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厚的症状有什么呢 子宫内膜增厚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18-11-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子宫内膜增厚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

子宫内膜增厚又称子宫内膜增生症,是指子宫内膜在炎症、内分泌紊乱,或某些药物的刺激下引起子宫内膜过度生长的一种疾病。其发生与卵巢雌激素分泌过多而孕酮缺乏有关。子宫内膜增厚多见于月经不规则的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是一种可逆性内分泌系统疾病。

子宫内膜增厚常见的症状

子宫内膜增厚症状首先是子宫出血,这类出血是不规则的,在非经期或者是绝经之后也有可能出血,不过很多患者都认为是月经不调,但是出血量比较少。

在期的时候会有分泌物增多的现象,之后有血性白带出现,或者是阴道有液体排出,引起发烧、腹痛的情况,这个时候白细胞也会增多,而这类白细胞恰恰是精子杀手,导致患者怀孕机率降低。

由于周围组织肿胀会影响到性生活的快感,性交时候有疼痛感,尤其是在月经来临之前对性生活的感觉非常麻木。

患者在大便的时候会感觉到肛门坠胀。

尿频、尿痛的患者,很有可能是旁观受到了挤压,有的时候尿液中还会有血液。

贫血、发热、消瘦等全身衰竭的现象也会发生。

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首先要明确诊断,查清原因,若伴有多囊卵巢、卵巢功能性肿瘤、其他内分泌功能紊乱,应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诊断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即刻开始对症治疗,采用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方案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生育的要求,以及身体健康情况等确定。年龄小于40岁者,其癌变倾向低,可首先考虑药物治疗。年轻而盼望生育者,更应先试用药物治疗,因药物治疗后约30%患者仍有可能受孕并足月分娩。对于绝经前后的妇女,癌变的潜在趋势高于年轻者,故多直接采取子宫切除。

1.药物治疗原则为

规范用药、长期检查、定期检测、及时助孕。用药种类:促排卵药物氯米芬,每天一次,周期第5-9天服用,必要时用药期可延长2-3天。孕激素类药物:根据内膜不典型程度不同而有区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可以黄体酮肌注,周期第18天或第20天开始,共用药5-7天。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者连续性应用甲羟孕酮,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每完成一个疗程即刮宫或取子宫内膜组织作组织学检查,根据对药物的反应,选择停止治疗或对药物的剂量酌情增减。亦可宫腔内放环。

2.手术治疗

刮宫吸宫术不仅是重要的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之一。因为局部病灶通过刮宫亦有被清除的可能。年龄在40岁以上,无生育要求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一经诊断即可行子宫切除。但对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或高龄而对于手术耐受力差者,也可考虑在严密随诊检测下先试用药物治疗。年轻患者经药物治疗无效,内膜持续增生或加重或怀疑已发展为癌,或阴道出血不能为刮宫及药物治疗所控制及产后复发者,均可考虑手术切除子宫。

注意事项

激素治疗:用大量的外源性激素黄体酮去冲击已经处于紊乱状态的机体内分泌平衡系统,试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是激素治疗疗程长、治愈率低、副作用大。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目的主要是阻止病变向内膜癌发展,适用对象常有以下几种: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复发者。年龄>40岁、无生育要求者。与子宫内膜癌鉴别困难者。患者选择手术者。

中药治疗:中医在妇科病领域有着一定的特色和优势,根据不同的体质与病因采用不同的治法,因势利导,以达到调整月经周期和恢复排卵的目的。

预后

1.癌变率

子宫内膜单纯增生及复合增生的癌变率很低,为0——7%,不典型增生癌变率可达8——45%。

2.存活率

子宫内膜增生以促排卵药物或孕激素积极进行治疗,大多数内膜反应好,预后好。在严密随诊过程中,如发现少数疗效不好者及时进行子宫切除,尚可避免发展为癌,即使有一定的癌变率,但癌变时间间隔都比较长。坚持长期定期随诊,若有癌变,及早发现并手术,预后还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