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感染定义是什么? 常见的七大种人体细菌性感染介绍

2018-10-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细菌性感染定义 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医院外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引起医院外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则多为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偶有难治的不动菌属引起的感染. 院外感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故院外感染容易控制,而院内感染则较难治. 一方面由于患者有原发病,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往往有耐药性,故不易控制,所以死亡率高. 细菌

细菌性感染定义

细菌引起的感染。包括医院外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引起医院外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的如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引起医院内感染的则多为有耐药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克雷伯氏杆菌、产气杆菌和绿脓杆菌等。偶有难治的不动菌属引起的感染。

院外感染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故院外感染容易控制,而院内感染则较难治。

一方面由于患者有原发病,抵抗力差,另一方面引起院内感染的细菌往往有耐药性,故不易控制,所以死亡率高。

细菌借助表面的一些特殊成分和结构,吸附于人体皮肤粘膜的表面,然后以不同方式引起疾病。常见的人体细菌性感染有以下几种:

1.皮肤的细菌性感染

皮肤表面普遍存在着金黄色和表皮葡萄球菌,因此皮肤最多见的感染系由葡萄球菌引起,如疖、毛囊炎等。严重的感染可发展到皮下组织形成蜂窝组织炎或痈等。其次可见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杆菌感染,除后者感染皮下有气发展较快外,其他感染局部皮肤均有红、肿、热、痛,或有脓肿形成。

2.眼、耳、鼻、喉、口的细菌性感染

眼的细菌性感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流感杆菌引起的结膜炎、泪囊炎等。全眼球炎常与眼外伤或异物穿透伤有关。对闭合的伤口感染,除上述细菌外,需注意厌氧菌的感染。若母亲患有淋菌性阴道炎,胎儿娩出时易受感染而患淋菌性结膜炎。母亲阴道有 B群链球菌、利斯特氏菌皆可感染新生儿致脑膜炎。耳的细菌性感染有外耳道炎及中耳炎。常见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易引起耳源性脑膜炎。鼻的细菌性感染有鼻前庭炎、鼻窦炎。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多见,厌氧菌及流感杆菌亦可引起鼻窦炎。在喉部的细菌性感染中,扁桃体炎最常见,其他尚有咽旁及咽后壁脓肿,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及葡萄球菌。口腔的细菌性感染以牙周炎和牙龈脓肿最多见,腮腺炎、颌下腺炎少见。病原菌主要系厌氧的消化链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等。

3.肺及胸部的细菌性感染

正常细支气管及肺泡应该是无菌的,若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睡眠或昏迷时将咽喉处分泌物吸入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胸膜炎。亦有因败血症引起肺脓肿及脓胸者。院外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有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杆菌等。院内感染者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如克雷伯氏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等。院内感染的肺炎死亡率往往较高。

4.颅内细菌性感染

有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偶见头颅外伤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败血症后的脑脓肿等。脑脊液检查对鉴别化脓性、病毒性和结核性脑膜炎帮助很大,脑脊液培养阳性者对诊断和治疗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有时脑脊液的即刻涂片找细菌亦有一定的意义。

5.腹腔内的细菌性感染

腹膜、胃肠道、胆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多见,兼混合有厌氧的拟杆菌感染。病原菌有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和拟杆菌等。症状根据感染部位不同而有区别,腹水检查对鉴别诊断有帮助,术后腹腔脓肿对病人有很大威胁,常引起多个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6.心血管系统的细菌性感染

有心内膜炎、心包炎、淋巴管炎和静脉炎等。病原菌以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亦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症状各不相同。

诊断 各种感染均有发冷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关键的检查是取血或脓液作培养,有时脓液涂片找菌有助于诊断。

治疗原则是引流和用抗生素,尽可能找出导致感染的基本原因,如糖尿病患者易患皮肤感染,若不控制糖尿病,感染将接连发生。对葡萄球菌可用新青霉素Ⅱ(苯甲异?唑青霉素)或庆大霉素治疗,严重病例可二者合用。对耐青霉素的葡萄球菌可用头孢唑淋钠(先锋霉素Ⅴ号)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可选用万古霉素。对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可选用氧哌嗪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果疗效不好可改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绿脓杆菌感染严重者可选用头孢塔齐定(头孢噻甲羧肟)。

7.细菌性肝脓肿

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

治疗:

(一)全身支持疗法:给予充分营养,纠正水和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多次小量输血和血浆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二)抗生素治疗:应使用较大剂量。由于肝脓肿的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为常见,在未确定病原菌之前,可首选对此两种细菌有效的抗菌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抗菌素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素。

(三)手术治疗:对于较大的单个脓肿,应施行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多发性小脓肿不宜行手术治疗,但对其中较大的脓肿,也可行切开引流。

(四)中医中药治疗:多与抗生素和手术治疗配合应用,以清热解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