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艾灸穴位图片欣赏 了解5个艾灸主要穴位

2018-09-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结缔组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乳腺炎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根据增生的部位不同,分为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导管的束性增生.本病

乳腺增生病是一种以乳腺泡导管的上皮细胞结缔组增生为基本病理变化,既非乳腺炎又非肿瘤的一类病的总称。根据增生的部位不同,分为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导管的束性增生。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

现代医学认为乳腺增生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雌激素长期处于相对或绝对过剩状态所致。中医认为一般是由忧怒伤伤肝或思虑伤脾引起气滞所致,气滞于乳络所致。

【症状】在乳房部位可触及一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块,小者如沙砾,大者可超过3-4厘米,多位于外上限,表面光滑活动,触压有轻微疼痛,与皮肤不粘连,表面无红肿热痛。做近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及乳房b超检查,明确确诊。肝郁气滞型伴见乳内肿块随月经前后或情志波动而增大或缩小,多有经期乳涨,或月经不调或痛经,精神郁闷,喜叹息,胸肋胀痛;痰气凝结伴见乳内肿块乳鸡卵,坚实光滑,无明显胀痛。头晕、胸闷、痰多,胃纳欠佳。

【艾灸治疗原则】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散结。

【艾灸主穴】

1、阿是穴 (指局部病灶部位,或乳房肿块部位)

2、乳根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主治疾病】胸下满闷,食不下咽,胸痛乳痛,乳瘀,霍乱转筋,寒痛咳逆,臂肿痛。

3、阳陵泉

【标准定位】足太阴脾经穴。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足太阴脾经的合穴。

【主治疾病】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痿;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膺窗

【标准定位】足阳明胃经穴。在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5、膻中

【标准定位】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心包募穴,八会穴之气会。

【主治疾病】咳嗽,气喘,咯唾脓血,胸痹心痛,心悸,心烦,产妇少乳,噎嗝,膨胀。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难、咳嗽、过胖、过瘦、呃逆、乳腺炎、缺乳症、喘咳病等。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

【艾灸配穴】痰气凝结加丰隆、足三里;肝郁气滞加太冲、膈腧。

【艾灸方法】艾条温和灸,每日一次,10次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休息5-7天。

【灸器推荐】四肢穴位背部穴位推荐单孔或双孔灸盒,其他穴位使用艾灸做温和灸。

【注意事项】灸法治疗乳腺增生有一定效果。治疗期间应注意改变生活中的一些环境行为因素,从根本上防止乳腺增生病的进一步发展。减轻各种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充足睡眠,忌食辛辣、刺激之品,不吸烟不喝酒,注意建立低脂肪饮食、多活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防止乳房部的外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