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也只有韩国能拍得出来,中日都不行

2019-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公认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东亚三国中,韩国因其最多变的政治气候和迂回倒转的信仰危机,奇异地成为唯一广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 基督教是韩国的主体宗教之一,新教教徒和天主

在公认同属儒家文化圈的东亚三国中,韩国因其最多变的政治气候和迂回倒转的信仰危机,奇异地成为唯一广泛信仰基督教的国家。

基督教是韩国的主体宗教之一,新教教徒和天主教徒约占总人口的30%,人数超过佛教徒,表现在海外观众熟悉的大众文化层面,就是在韩剧韩影中几乎成为常态的牧师和信徒角色,以及将基督教元素融入类型片的各种尝试。

诚然,基督教的兴盛对韩国社会颇有助益之处,李承晚和金大中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教皇本尼迪克特16世首先访问的亚洲国家就是韩国。但是,基督教异端对韩国社会的影响也可谓流毒无穷。

导演张宰贤在前作《黑司祭们》里塑造了两位内心执著绝不逊色于西方同行的司祭,虽然掺入了本土巫术和必须以对应语言驱魔的独特设定,结局依然遵循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正统,不玩出其不意的反转,让年轻的崔副司祭欣然背上十字架,与主同行。但在「世越号」事件发生之后,同样是以神秘事件引出锲而不舍的追索者,新片《娑婆诃》的主角们,显然并不再抱持如此乐观昂扬的态度。

《娑婆诃》

娑婆诃,梵语读作Svaha,用于佛教真言的结尾,意喻吉祥、息灾、无所住着,即不起妄心。将圆满之语用于本片的片名,却有反讽之意。

《娑婆诃》刻画的是一个众生颠倒,逐妄迷真的世界,即使是道成肉身的活佛,身处娑婆世界的三恶五趣之中,也难免困于诸般烦恼而不肯出离,简单来说,就是对红尘浊世依依不舍。

《娑婆诃》

《娑婆诃》虽以佛教用语为题,片中的神秘教宗金济石也是资历可观的佛教徒,影片涉及的宗教并不仅限于佛教,反而因为一再强调的「佛教里不存在恶」必须引入其他宗教的善恶对立论。

一反常见的象征寓意,片头急急奔走的黑色山羊群中出现了一只显得仓皇无助的白羊。黑色山羊固然是恶魔的象征,引出鬼婴与双胞胎妹妹的离奇羁绊,连萨满教的跳大神和念诵基督教的《圣经》也无法驱散的恶魔,自然是恶中之恶了,不过自视极高如赫拉克利特也说过,「善恶是一回事」。

《马太福音》有云:「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把绵羊安置在右边,山羊在左边。」然而,信者之善与不信者之恶当真可以那么简单区分吗?

李政宰饰演的朴雄才牧师在筹款演讲会上信誓旦旦要做「世上的盐,世上的光」,有家破人亡的悲惨过往,可他同时也是个无利不起早的职业打假师,被信徒大妈们以鸡蛋围殴的一幕堪称电影最大笑点。

李政宰饰演的朴雄才牧师

《娑婆诃》故意以撒旦的化身蛇来比喻世间的邪恶,81只蛇是八十一品思惑,12只手指也许是指十二手印,也许是十二因缘。神鬼对立,正邪立辨,如果真是如此,就不必让佛门弟子再说:「波旬和修罗代表的不过是人的欲望与执念」。

弥勒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同样有无生无灭、清净无瑕的法身,实在不必再追求世俗化的肉身不坏、永生不死。

一念成佛,也可一念成魔。影片并没有直指金济石行的修罗道便是邪法,朴牧师也只以圣诞节实则是希律王屠杀新生婴孩的日子为例,换一个角度来重新审视被庆祝了两千年的节日。

当此正法绝灭的时代,空有不惜犯下杀业的殉教之心,或者发下大愿,不过是相生执碍,想生妄想,而这样形神俱灭的结局,果真是天意不可违吗?

《娑婆诃》的主角在事件解决后顺利离去,但这个结局却远较《黑司祭们》阴晦黯淡得多,冷寂的雪夜里,朴牧师只能无声质问着上帝的缺席。荆棘丛中没有温暖的火焰,没有耶和华的呼喊,只有遗言是「冷」的尸体被雪花慢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