

现在我们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都是寻求人去“法”自然法则,而不是违“法”。“天人合一”正是道法自然的命题,所以歧伯、广成子讲的“天人合一”是从道法自然得出的科学主张。至于把“天人合一”与神鬼迷信联系起来,这是神仙家、阴阳家的另一种唯心解释,这当然是陷入不科学的唯心论里。(摘自《养生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