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模汪劲松 西南模校园心语之汪校长篇

2017-07-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三周 2011年11月21日~~11月25日 汪劲松 校长 字写工整,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思想交流的书面工具.在通常情况下,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字迹工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尤其是学生,书写的文字更多是要让老师批阅,如果字写得扭七歪八,常会让老师辨认好长时间,既空耗老师精力,又浪费老师时间,实在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于是也就谈不上尊师了.再说,写字认真.字迹工整,往往折射出一个人工作学习的态度也认真,还能从某个侧面体现一个人的气质

  校 园 心 语(一) 第十三周 2011年11月21日~~11月25日 汪劲松 校长 字写工整,这是每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功。 因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是思想交流的书面工具。在通常情况下,字是写给别人看的,字迹工整表示对别人的尊重。

尤其是学生,书写的文字更多是要让老师批阅,如果字写得扭七歪八,常会让老师辨认好长时间,既空耗老师精力,又浪费老师时间,实在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于是也就谈不上尊师了。

再说,写字认真、字迹工整,往往折射出一个人工作学习的态度也认真,还能从某个侧面体现一个人的气质高雅些,为人诚恳些,做事可靠些。所以,讲究修养的人都十分重视练字,在训练中努力修身养性,养成凝神静心、笃志精思、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好品性。

练字,在起初阶段常会令人感觉枯燥乏味,但用心去练,坚持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能体验到一种入门艺术的快乐。古人把练字称为练书法,正由于他们的精心揣摩和不懈努力,逐步形成汉字特有的艺术美,成为中华文化的艺术瑰宝。

从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到唐朝的"颜"筋"柳"骨,再到宋代的米芾、苏轼,元、明的赵孟頫、董其昌等许许多多大师,为了书法艺术的发展,他们苦心孤诣地创新探索,在各自生活的时代都建树了新的高峰。

乾隆年间的郑板桥独创六分半书,还把书法技巧融入绘画创作,终成一代奇才;近、现代的郭沫若、沈尹默等名家,也以力求书法创新而独树一帜为世人称颂。不难看出创新成就了书法艺术的发展,而人们在练字过程中又锤炼了一丝不苟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创新探索的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说,练字已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继承创新发展的有效实践,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志开拓创新的年轻一代,怎么能漠然视之? 所以,要重视练字,学生练字尤得从写工整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