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伟气象 吴志伟:情钟气象 矢志笃行

2018-03-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89年,他高中毕业考入我校天气动力学专业,自此与南信大结下不解之缘;2003年,在埋首十年气象工作之后,他重回母校攻读硕士;2012年,经过国外的多年深造,他又一次毅然回归,但这一次不是求学,而是反哺--怀揣着献身气象的坚定.致力科研的执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归根母校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回国效力.他是我校大气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吴志伟教授.从结缘气象的第一天起,至今已整整25年.回首来路,他依然记得初入气象领域时的好奇,而彼时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优秀的气象学专家.他经历了求学之路的漫长修远,深知气

1989年,他高中毕业考入我校天气动力学专业,自此与南信大结下不解之缘;2003年,在埋首十年气象工作之后,他重回母校攻读硕士;2012年,经过国外的多年深造,他又一次毅然回归,但这一次不是求学,而是反哺——怀揣着献身气象的坚定、致力科研的执着、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归根母校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回国效力。他是我校大气科学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吴志伟教授。

从结缘气象的第一天起,至今已整整25年。回首来路,他依然记得初入气象领域时的好奇,而彼时的懵懂少年如今已是优秀的气象学专家。他经历了求学之路的漫长修远,深知气象研究工作的艰巨和不易,也深深体会到气象研究独一无二的乐趣。浸润气象二十余载,他对气象学的热爱之心此时愈加坚定和迫切。

“无心插柳柳成荫”

1989年,吴志伟高中毕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那时候的他对气象学一无所知,却也“既来之,则安之”,收拾好十八岁异想天开的心思,乖乖学起了当时旁人眼中的“冷门”专业,从此成为一名气象学“追梦人”。

大学期间,吴志伟刻苦学习,成绩拔尖,然而这些令旁人艳羡不已的成绩,在他眼里却只是“浮云”——小小的他心里已经埋下了科研的种子。毕业之后,吴志伟在基层气象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这期间,气象科研的种子在他心里逐渐萌芽,敦促他踏上科研之路。

谈起“后学生时代”,吴志伟坦言,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型学霸,读硕期间他的考试成绩并不算拔尖,而是一心扑在了科研上。十年的工作经历赋予了他明确的方向感,当时的两位导师——我校何金海教授和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李建平研究员给吴志伟创造了相当自由的研究氛围,“敢于挑战权威,提出创新性观点”、“做研究要反其道而行之”……不同于传统的研究理念与吴志伟敢想敢做的性格不谋而合,奠定了他后来在科研上一贯敢于突破的“基调”,始终铭记于心。

2006年,吴志伟主持的项目《正常季风年华南夏季旱涝并存、旱涝急转及发生机制》一举拿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也由此开创了我校硕士生获批该基金项目的先河。

同年,吴志伟远赴美国夏威夷大学攻读博士,成为国际权威季风研究专家王斌教授在国内招收的首位学生。走下飞机,入眼的景象几乎浇灭了心中沸腾已久的期待——马路狭窄,建筑低矮,设施陈旧,一切都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大上”。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这里真正的迷人之处。在这里,学科前沿的科研资源极为丰富,获取渠道方便快速,教授们学术水平一流,不乏国际权威,如此优越的科研环境让怨言烟消云散。他在王斌教授的指导下,每日三点一线,专注于季风预测研究,寒来暑往,潜心督学。虽然身处旅游胜地,三年里却只在最后离开时才匆匆游玩了一次。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9月的一天,吴志伟接到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消息:他所做的关于东亚夏季风季节预测的成果被《自然》杂志评为研究亮点——此项殊荣在国内气象学领域尚属首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吴志伟坦言“太激动了”。

但是,这份激动不是因为既有目标终于达成,而在于惊喜来得太意外。在科研上,他始终坚持不带任何目的性,仅仅专注于科学本身,拒绝为了发文而发文的功利性心理。“他人的评价是我不能左右的,付出多少努力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也只有拒绝功利性,才能真切体会到科研的乐趣吧。”至于一次次摘获硕果,他谦虚地笑称“只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罢啦”。

“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挑战权威”

2010年初是北美地区气候最为异常的一个冬天。对通常寒冷的加拿大而言,这是64年以来最温暖、最干燥的冬季。与之相反,同时期的美国正经历最寒冷的冬季。对此次北美地区极端异常的气候事件,全球主流的气候预测系统竟齐齐“失灵”,无一成功预测。

这令吴志伟疑惑不已,也激起了他浓厚的研究兴趣。他大胆猜想,预测失败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某个重要的物理过程被忽略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发现,现有的预报模式中都没有将青藏高原纳入考虑范围——那么,青藏高原的气候状况是否真的存在全球性影响?为了证实这个猜想,吴志伟开始了更为深入的研究。

青藏高原地处我国西部,人口稀疏,观测站点少,可用的观测资料十分匮乏。不仅如此,现有资料的数据长度也非常有限,在时间范围上最多只能上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这给数据长度要求很高的年代际预测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研究团队只好采用模式验证的方法,同时与其他多种方法结合,以弥补资料不足的缺陷。他们根据青藏高原雪盖面积建立模式,与当年冬季的全球温度实况进行匹配,结果不负众望:两者非常接近。这意味着,若将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纳入考虑范围,就可以清晰地再现2010年北美地区的极端气候现象。

经过锲而不舍的深入探索、分析、考证,最终研究结果显示:青藏高原秋季雪盖面积越大,加拿大冬天越温暖。这一结果有力地证实了吴志伟最初的大胆猜想。

“要敢于尝试、敢于突破、敢于挑战权威”,这是吴志伟在采访中不断重复的话。在他看来,“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如果抓着教科书不放,思维就会被禁锢在书里,墨守成规,而“科研就是要创新和突破,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这种创新思维也被贯彻在教学工作中,“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是他始终坚持向学生传播的理念,其一丝不苟、严谨刻苦的科研态度也在言传身教中感染了一大批学生。聊起这个年轻有为的导师,学生们说,从他身上能真切地体会到“成功不是偶然的”。

“科研就像一杯苦咖啡”

虽然已在国外求学工作多年,但这并未给吴志伟带来足够的归属感,真正令他魂牵梦萦的还是故土。2012年,当时在加拿大环境部从事NSERC FELLOW研究工作的吴志伟决定回国。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时间,国内多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向他抛出橄榄枝,而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母校。 “母校带给我的亲切感是无可取代的”,也只有在这里,才会有“根”的感觉,才能静下心来,全身心投入热爱的季风研究工作。

聊起一别数年的母校,吴志伟感触颇深。他直言,学校这些年的变化发展非常大,从外部环境到科研氛围,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但即便风云变幻,不变的仍是古树葱茏、书声琅琅,是令人醉心的山之厚重、风之灵气。现在,在母校的校园里,吴志伟除了给学生上课、指导之外,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的时间沉浸于科研,晚上回到家往往已经月挂柳梢,而精力充沛的他甚至连午休的片刻时间都不留给自己。

面对日复一日的高强度科研工作,吴志伟却并不觉得辛苦。“做科研就像在品一杯苦咖啡,刚喝的时候很苦,静下心来品尝,便会觉得越喝越香醇,越能体味到个中乐趣”。科研工作之于他的乐趣在于解决自己关心的科学课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与同行互相质疑、碰撞,最终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服对方,并得到业内承认,“这个过程太有意思了”!

数年来,凭借兴趣为师、淡泊明志的态度和专注执着、持之以恒的信念,吴志伟在季风研究领域留下了坚实的脚印,他的研究工作不仅高产,更为高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收录37篇;SCI他引200余次,第一作者单篇最高SCI他引40余次,个人H-index 17。

关于季风指数的一项研究成果被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引用,并投入全球季风实时常规监测和预报业务应用。关于旱涝并存、旱涝急转的研究成果列入了中国科学院《2012科学发展报告》。他先后多次在欧洲地球物理协会年会上受邀做特邀报告,还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谈起醉心其中的气象研究事业,他激情澎湃;提及科研上的累累硕果,他虚心自谦;聊起曾给予指引和帮助的良师益友,他眼神中满是感激;说到未来规划,他语言朴素平实,“做好手头事,走好脚下路”,寥寥数语中流露笃定与坚毅。前路雄关漫道,信念历久弥坚。在龙王山下的沃土上,在广阔无垠的季风研究领域中,他前行的步伐愈加稳健,愈加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