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章良动向 陈章良向众校长问计 专业院校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2017-09-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有一次,中央某部委招聘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位同学前去应聘.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很不理解:你是农大的,我们招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这件事情让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郁闷了一段日子.今天,陈章良带着疑问来到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面对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校长,他很认真地讨教:"中国的农林大学到底该怎么办?"在他看来,农业学校现在有三个关键困难:第一个困难是招生.农业院校不会招到最好的生源.尽管近年来中国农大的生源质量有所回升,可学生学农

有一次,中央某部委招聘经济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专业的一位同学前去应聘。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很不理解:你是农大的,我们招的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

这件事情让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郁闷了一段日子。

今天,陈章良带着疑问来到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面对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校长,他很认真地讨教:“中国的农林大学到底该怎么办?”

在他看来,农业学校现在有三个关键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招生。农业院校不会招到最好的生源。尽管近年来中国农大的生源质量有所回升,可学生学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很多人的第一选择不会是农大。

就业是第二个困难。原来农业学校的学生就业首选是农村,可现在学生生源多样化,城里的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不愿意去农村。毕业生就业成了严重问题。

第三个困难是农业学校的研究与中国农业发展脱钩。今天的中国农村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农村在加速城镇化的步伐,农民大量到乡镇企业上班,新的技术包括生物技术等等大量应用。学校的研究赶不上农村发展的速度。

实际上,这也是中国农林学校共同面临的问题。前不久,中国60来所农林院校校长刚刚开了一场研讨会,他们共同的困惑是:农林地矿油这些曾经很红火的专业院校如今走到了十字路口,应该何去何从?

很多农业大学都想方设法寻找自己的出路。比如一些农业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合并,结果专业仍然是农业专业,可是录取的分数线却上升了不少。

对于有两万名大学生的中国农业大学来说,与综合性大学合并这条路并不可行。

农大在思考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陈章良说,农大大力宣传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但是学生对这些学科还不是非常认可。“我们怎样满足他们的要求,要走多学科发展的道路?比如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法律这些与农业有关的专业。可这个度又该怎样把握?”他问。

“我非常希望在这个研讨会上听到更多的意见。”陈章良说。

“有很多大学在做科研。科研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学生,而不是为了培养国家政府的工作人员。”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教授卡诺依说。他建议,中国农业大学的问题应该是培养人,应该让你们的毕业生去创建自己的公司。

在这位教育经济学家看来,专业性院校必须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夹缝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学校应该具有灵活性,能迅速找到缝隙。“因为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他说。

国立莫斯科大学校长萨多夫尼奇给了另外一个建议。

莫斯科大学并没有农业专业,但是有一个与农业有关的土壤系。莫斯科大学曾经在历史上犯过这种错误,由于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最后学生很难找到工作。所以土壤系改变了培养方向,现在这个系的教学计划涉及更广泛的非农业知识领域,它的学生要了解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现代农业等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