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少女作家吴瑜上《非诚勿扰》 被批文学追求要耐住寂寞

2018-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美少女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先生,一直很关注当代作家的发展和动态,就近期热议纷纷的美少女作家吴瑜电视征友的事件做

美少女作家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先生,一直很关注当代作家的发展和动态,就近期热议纷纷的美少女作家吴瑜电视征友的事件做了以下的评论。

周末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里看到“80后美少女作家”吴瑜,我颇感讶异。讶异她在聚光灯下似乎不再是网传统女作家的形象,更讶异在她似乎认同了所谓“80后美少女作家”的称谓。节目中的这个全新的形象,和我印象中那个葆有理想也很有潜力的文学新秀吴瑜是很不同的。因此,我想谈谈我的一些观感,与她交流,也供她参酌。

首先,客观地说,吴瑜在女性作家中,确属名符实在的美少女。但不一定要沿用“美少女作家”的概念。在我看来,作家要靠作品说话,作品要靠创意赢人.作家以文字塑造出的形象,远比自己个人的形象重要得多。认同自己是“美少女作家”并以此自诩,固然在语言上、定位上有着时尚特点和时代特色,但就作家这个职业而言,实在是舍本逐末,并不足取。假如吴瑜不能专心文学,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长此以往,恐怕“美少女”和“作家”这两个定位都将难以为继,终将昙花一现。因此,我希看吴瑜的“美”,是靠她笔下的文字来支撑的,这种形神兼具、内外兼备的美,才是最为可靠也最为重要的。

其次,“80后作家”这个代际称谓,尽不仅仅只是一个年龄和年代上的标记,其中还应有着文化与社会的符号性的意义。“80后”们目前已成长为现代社会的主力,也构成了现代社会的动力,他们对引导和推动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应该具有一种责任感。总体来看,这一代人生长于市场经济社会,成长于信息科技时代,视野广阔,思想活跃,追求新潮,讲求个性;但却往往重视物质而轻视精神,注重自我而忽略他人。这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之后,既可能带来他们青春的动力与不羁的活力,却也轻易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遭受挫折,并在这种挫折衷萎靡乃至迷失。这一代人的优点和缺点都是相当明显的,而这一切,与他们所置身的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都密切相关。

作为“80后”作家的吴瑜,应属这一代人中的精英分子之一。因此,对她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合乎情理的。她应该是这一代人中具有正面价值意义的一个典型,而不是与此相悖。我觉得吴瑜欠缺从这样一个高度上往认知自己,并考虑自己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几年前,吴瑜的小说《上海,不哭》,读来让人眼睛一亮,惊喜之余,我曾为她写过书评《在追寻与追问中成长》。可以说,这个题目本身,抱有期看也含有担忧,今天看来不无道理。现在只见吴瑜的“追寻”,却不见了她的“追问”。长此以往,我担心她的视点将会流于时俗,而无法深进地洞察生活,甚至减敛对于文学和写作的激情。

当然,已到适婚的年龄吴瑜,以上节目的形式征求男友无可厚非。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的节目,以其多个层面的真情互动,经常带给我们惊喜和感动,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当代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和婚恋观。但话又说回来,通过电视媒体相亲,成为半个公众人物,难免会牵扯作家的精力,搅扰作家的心绪。作家应持守一种文学追求所需要的“应有寂寞”,这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个人选择,而是一种职业规定的必由之路。文学路上,耐得寂寞,方有成果。希看有志于写作的吴瑜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写作,多阅读经典,多体味生活,把“作家”的底子打好,把人生的路子摆正。在此基础上,再往相亲交友,我相信一定会有不同的风景与异样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