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燕天津蓟县 天津蓟县惊现钟乳石大溶洞 记者进洞探秘

2017-07-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6月6日下午4时许,一名姓王的大学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他和几名同学在蓟县下营镇桑树庵村旅游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百余米深的无名溶洞,洞内地势险峻,里面还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动物化石.通过这几名大学生的描述及其提供的照片,引起了记者实地探访这座石灰岩溶洞的极大兴趣.现场探秘动物化石被人盗走?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4人赶赴位于蓟县北部的下营镇桑树庵村,在一名村民的带领下,沿着山路前行约400米后,最终在海拔503米的熊灰岭半山腰看到一个约一人宽窄的山洞."洞里又滑又黑,大家要小心!"带

6月6日下午4时许,一名姓王的大学生拨打本报热线电话,称他和几名同学在蓟县下营镇桑树庵村旅游时,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百余米深的无名溶洞,洞内地势险峻,里面还有形态各异的钟乳石和动物化石。通过这几名大学生的描述及其提供的照片,引起了记者实地探访这座石灰岩溶洞的极大兴趣。

现场探秘

动物化石被人盗走?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4人赶赴位于蓟县北部的下营镇桑树庵村,在一名村民的带领下,沿着山路前行约400米后,最终在海拔503米的熊灰岭半山腰看到一个约一人宽窄的山洞。“洞里又滑又黑,大家要小心!”带路的村民提醒道。走进洞内,眼前一片黑暗,无法想象其中的景象。凭借两只手电筒的光亮,大家摸着石壁一点点前行。

洞口处的地势呈漏斗状,地面坡面呈60度角倾斜,十分陡峭,想要深入只能将身体尽量放低,慢慢下滑,在此并没有发现钟乳石。前行了约50米后,带路的村民大喊起来:“注意!前面的坡倾斜度更大了!”众人听罢,放慢脚步,用手电向深处照去。

只见前方的陡坡突然变为峭壁,峭壁下方漆黑一片,深不可测,洞壁上出现了细小的水流,洞内温度骤降,说话时甚至能看到哈气,只能依靠绳索和手电,沿着右侧石壁深入。行进过程中,大家发现岩壁上留有一些蜡烛油,心头顿时一紧:“如果有人在这里点蜡,说明洞内氧气充足,他们曾经长时间停留。或许,学生们所说的化石会被人盗走?”

岔口被封探秘受阻

“石壁很滑,你们一定要护好头和脸,向下20米有一个小孔。”第一个人沿石壁下行时,随行村民提醒道。记者随手扔了一块小石头,半天没听到回声。村民称,这个溶洞有150米深,大家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在60多米处。这个溶洞的形状像一支长颈花瓶,先前提到的那个小孔,可以看作是花瓶的颈,直径约有40厘米,人只能侧身挤过去,而不能莽撞地向下跳,因为小孔下面是巨大的瓶身———钟乳石大厅,深度达20米,如果不及时抓住岩壁,很可能坠下摔伤。

顺着瓶颈下滑的过程中,记者在岩壁左侧发现了一个岔路口。随行村民介绍,因为太陡峭,这条岔路从来没人走过,通向哪里不得而知。大约20分钟后,一行人顺利进入钟乳石大厅,20米高的穹顶上生长着无数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四周石壁十分潮湿,寒气逼人,有明显的断层花纹。

大家发现石壁上有一些划痕,像是人类留下的痕迹,但在两小时的探秘过程中,并没有在洞内发现生物,因而无法判断是否有人在此生活过。随行村民介绍,此处是150米深的洞底,向下还有一个岔口,曾经有人在岔口深处发现过动物化石和更多的钟乳石,但不久前岔口被坠下的土石封死,因此无法继续深入探查。

据推断:此属喀斯特地貌

出洞后,记者一行又跟随村长来到约5华里外的家中,在一排场院的后身,沿着小路爬上了约200米高的一座小山。在这座无名小山上矗立着一大片奇形怪状的岩石,酷似云南的石林。村长称,这儿也叫石林,属于熔岩石林。“这些岩石起初只露出地面一小截,由于这片土地十分松软,经过雨水冲刷,就露出了这片小石林。”村长表示,曾有人推断这可能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这些景观很可能是珍贵的地质遗迹,具有很高的科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