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演员胡蝶和潘有声 民国演员胡蝶 中国史上第一个影后

2017-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33年2月28日晚,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菜社举行了盛大的<明星日报>选举影后揭晓仪式,结果笑靥如花的明星电影公司当家花旦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胡蝶之所以得此殊荣,除了她的美貌外,更重要的是她多年来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胡蝶原名胡宝娟,广东鹤山人,1908年生.1924年考入中华电影学校,1925年拍摄了大中华影片公司的第二部影片<战功>,这是她的处女作.1925年胡蝶进入友联影片公司,拍摄了才子佳人式的悲剧<秋扇怨>.1926年

1933年2月28日晚,在上海北京路大加利菜社举行了盛大的《明星日报》选举影后揭晓仪式,结果笑靥如花的明星电影公司当家花旦胡蝶以巨大的优势胜出,获得了电影皇后的称号。胡蝶之所以得此殊荣,除了她的美貌外,更重要的是她多年来在银幕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照人的形象。

胡蝶原名胡宝娟,广东鹤山人,1908年生。1924年考入中华电影学校,1925年拍摄了大中华影片公司的第二部影片《战功》,这是她的处女作。1925年胡蝶进入友联影片公司,拍摄了才子佳人式的悲剧《秋扇怨》。

1926年,她加盟天一影片公司,马不停蹄地拍摄了《梁祝痛史》、《珍珠塔》等片,从默默无闻一跃而为电影明星。1928年她改投明星公司。当时正是武侠片盛行时代,她接连拍摄了《火烧红莲寺》剧集,很快窜红。

1930年,她拍摄了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随后于1931年秋赴北平拍摄《自由之花》、《落霞孤骛》和《啼笑因缘》的外景。当时东北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为将中国人民的怒火转移到对张学良这一不抵抗将军的怨恨上来,日本通讯社四处散布"九.

一八"之夜张学良与红粉佳人胡蝶欢歌共舞的谣言,致使舆论四起,11月20日,上海《时事新报》刊出了广西大学校长马君武作的打油诗,"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最当行…….

"这首诗很快不迳而飞,尽管胡蝶在报上辟谣,不少人仍将信将疑,这件事成为伴随胡蝶一生的阴影,她终生耿耿于怀,后来在她晚年的回忆录中,还发出感叹:"该结束这段莫须有的公案了吧?"。

尽管风波不断,胡蝶仍是最受人们喜爱的演员,因此1933年她荣获了影后的称号。这年左翼文化工作者大举进军电影界,相继主演了左翼电影《狂流》、《脂粉市场》、《春水秋波》、《盐湖》等影片,为上海电影界带来了新气象,她在悲剧电影《姊妹花》、《空谷兰》等片中的表演也使人们看到她精湛的演技,更巩固了她在影坛的地位。

在夺得《明星日报》发起的影后选举桂冠后,1933年英商中国肥皂公司发起的力士香皂电影明星选举及1934中国福新烟草公司发起的中国电影皇后竞选中,她又连得两元,被人们称为"老牌影后"。

由于她为中国电影所作的贡献,1935年中国派出电影代表团赴苏联参加国际电影节时,胡蝶作为唯一的演员代表入选。这年2月胡蝶携带者她拍摄的《姊妹花》、《空谷兰》等优秀影片历经艰辛到了莫斯科。由于误了时间,《姊妹花》没能赶上比赛,但持续数月在欧洲诸国的展映使得无数欧洲人和旅欧侨胞被这位东方美人所倾倒,欧洲影坛第一次对中国电影有了真实的了解。

这年胡蝶双喜临门,她回国后于11月23日与商人潘有声举办了中西合璧式的婚礼,轰动一时。

婚后,胡蝶减少了电影的拍摄,抗战爆发后,她先居香港后赴重庆,数年间,只拍了《女权》、《胭脂泪》等不多几部影片。抗战胜利后胡蝶从上海去了香港,拍摄了《锦绣天堂》等片,于1948年暂时息影。1952年潘有声去世后,她一度与电影界隔绝,1959年她重返银幕,拍摄了《街童》、《两代女性》等片,《后门》一片获1960年日本第七届亚洲影展最佳影片奖,再次为她带来声誉。

1965年,胡蝶正式告别影坛,到台湾居住。1975年胡蝶的儿子学有所成,在加拿大定居,胡蝶也随之赴加。1986年为了回报观众多年来对她的热情关怀,胡蝶请她的英语老师刘慧琴帮忙,撰写了回忆录。同年台湾金马奖评奖委员会鉴于她一生对电影事业的杰出贡献,授予她金马奖奖。

胡蝶生性开朗,闲时常找人聊天或出外散步,1989年3月23日她在散步时跌倒引发了中风,4月23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