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症状及治疗 揭示胃出血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2018-09-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胃出血一般指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1.呕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

胃出血一般指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1.呕血和(或)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便。但是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可仅见黑便,而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的病变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400ml以内可无症状,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头晕、软弱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即可产生休克,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及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可导致死亡。

3.氮质血症。

4.贫血和血象变化

急性大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可无明显变化,一般需要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止血后2~3天才恢复正常。但肝硬化和脾亢者,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5.发热

中度或大量出血病例,于24小时内发热,多在38.5度以下,持续数日至一周不等。

1.一般治疗

大出血宜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头侧位,以免大量呕血时血液反流引起窒息,必要时吸氧、禁食。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食,对肝病患者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应加强护理,记录血压、脉搏、出血量及每小时尿量,保持静脉通路,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和心电图监护。

2.补充血容量

当血红蛋白低于70g/L、收缩压低于90mmHg时,应立即输入足够量全血。肝硬化患者应输入新鲜血。开始输液应快,但老年人及心功能不全者输血输液不宜过多过快,否则可导致肺水肿,最好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如果血源困难可给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

胃出血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要定时、定量、定餐、不能过饱、过饥。出院后可由半流质饮食逐步过度到软食。不要吃粗糙、过酸以及刺激性食物,如笋、醋、杨梅、辣椒、咖啡等等。

2、戒除烟酒。吸烟会破坏幽门括约肌功能,使其失调,促使胆汁返流入胃内,高浓度的胆盐对胃粘膜有很强的损害作用,使溃疡不易愈合,因此戒烟十分重要。酒,尤其是高度酒能溶解胃粘膜上的脂质,直接破坏胃粘膜屏障,不仅影响溃疡的愈合,而且是导致溃疡出血的主要原因。因此,溃疡病出院后一定要忌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