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打嗝是怎么回事呢 医生为你强势解答疑难

2019-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被肠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长期的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消化不良只是临床上的表现,需与早期胃癌.胰.胆.肝脏疾病相鉴别,所以消化不良患者应及早就医. 病因病理 肠胀气原因很多,例如胃肠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

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被肠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长期的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消化不良只是临床上的表现,需与早期胃癌、胰、胆、肝脏疾病相鉴别,所以消化不良患者应及早就医。

病因病理

肠胀气原因很多,例如胃肠疾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下垂、急性胃扩张、幽门梗阻、胃溃疡、胃癌等肠道疾病: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结核、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等;完全性或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肝、胆、胰腺疾病: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胆道疾病有:慢性胆囊炎,胆结石等;胰腺疾病,包括急性或慢性胰腺炎。

进食时边吃边说或狼吞虎咽,不经意之间吃进许多空气是胀气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消化不良(因生活压力过大、情绪紧张、生活不讲规律等均可导致消化酶分泌不足),而各种胃肠道疾病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通路受阻、肠壁气体吸收减少等也往往会引起胀气。大量摄入易发酵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花生、山芋等,或因对某些食物过敏导致肠道产生过多气体,也易感到胀气。还有人由于过

3胀气难受时,可在中药房买十香丸,每次服3~9克,日服1或2次,连服3~7天。湿重苔腻、食积不化的腹中胀气,可口服白蔻调中丸,每服9克,日服2次,连服3~7天。

以下几类药物对减轻胃肠道胀气有较好效果:

一、促胃肠动力药,如吗丁啉,能加强食物从胃内排空,减轻胃胀。

二、微生态制剂,如培菲康、肠乐、整肠生等,可改善肠道菌群状态而减轻腹胀(但勿与抗生素、吸附药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

三、餐前服用吸附气体的药物,如活性炭、西甲硅油等。

四、复方消化酶制剂,如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它能补充酶,促进消化吸收,又能快速缓解腹胀症状,是一种新型复方制剂。该药含有的胰酶、纤维素酶可以帮助机体消化三大营养物质和含纤维素较多的粗糙食物,促进消化吸收,减少食物在肠内的腐败产气,改善消化不良症状,缓解腹胀。

中医辩治

胃肠道胀气不可小视,辨证施治才能确保有效治疗。首先应注意排查甲状腺功能低下、肝脏与胰腺疾病、糖尿病、小肠吸收不良甚至胃肠道肿瘤或梗阻等,也可能是大量吞气造成的。如属于上述疾病引起的腹胀,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其次应避免焦虑、烦躁等情绪,进食时应注意细嚼慢咽,以减少嗳气的发生。避免或少食用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白菜、包菜、黑麦、椰子、无花果、桑葚、核桃、甘蔗等。少喝产气饮料,不嚼口香糖、槟榔,戒烟。

1. 寒热错杂型:在临床上遇见的胃肠道胀气患者最多的就是这一型。症状:胃脘饱胀或腹部胀满,午后、晚上较重,稍进食即觉胀满;伴有口苦或口臭,或有恶心、嗳气,胃腹怕寒,欲进冷饮食而又不敢,大便不畅或便秘或便稀,或矢气(放屁)较多;舌苔白腻或黄腻。治疗:可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可以用舒肝理气、和胃的中药,治疗这一类型的胃肠胀气效果很好。

2. 食积停滞型:症状:腹满胀痛,嗳腐吞酸(打嗝酸腐臭味,吐酸水),或厌闻食臭,或矢气、大便臭如败卵;舌苔厚腻,脉沉滑。治疗:保和丸,是用扶正调胃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