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智楚雄 我对作家成长和楚雄文学发展状况的看法

2017-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对作家成长和楚雄文学发展状况的看法草稿框架,未完待续余继聪一.一个作家要怎样才能成长起来一个作家要成长的起来,或者说写得出点像样的作品来,写出点成绩,这首先得他对写作真有九死不悔的执着和痴爱.那些叶公好龙一般假爱写作的人,那些只是想把写作当作走入官场仕途或者什么场什么途的人,是写不出像样的作品的.他们是误入歧途.还得努力读书,努力学习别人是怎么思考构思,怎么选材取材,怎么谋篇布局,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运用修辞方法的.没有学习,没有模仿,我们就不会走路.写作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学习鲁迅.老舍.朱自清

我对作家成长和楚雄文学发展状况的看法

草稿框架,未完待续

余继聪

一、一个作家要怎样才能成长起来

一个作家要成长的起来,或者说写得出点像样的作品来,写出点成绩,这首先得他对写作真有九死不悔的执着和痴爱。那些叶公好龙一般假爱写作的人,那些只是想把写作当作走入官场仕途或者什么场什么途的人,是写不出像样的作品的。他们是误入歧途。

还得努力读书,努力学习别人是怎么思考构思,怎么选材取材,怎么谋篇布局,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运用修辞方法的。没有学习,没有模仿,我们就不会走路。写作也是如此。我一直在学习鲁迅、老舍、朱自清、冰心、沈从文、孙犁、汪曾祺、贾平凹等等作家的写作方法。当然我还只学会了一点皮毛,还得继续学习。

有灵感就要赶紧抓住。很多时候,夜深了,我关闭电脑睡下了,想到一句恰当的句子,或者一个好题材好题目,就赶紧爬起来,再次打开电脑,有时一夜之间,如是者三五次。有时候,即将拂晓了,我怕影响家人睡觉,不敢打开电脑,但是灵感来了,都要马上爬起来,把想法写在一个本子或者一摞信笺纸上,第二天抽空赶紧用电脑接着写。灵感转瞬即逝,要及时捕捉住,不要懒。

我喜欢直接在新浪博客上写作。写博文,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式,很好。写几句或者一段在博客上摆着,博友文友们会来看,这会使得我们有了压力,有了责任感,有了必须写完整才对得起读者博友的想法。

博文写出来之后,要抽时间修改完善,反复阅读,反复修改,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当然,一时修改不完善,无法定稿,先摆着也行,什么时候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深入的想法,再把旧作找出来修改完善。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我们要虚心,要多看看博友们的评论,要多听听别人当面给我们的评论和建议。

我的散文《收藏阳光》,入选全国很多省市的高考模拟试卷和中考试卷,其实这得力于很多作家博友对我的帮助,他们到我的博客评论此文,很多博友给我提了真诚中肯的建议和意见,甚至给我写了一些或者一段适合融入文中的句子,我在反复思考之后,修改了部分句子,甚至吸取化用了他们评论里的句子。

这个别的句子放到我的文章结尾,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这使得我的此文主旨升华了,立意一下子高了,境界格调一下子高了。

具体说,应该怎样写作?

应该写自己熟悉的东西,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我熟悉乡村生活,就写乡村题材。你熟悉城市都市生活,就写城市都市题材。

很多人劝我拓宽题材,多写写城市生活。我也做过尝试。如果从考取大学,远离家乡村野算起,我已经移居城里二十多年了,确实应该熟悉城市生活了,确实应该多写写现在生活的城市。但是,我的鼻子已经有了偏爱,有了偏执病,只闻得见乡村乡野的味道,只对乡村山野味道敏感,对城市的强大味道不敏感,嗅觉迟钝;我的耳朵也已经有了偏爱,有了偏执病,只听得见乡村乡野的声音,山坡上一盘向日葵开放的声音,我听得很高兴,桑林间一只秋蝉的吟唱我听起来很悦耳,飞进城里来一只乌鸦寡的叫一声,飞进城里来一只布谷鸟布谷布谷的叫一声,我就有了很强烈的感觉,感受到了生机勃勃的乡野的存在,感受到了古农历和一个个节气像虫子惊蛰一般在翻身翻腾。

于是我还在一直坚持着乡村题材散文的写作。

但是,一个优秀的作家确实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拓宽题材,加深思想,不断超越自己和别人。我在坚持的同时,也会不断创新。

二、我是怎样读书写作和投稿的?

我是高中语文教师,本职工作很苦,又极其清贫,我还是坚持读书,坚持买书读。我还不习惯在网上读大部头的作品。我爱读外国文学作品,法国文学,俄罗斯文学,我都爱读。巴尔扎克、莫泊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等外国小说大师的作品,找得到,买得到的,我基本都读过很多遍。

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优秀作家的作品,一定要多读。云南本土优秀作家、楚雄本土优秀作家的作品也要爱读,学习人家如何写出云南特色、楚雄特色,如何写到登上全国名刊大刊的。

投稿,还是要打印稿和电子稿两者都投。有些刊物,只选编打印稿,比如《北京文学》《雨花》等等,等终审通过了,要排版了,才叫作者发电子稿过去。也就是说,这些杂志不接收电子稿件。

文坛也像官场,也份派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要广交朋友,广开门路,想方设法把自己的作品发表到外地外省去,发表到北京上海的报刊去。

现在是电脑时代、电子信箱时代、网络时代,大多数作家都在用电子信箱,用QQ,玩博客,写博文,但是投稿切不可随便,切不可懒得打印投稿,而只在网上投稿。电子信箱投稿,投稿平台投稿,QQ传或者QQ信箱投稿,都太烂太随便,很多稿子不认真修改定稿,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就敢投稿,之后又反复修改,反复投同一份稿件,所以许多杂志根本是虚设电子信箱,根本无人管理电子信箱,无人看电子信箱内的稿件。

三、写作给我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二零零三年初秋,我用笔写出了《炊烟的味道》这篇短文。那时候,我已经购买了几乎需要花去我两年工资的电脑,花费九千多元,学校补助了一半,我自己加上了一半。但是我还不会使用电脑打文章。此文是拿出去街边打印店打出来的。

那时候恰好学校培训电脑使用技能,我学会了上网。于是就在新散文论坛注册了用户,把此文发到了新散文论坛等等网论坛。之后,我还学会了使用电子信箱,就把此文投稿给《中国教育报》。那是2003年秋天。其后,我就忘记了此事。

到2004年2月的一天,我忽然收到了来自上海的一封信,是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报编辑部的张旦昕老师给我写来的,他说看见《中国教育报》2月12日发表的我这篇散文,很喜欢,就写了这一封评论性的信,复印了报纸此文,邮寄给我。

我又惊又喜,因为我还根本不知道此文已经发表,喜的是我已经多年没有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了。大学时代,我曾经在《中国化工报》和《中国环境报》发表过幼稚的文章,其后就再也发不出。我很急切地到学校办公室查阅了《中国教育报》,在2月12日的此报上果真看见了我的文章,还看见编辑部给我配上了一幅很优美的北方敷满白雪的斜面小屋照片,小屋上炊烟袅袅飘扬。

张教授的关注和友爱,像一缕阳光注入我冻僵了的心田,叫我内心重新温暖柔软起来,全身温暖起来,乐观起来,开心起来,重新树立了积极工作、生活和坚持写作的信念。

参加工作后,当高中语文教师,班主任,很忙碌,同事们大多数也不理解我,有意无意伤害我,说我不务正业,其实我工作很认真,多年教高三,所教班级高考成绩大多优异,在年级领先。因此,我曾经有过迷惘、消极和颓废,甚至想彻底放弃写作。

但是我碰到了几位善良的人,他们及时鼓励我,帮助我,他们对我的友爱,同样像一缕阳光注入我冻僵了的心田,叫我内心重新温暖柔软起来,全身温暖起来,乐观起来,开心起来,重新树立了积极工作、生活和坚持写作的信念。

我小心的把这些人对我的关爱收藏起来,像收藏阳光和晾晒干的粮食一般收藏起来,碰到人生路上的困难和迷惘的时候,就拿出来温暖一下自己,乐观一下自己,孤独寂寞的时候,也拿出来慰藉一下自己。

我的《炊烟的味道》发表后,很快被2004年第8期红版《青年文摘》转载,但是我却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傍晚,我的学生刘文毅兴奋激动又高兴的跑进教室告诉我,我的此文被《青年文摘》转载,同学们都为我高兴,我更高兴。

  2011年,我教高三,当年我校高三总复习用书是《名师一号》,就是用此书作为课本,靠靠总复习以这本书为依据,为一个纲。我每天都在用此书讲课。忽然有一天,有几位学生激动地告诉我,说这本高考总复习用书《名师一号》上有我的散文《收藏阳光》,我不敢相信,但是很多同学都说,果真如此,还翻着书给我看。

我一查,在散文阅读部分果真是有我的此文。我很幸福,作为一个高中老师,高三总复习用书有自己的文章,并且是自己的学生先发现,然后告诉我,他们都为我高兴,作为一个中学老师、语文老师、一个基层业余作家,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吗?

这个假期,又听到了两个让我感到很幸福的消息。

一个是有一天北京的一位文友在QQ聊天时候告诉我,在国家图书馆无意之中看见收藏有我的第二本散文集《收藏阳光》,他说随便浏览国家图书馆架上的书,忽然间就看见了我的这本散文集和刘亮程的一本散文集,恰好我们两个都是写得好的乡土散文作家,所以他很高兴。我还不敢相信,上网一查,国家图书馆还真是收藏了我的这本散文集,一共收藏了三件。

另一个是假期回老家,与我们老家前边的那一家农民邻居闲聊,他忽然就说的我的文章写得很好,我问他在哪里看见,他告诉我,是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里听过播送我的好几篇文章。作为一个农家子,我的文章被我的农民乡亲们听到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里朗诵,我真的很幸福。我写文章,不就是为我的亲人们、乡亲们、学生们、朋友们、同学们,他们从我的文章里获得了快乐,他们说我的文章写得好,还有比这更叫我感到幸福的事情吗?

四、我对楚雄州文学发展现状的看法

楚雄本土作家队伍阵容强大,比如老一辈优秀作家就有马旷源、熊望平、黄晓萍等等,少壮派优秀小说家就有孙庆明、李学智、饶云华、秦迩殊、段海珍、何刚等等,少壮派优秀散文家就有李茂尊、李明峰、李光彪、米切若张、卡罗(张富有)、苏轼冰、李夏、郭志安、普显宏、杨继渊、王胜华、杨春华、李光伟等等,少壮派优秀诗人就有吴玉华、杨洪昌、刘存荣等等,少壮派优秀评论家则有李长平、杨荣昌等等。

但是,楚雄作家几乎是一盘散沙。楚雄作家中,敢于把自己的作品投稿给国家级期刊的作家,能够在国家级期刊发表作品的作家,还不多。

楚雄作家中,孤军奋战的作家多,团结起来,相互鼓励,相互呐喊助威,相互推介,相互帮助的作家群没有形成。楚雄作家们,没有形成“楚雄作家群”“楚雄作家集体”的观念,楚雄作家是一家人,一个群体这种观念淡薄,各自为阵,单打独斗,多是一个人独干的“游击队员”,难以冲向国家级平台,个别作家冲上去了,也难以引起人注意,甚至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是楚雄作家。

五、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少数民族作家,想方设法培养培养青年作家。

楚雄官方,要想法设法鼓励少数民族作家写作,想法设法鼓励青年作家写作,想法设法鼓励女作家写作,想法设法鼓励广大师生写作。 楚雄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女作家、少数民族作家其实不少。优秀的青年作家,有搞评论的杨荣昌,有写散文的李晓萍、毛素梅、杨雯、杨淑美。散文和评论等等都写得很好的,杨继渊是彝族作家,王胜华是苗族作家,毛素梅、杨雯、杨淑美、郭秀玲是女作家。

楚雄作家要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提携,而不应该相互轻视,相互漠视,相互嫉妒,相互拆台,搞内耗。有熟悉的编辑,熟悉的报刊,应该无私的介绍给楚雄的其他作家,而不应该像藏祖传秘方一样藏着。同一家报刊,不可能频繁发表你的作品,但是你却可以把我们楚雄的其他作家的优秀作品推荐给他们。这样团结起来,抱成一团,整体前进,我们楚雄作家的作品是可以频频登上全国期刊的。

老作家,有了影响和成就的作家,应该毫无保留地教教青年作家,教他们如何读书写作,更要教他们如何投稿,甚至还要甘为他人作嫁衣裳,为其他作家推荐发表作品,给其他作家介绍认识合适的编辑,把其他作家的作品推荐给风格合适的刊物,推荐给选编标准与楚雄作家作品风格一致的编辑。我们要甘当人梯,不要怕别人超过我们自己。我们帮助了人家,就是人家的老师,就是人家的兄长,老师和兄长,应该为学生和兄弟的进步而高兴。

相关职能部门,比如宣传部、文联和作协,应该重视文学的功能,重视文学对拉动旅游业,拉动经济发展,提升地区知名度的作用,大力培养楚雄作家。唐朝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使得南昌出名,宋朝人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岳阳出名,英国詹姆斯·希尔顿的一部《消失的地平线》,使得香格里拉名满天下,王剑冰的一篇《绝版的周庄》 使得一个冷冷清清的水乡周庄几年就变得游人摩肩接踵。

文联可以多邀请一些著名作家,特别是兼有大刊名刊编辑和著名作家二重身份的编辑们到楚雄来采风,讲学和与楚雄作家联谊,想方设法,有组织地把楚雄作家的优秀作品推荐给全国名刊大刊编辑,或者请这些到楚雄来的著名作家们把楚雄作家的稿子推荐给国家级名刊大刊编辑。

州文联,应该坚持送楚雄有潜力的青年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去深造,想法设法办好《金沙江文艺》,可以想法邀请烟草公司、卷烟厂、滇中电业局、楚雄电信等等单位和各个县联办协办杂志,这样,杂志就可以增加些页码,扩大点容量,印刷得更精美些,多印刷五百或者一千册,多送几本给全州的各个学校师生读。我看大理州文联的《大理文化》就是这样联办协办的,而且办得很好。

六、楚雄州的作家们都应该努力写出好作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作品多上外地外省期刊,特别是国家级期刊和全国重点期刊。

我自己总觉得,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发表才是硬道理。只有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国家级期刊,推向全国重点期刊,只有把自己的作品推入读者的视线之内,自己的作品是个什么水平,受不受欢迎,受欢迎到个什么程度,我们才清楚。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写作也如此,水平如何,要先拉出来给全国读者看看,看看能否入他们的法眼,才好说有没有水平。

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作家,其他少数民族作家人数不少,诗歌、散文、小说各种文体的作家阵容都很强大,但是,我们的作品为什么很少登上国家级大刊名刊,很少登上全国重点期刊呢?其实,这还是因为楚雄作家很多都观念落后,总是满足于自娱自乐,满足于写出来摆着,写出来后,出版出来送人。

其实,与其频繁出版很多本书送人,或者堆在家里积灰,不如好好写出一篇短篇小说,写出一篇千字短文,写出一首精短诗歌,这样的作品发表也容易,编辑喜欢,读者也喜欢。

依我看,与其出版几十部大部头小说等等放在家里积灰,或者送给人家,而人家还懒得读比较起来,倒不如慢出版,或者少出版,甚至不出版,把精力拿来静心读书,认真写作,多投稿省级刊物,国家级名刊大刊,也许就能够在国家级名刊大刊和全国重点期刊《小说选刊》《人民文学》《当代》《诗刊》《收获》《十月》《民族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新华文摘》《青年文摘》《读者》《散文选刊》《散文》等等发表几篇短篇小说、千字散文或者几首短诗。

即使是上稿这些大刊名刊一两件作品,我看也比出版几十本积灰书要好得多。

长篇小说、长篇散文、长篇诗歌,我看不一定就比短篇好到哪里去。鲁迅的经典小说《社戏》《故乡》《狂人日记》《阿Q正传》,就只是中短篇。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汪曾祺的代表作《大淖记事》等等,也都只是中短篇。

冰心的作品,周作人的作品也都很短。我相信,多写短篇小说、精短散文、精短诗歌,不要总想着出版书,多想着投稿和发表,多给国家级名刊大刊投稿,多给中国重点期刊投稿,不用两三年,楚雄作家的作品必将频频登上《诗刊》《民族文学》等等全国名刊大刊。

楚雄作家不是没有这个能力,不是没有这个水平,更不是不勤奋,而是懒得投稿,不会投稿,观念落后,不知道发表才是硬道理,不知道只有能够让全国较多读者读到自己的作品、喜欢自己的作品的作家才是好作家。

我在与一些少数民族作家、青年作家、女作家谈论写作的时候,总是建议他们,多读多写,更要多投稿,少出版,慢出版,或者不出版。只要我们的作品频繁登上国家级名刊大刊和全国重点期刊《小说选刊》《人民文学》《当代》《诗刊》《收获》《十月》《民族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新华文摘》《青年文摘》《读者》《散文选刊》《散文》等等,我们不出版书又有何妨呢?我想,那时候,读者肯定要四处找我们的书读,出版社肯定要争相出版我们的书了。

当然,这样我们就得努力读书,努力学习,细心去体验生活,或者观察生活、理解和思考生活,多钻研写作业务、写作技巧。我们楚雄现在有些作者不读书,骄傲而且浮躁,不读名著,也不读楚雄本土作家的作品,不虚心向外国的优秀作家学习,不虚心向我国古代、近代、现当代的优秀作家学习,也不向楚雄本地优秀的作家学习,这导致他们思想观念落后,他们的作品就总是老样子。

我2006年,三次上稿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中华散文》月刊,2008年三次上稿《散文选刊》,一次《民族文学》。这得力于我主动投稿,主动把新写的文章认真打印出来邮寄给《中华散文》月刊,主动把发表的新文章复印后邮寄给《散文选刊》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