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大牛施一公的“八大颠覆”:谁说中国国内难科研?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单反穷三代,读博毁一生."都说走上读博这条不归路后,爱情家庭越行越行?施一公又要来颠覆了,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一个貌美能干的妻子,同时有一对活泼可爱的龙凤胎儿女.施一公妻子是他清华的校友,叫赵仁滨,生物学家.赵仁滨是哈尔滨人,1986年高考全市理科状元,清华毕业之后同样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在施一公博士二年级两人成婚.之后有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施慕华和施清华.由于宝宝出生时头一天还是大雪纷飞,第二天就阳光明媚了,所以两个孩子的小名一个叫"

“单反穷三代,读博毁一生。”都说走上读博这条不归路后,爱情家庭越行越行?施一公又要来颠覆了,因为他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他有一个貌美能干的妻子,同时有一对活泼可爱的龙凤胎儿女。

施一公妻子是他清华的校友,叫赵仁滨,生物学家。赵仁滨是哈尔滨人,1986年高考全市理科状元,清华毕业之后同样来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在施一公博士二年级两人成婚。之后有了一对可爱的龙凤胎:施慕华和施清华。

由于宝宝出生时头一天还是大雪纷飞,第二天就阳光明媚了,所以两个孩子的小名一个叫“雪儿”,一个叫“阳阳”,喻意中国的成语“阳春白雪”。2009年夏天,赵仁滨放弃在美国世界五百强——强生公司的优越工作生活条件,以“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身份加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辰实业公司,现在是空间生物实验室主任。

2008年,施一公在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中,实验室的面积是最大的,科研基金是系里最高的,5年的经费保守估计也在1000万美元以上。生活上就更不必说了,在普林斯顿,学校资助他购买了500平米的独栋别墅,他拥有1英亩的花园,一对龙凤胎儿女享受着美国快乐的幼儿园教育。

2008年,在众人不解的眼光中,他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执教的职务,毅然回国工作。施一公的辞职回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学术界引起了一定的震动。2010年初,《纽约时报》在头版对施一公的回国进行了专门报道,探求原因。

有朋友说他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你现在豪情万丈,但用不了两年,就会被国内的大染缸染得看不出颜色。”施一公回应说:“回国就是回家。我的意志很坚定,国内学术界的潜规则改变不了我几十年形成的人格和做事方式,两年后不会改,20年后也不会改……国内的科研环境目前并不比美国好,但将来的发展一定会比美国强。

”短短5年,施一公先后把70多名世界范围的优秀人才引回清华大学全职工作,同时他又在《自然》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12篇论文。

高水平成果产出的频率,比他在国外时还要高。2010年,一支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国际评估组来到清华,评估的结果是:清华大学生命学科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颠覆七: 谁说(美国)绿卡是梦想?

前几日,施一公去美国讲学,遇到了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Paul Greengard,见面第一句,Paul就问:“听说你放弃了我们的国籍?”这在Paul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2010年下半年开始,施一公开始退出美国国籍,恢复中国国籍,这在施一公看来是再不过正常的事情。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施一公就有机会拿到绿卡,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加入美国国籍,90年代,年迈的母亲得了冠心病,做了支架,让他很是牵挂,想带到美国身边照顾,但是母亲四次的签证都美国大使馆拒了。2000年,为了把母亲接到美国治病,他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母亲在美国生活一直不习惯,之后母亲回到国内,他就自然地把国籍改回来。

但在美国签证官那里,却遇到阻扰,因为他们看来美国绿卡是众人梦寐以求的“梦想”,他们想不到一个施一公有什么放弃的理由。

“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在施一公看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恢复中国国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当初回国的动机一样,再简单不过了:“游子归乡、报效生我养我的祖国,报答血脉相连的父老乡亲!我希望能在自己年富力强的时候回来至少为祖国健康工作30年。”

颠覆八: 谁说教授爱“乖”孩?

你是否认为教授喜欢的是循规蹈矩的“乖”小孩?那施一公又一次颠覆你的观点了。施一公喜欢学生有理有据地与他唱“反调”, 他常常鼓励、甚至怂恿他的学生,向他挑战我,向他发问。在他看来,有个性的学生做研究的潜力较大,而八面玲珑的学生尽管讨人喜欢却常常在研究上坚持不下去。多年来,他一直鼓励大学、中小学教育不要刻意去磨平学生的棱角,而是希望学生发挥个性的优势。

回国以后,在研究上施一公同样喜欢有个性的学生。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课堂上,他总是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希望学生挑战他的推理,鼓励学生与他争论,多次公开反对对所谓学术权威或权威思想的迷信;每次学生跟他有不同意见时,他更会刻意表扬学生!

在施一公看来:要想在科学研究上取得突破和成功,首先必须刻苦地付出时间,其次需要学习批判性分析能力,花足够的时间去听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讲座并进行科研文献的广泛阅读,学会权衡的分配时间。

多少年来,他一直为教育学生的方式自豪,在他看来:“我们现在开始在大学中大力提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如果不从基础上改变鼓励”乖孩子“的教育习惯,就很难持续大规模地培养出拔尖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