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大钧勾大钱 钱大钧与钱学森 悲痛!中国昨日痛失一位巨匠 与钱学森齐名

2018-01-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人们亲切称为航天总总师的任新民.他见证了中国航天5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从参与研制第一枚地地火箭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负责卫星通信工程到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遨游,都融进了他的心血和智慧.中国火箭的发展中

领导组织了氢氧发动机、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领导组织了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准确地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国际发射服务零的突破。1984年荣立航天部一等功,1989年和1990年两次荣获航空航天部通令嘉奖。1985年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被人们亲切称为航天总总师的任新民。他见证了中国航天5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从参与研制第一枚地地火箭到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从负责卫星通信工程到把载人飞船送上太空遨游,都融进了他的心血和智慧。

中国火箭的发展

中国人自己能造导弹

1956年10月8日,我国专门研制导弹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点名把时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火箭武器研究室任教的任新民调来,一道筹建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机构。在此之前,任新民就与火箭专业的几位教授一起联名向中央军委提出了发展新兴火箭技术的建议。

1955年冬,刚回国不久的钱学森到哈军工参观时,任新民曾陪同参观学院实验室,给钱学森留下了良好印象;1956年1月,他又参加了钱学森主持制定的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规划中《喷气与火箭技术的建立》章节,描绘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蓝图。

任新民这位也曾留学美国的火箭专业教授,在钱学森麾下,担任钱学森任院长的国防部五院总体研究室主任,共同筹划开展我国火箭技术的研究工作。

根据1957年中苏10月15日新技术协定,苏联援助中国进行导弹的仿制,向中国提供导弹样品和技术资料。1958年初任新民即奉命带队前往中苏边境的满州里,代表中方签字接收苏联提供的P-2导弹样品。然后国防部五院组织开展代号为"1059"的P-2导弹的仿制工作,任新民作为设计部主任和型号副总设计师,带领一批科技人员夜以继日地学习技术、消化资料,组织对导弹的分解、测绘和重装,进行反设计,掌握设计本领。

他按照毛主席"先学楷书,后写草书"的教导和聂荣臻元帅"要学会走路,然后再学习跑步"的指示,坚持从仿制入手,"爬楼梯",大练兵,不仅成功地设计制造出了火箭发动机所有的零部件,而且亲手设计建造起了火箭发动机试车台。

1960年3月由任新民主持研制的火箭发动机首次试车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