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喝多久能见效果 揭秘中药什么时候喝最好

2018-12-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般来讲,中药治病,如果辨证对证的话,一副下肚,即可见效,(这是对表证,轻证而言).如果是对里证,难证,那么就需要多服几副了.如果是药不对证,吃多少也不管用,还

一般来讲,中药治病,如果辨证对证的话,一副下肚,即可见效,(这是对表证,轻证而言).如果是对里证,难证,那么就需要多服几副了.如果是药不对证,吃多少也不管用,还会添病.

中药的疗效也是和所治疾病有关,但主要的还是药是否对症,现在中医总体水平下降,借中医之名招摇撞骗者也大有其人,所以中医名声日降,我是干中医的,也为此觉得可悲,但你看病之前首先要确定他的中医身份,看他的中医师执业证书,不要相信什么祖传、秘方之类,只要打着这类幌子的,多是骗子,真正的中医不需要这样。

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说得就是“中药”,对于长期中药养生或者中药治疗的人来说,尤其是一些老年朋友,常以中药来调理身体,什么时候喝中药是最好是是大家都想知道了解的。中药到底是饭前喝还是饭后喝了?值得提醒的是,如须长期服用中药,服药时间最好在饭后。

方法/步骤

1

中医在配伍运用中药时,讲究“四气五味”,常根据药性的寒、热、温、凉,并参考辛、甘、酸、苦、咸五味来配伍组成方剂。当空腹服药时,寒凉药或者五味偏重的药物都可能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

2

不同类型的中药汤剂,服用的时间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肝、肾、肠道疾患,宜饭前服药;眩晕、咽喉疾患宜饭后服药;泻下药、滋补药、驱虫药宜空腹服;安神类药宜睡前服用。这些都是根据病情的不同和药物作用的特点,对服药时间做出的大致要求。

3

但在实际用药时,医生会根据就诊者的身体变化随证调整用药,用药的方子不会局限于某一类药。再加上患者长期服药,“是药三分毒”,难免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所以我们建议需要长期喝中药汤剂的人,应该在饭后30—60分钟内服药,以减轻药物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4

现代中医学认为,原则上,服药应该避开进食的时间,从饭前半小时到饭后1个小时都不要服中药,以防食物影响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

注意事项

有三类药物通常严格要求空腹服用:首先,治疗胃溃疡、胃黏膜糜烂时,常用海螵蛸、白芨等中药,来抑制胃酸的分泌,并在胃内壁产生一层保护膜,这类药物应尽可能选在饭前空腹服用。其次,一些泻下的药物,如治疗便秘的大黄等,也应该空腹服用。最后,滋补类药物也多建议空腹时服用。

具体服药的时间选择,还应考虑到药物的性质和作用特点。安神类的应该选择在睡前约1小时服用;驱虫药也应该在睡前服用,利用晚上时间充分杀虫,次日可将虫体排出体外。治疗疟疾的药,应在有规律的发作前2小时服,这样有利于杀死疟原虫,控制疟疾的症状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