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正的孙子 谭人凤的孙子说 如果爷爷活着 肯定会倾向共产党

2017-06-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谭人凤没获安排任何职务,坊间普遍认为是谭在选举时没投孙中山的票,但也有史家认为,与谭坚定的北伐立场有关. 谭死后,墓前立了三块无字碑,被认为是时人效仿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做法,以示对其生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抗议,似乎更坐实了谭.孙不和的说法.但谭的孙子谭萃认为,父亲谭一鸿在祖父去世3年后即病逝,家中无管事男丁,所以墓没修好,留下三块无字碑.    谭人凤一生为民主共和奔走,其深明大义受到各方面公认,正如其挚友章炳麟评价说"若夫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者,唯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谭人凤没获安排任何职务,坊间普遍认为是谭在选举时没投孙中山的票,但也有史家认为,与谭坚定的北伐立场有关。 谭死后,墓前立了三块无字碑,被认为是时人效仿为武则天立无字碑的做法,以示对其生前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抗议,似乎更坐实了谭、孙不和的说法。

但谭的孙子谭萃认为,父亲谭一鸿在祖父去世3年后即病逝,家中无管事男丁,所以墓没修好,留下三块无字碑。

    谭人凤一生为民主共和奔走,其深明大义受到各方面公认,正如其挚友章炳麟评价说“若夫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者,唯君一人而已矣”。

    “以狐群狗党目之”,没有加入国民党

    1911年12月11日,武昌大局平定后,出逃葛店的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返回,随后撤销了谭人凤武昌防御使一职。

    谭只统领守卫了5天武昌,但正如诸多史家所说,对辛亥革命胜利至关重要。

    此后,黎要谭去南京参加各省代表召开的临时议会。黎给出的理由是谭熟识各方面人物,便于协调关系。谭觉得已遭黎猜忌,对方怕自己威胁其都督职位,无意相争,就去了南京。

    到南京时,已是选举临时政府总统前两天。出人意料的是,谭人凤公开游说要选黎元洪当总统,投票开始前,还对坐在旁边的居正(辛亥革命元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任内政部次长)说,要选黎元洪当总统,黄兴当副总统,居正后来在回忆录中透露了这件事。

    选举结果公布,17个省每省一票共17票,孙中山得16票,黄兴得1票,黎元洪没有得票。事后大家都猜测黄兴得票是湖南代表谭人凤所投。

    谭人凤后来在《石叟牌词》中说了他主张选黎元洪当临时总统的想法,称黎凭首义之功,可暂当90天临时总统,而后选孙中山当正式总统,不能为了“挂名九十日之大总统而牺牲之”。

    谭选举结束即离开南京去了上海,没有在南京临时政府中担任任何职务。

    民国成立,全国都沉浸在一片狂喜之中,谭人凤却为民国的前途忧心忡忡。他到上海后即以北面招讨使的名义设立北伐机关,但实际上只有他儿子谭二式的两营兵力。

    民间有一种说法,谭人凤在临时政府中没获安排任何职务,是因为他没投孙中山的票。但也有学者认为,这与谭人凤坚决的武力北伐立场有关,谭人凤说自己“若问我名和姓,南北议和反对人”,武昌起义后,革命党人对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阀势力是战是和争执不休,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随着立宪派势力渐涨,南北议和声音占了主导,谭的主张显得不合时宜。

    包括后来宋教仁把同盟会改造成国民党,欲通过国会选举组成责任内阁,谭人凤也是持反对态度。他指责国民党为了赢得选举,把一些政见完全相左的人强行拉入,“且以狐群狗党目之”,谭因此没有加入国民党。

    他拍桌子大骂副总统黎元洪,忘记革命党人推举的恩德,成为袁世凯的帮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谭人凤反对保留清帝尊号,称这种做法“貌袭文明,实伏乱源”,也反对孙中山、黄兴辞职。

    他在孙中山表示愿意辞去临时大总统,让位袁世凯后,直言相劝,称孙此举是“欲谋统一,反启纷争,希望和平,激成战祸”,劝其“为中国苍生计”。

    黄兴辞去南京留守,谭亦认为失去了保障共和政体实施的资本,加以劝阻,还发电报给袁世凯替黄兴解释。

    孙、黄二人辞职后,他非常失望,称“吾人经营革命十余年,流无量颈血,博换共和,孙、黄放弃责任,一让总统,一让留守,博功成身退之虚名,致令政变频乘,扰攘至今,而不能底定,不得谓非一大恨事也”。

    1912年6月,袁世凯任命谭人凤为粤汉铁路督办,11月,又改任他为长江巡阅使。次年,补授谭人凤上将军衔,但被谭拒绝。

    10天后,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黄兴主张法律解决,谭人凤主张策动几省独立来施压。

    在革命党人尚未准备好,袁世凯要向各省的革命党领导人动手后,他又跑到北京见袁世凯,从中调停,并跑去武汉见副总统黎元洪,见黎态度强硬,他拍桌子大骂黎,忘记革命党人推举的恩德,成为袁世凯的帮凶。

    1913年7月12日,江西都督李烈钧宣布独立,“二次革命”爆发,谭人凤受黄兴派遣策动湖南独立。

    当时的湖南都督谭延闿持徘徊观望状态,谭人凤派人去澧县找蒋翊武,准备立蒋翊武为都督取代谭延闿,并四处招兵买马。谭延闿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宣布湖南独立,但在8月13日又宣布取消独立,并对外宣称谭人凤、蒋翊武已畏罪潜逃。谭人凤非常气愤,突然出现在谭延闿面前,质问谭延闿,让谭延闿非常尴尬。

    此后谭被迫离开长沙,回到老家,本想从此归隐家乡终老,但袁世凯下令通缉孙中山、黄兴、谭人凤等9人,并把谭列为湖南独立的罪魁祸首。谭人凤的好友、亲家邹价人得到消息后赶回通知谭人凤,谭在袁世凯任命的湖南都督汤芗铭派人前来捉拿前两天,离开家乡,再次逃亡日本。

    “人心已尽死,辜负尔几多志士,捐躯殒命”

    谭到日本后,为了躲避袁世凯的间谍和日本记者,隐居在九州福冈县筑紫郡太宰府町,化名林泉逸。

    这一时期,他写了自传式回忆录《石叟牌词》,用易经八卦推演的形式,回忆了自己从1895年结识邹价人思想发生转变开始,到二次革命失败流亡日本止的个人经历。

    因谭人凤参加了同盟会组织的历次起义,该书也被史家看做一部辛亥革命的信史,也是谭留下的政治遗言。

    谭为革命奔波半生,历尽世事沧桑、历史变迁,书中记述了一些事件的内情,如同盟会中部总会的来龙去脉,对当时的革命人物进行臧否,对孙中山、黄兴的评价,被后世认为公允。

    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随后黄兴的支持者也成立了欧事研究会,孙、黄因为政见不同发生分裂,黄兴出走美国。谭人凤既没有加入中华革命党,也没有加入欧事研究会,而是从中调解,促使孙、黄弥合,被黄兴赞为“正大稳健之至”。章炳麟在为谭撰写的墓志铭中,也称其调停孙、黄矛盾,“无所向背,故孙公不甚恶君”。

    后来他为了反对袁世凯复辟,又去新加坡等地筹款。孙中山成立护法军政府后,他还前往广州表示支持。

    1916年8月,谭人凤在给前上海都督陈其美的挽联中称,“人心已尽死,辜负尔几多志士,捐躯殒命,到头还是假共和”,表达了对民初政局的失望。

    三块无字碑被用来围猪栏,后以每块两百元卖掉

    谭人凤晚年定居在上海,平时教孙儿读书。他和章炳麟是邻居,两人关系要好,来往频繁,章炳麟为人耿直,爱骂人,被称为“天下最难打交道的三个人之一”,但和谭人凤成为莫逆之交。民国成立初,章炳麟曾怂恿谭人凤当大总统,谭予以驳斥。

    谭死前,章也患病,谭对章开玩笑说:“你不要死在我前面啊,我平生的事迹,还要等着你来写呢。”章说:“按年龄来算,老兄你应该死在我前面,但我的精力还远不如你旺盛,现在病倒了,却还没死啊。”

    1920年4月24日凌晨1时,谭人凤在上海法租界浦石路昌余里50号寓所病逝。同年冬,由长子谭一鸿护送灵柩返乡,葬在新化县文田镇茅田村,其结发妻子罗氏的家乡。墓地是谭生前选定买下来的,谭崇信风水,看中了这块地方。

    1923年,长子一鸿病逝。五子谭德揖、孙子谭易生(谭一鸿之子)1952年“三反五反”时被枪毙。当时谭易生的儿子谭济匡才2岁,后来母亲改嫁。谭济匡小时候生病导致右眼失明,现在生活非常困难,靠低保生活,他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照顾。

    谭人凤墓文革时遭到一定破坏,但由于采用特殊葬法,从下方凿洞后将棺木放入,然后在上方相应处起坟堆,墓地没受根本破坏。上世纪60年代,谭人凤墓前的三块无字碑,先是被人用来围猪栏,后被神秘人士买走,“两百元一块”,不知下落。

1999年前后,曾有盗墓贼试图盗墓,但被人发现,未成。2007年,谭氏后人出资修复了墓地,同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正和故居捆绑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考释

    家中无管事男丁 留下三块无字碑

    谭人凤墓地前原立三块无字碑,民间传言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没给谭安排职务,后人仿照葬武则天的做法,立了三块无字碑。

    但谭的孙子谭萃(谭一鸿的儿子)否认了这一说法。他认为是谭一鸿死后,家中无管事的男丁(长孙谭克义才17岁),所以谭的墓地并没修完,碑上也没刻字,甚至连传言中的60级台阶(谭人凤逝世时60岁)也没来得及砌。

    今年90岁的谭萃接受了《湖湘地理》记者采访,但拒绝拍照。谭萃称,谭人凤在1912年的改造会党意见书中提到过社会主义,表明他那时就已经知道社会主义,如果谭人凤后来还活着,肯定会倾向于同情共产党。

    据谭萃介绍,谭的后人中,不乏加入共产党的革命者。谭人凤的大孙女谭国辅(谭二式的长女),早年参加工人运动,后来加入共产党,担任过满洲里宣传部长,1935年被王明派往苏联,在大清洗中被杀害。

    链接

    谭人凤长孙神秘失踪还有一个孙子在日本

    1918年,谭人凤的二儿子谭二式在安化马迹塘意外身亡,对谭人凤打击很大。谭二式能带兵打仗,为谭器重,寄予厚望。

    据谭人凤的六女谭德顺、女婿康乐天生前撰文记述,谭二式小时候就爱飞檐走壁,喜欢冒险,后来加入同盟会,参加光复邵阳,担任宝庆军政府参都督,官至陆军少将、湖南省督军兼省长顾问。

    1918年,谭二式受命去安化县马迹塘联络会党首领李晴林,筹备湘中司令部,未成。当时恰逢护法战争期间,南北两军交战于安化马迹塘,谭二式化装成北军,欲策动北军起义,不慎在马迹塘下游的对河口掉入资江河水中,呼救时,船主见其穿北军衣服,不仅没出手相救,还用竹篙猛击其头部致死,年仅30岁。

    谭二式死后,没有找到尸体。谭人凤安葬后,他的家人收集其生前遗物,扎一稻草人,在墓旁葬一衣冠冢。

    谭二式长子、谭人凤长孙谭路生,是谭氏父子1906年逃亡日本途中,在湘乡所生,寄养在当地,接回家时已长大,后神秘失踪。谭萃怀疑谭路生就是后来的开国大将谭政,但找不到可靠证据。

    谭二式二子谭瀛生,是谭氏父子流亡后在日本所生,回国后寄养在房东家,曾接回上海,但会生病,如此反复,最终留在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