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甲亢突眼的介绍 揭秘疾病预后与4大因素相关

2019-0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可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表现,但即使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眼眶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引起单眼或双眼突出的常见原因. 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1)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用眼疲劳,遇强光需戴墨镜,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头高位,睑裂闭合不全者需涂眼膏或湿房保护.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疾病处于急性进展期或活动性分值CAS

甲状腺相关眼病(甲亢突眼)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病之一,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可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或实验室检查表现,但即使在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眼眶疾病。甲状腺相关眼病是引起单眼或双眼突出的常见原因。

疾病治疗

一般治疗

1)积极调整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忌药物突然减量或加量。

2)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防止用眼疲劳,遇强光需戴墨镜,避免情绪激动。睡眠时头高位,睑裂闭合不全者需涂眼膏或湿房保护。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疾病处于急性进展期或活动性分值CAS≥4者,可行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可静脉用甲基泼尼松龙或口服大剂量泼尼松。治疗中需严密观察激素使用并发症: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肝肾损害,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精神失常,燥热失眠,多食易怒等。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给予眶内局部注射曲安奈德。

2)免疫抑制剂治疗: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同样可试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包括甲氨喋呤、环磷酰胺和环孢霉素等,也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并发症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胃肠道功能紊乱,感染等。

3)局部应用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病程早期,α肾上腺素能张力增高,使上下睑Müller肌兴奋,眼睑退缩。肾上腺素能阻滞剂硫酸胍乙啶眼液可产生化学性交感神经切除作用,缓解眼睑退缩。

4)局部应用肉毒杆菌素A:肉毒杆菌素A是乙酰胆碱能受体阻滞剂,能与乙酰胆碱竞争支配眼外肌运动的胆碱能受体,使眼外肌麻痹。可应用于提上睑肌痉挛导致的上睑退缩和其他眼外肌痉挛导致的斜视,但治疗作用仅能维持数周至半年左右,需反复注射。

放射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不敏感、视力急剧下降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药物治疗者可试用局部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总剂量20Gy,每日照射剂量2Gy。并发症包括放射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及致癌危险等,少数患者放疗可致病情加重。

手术治疗

1)眼睑退缩矫正术:适用于眼睑退缩严重,睑裂过大,继发暴露性角膜炎或影响外观患者。手术方法包括Müller肌切除术、提上睑肌延长术、提上睑肌肌缘切开术、下睑缩肌及囊睑筋膜后徙术、睑裂缝合术及睑裂缩短术等。

2)眼肌病的手术治疗:限制性眼外肌病是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眼外肌的炎症、水肿和纤维化是导致肌肉丧失运动功能的原因。手术时机应在眼肌病稳定3-6月后,合并眼球高度突出者,应先行眶减压手术。

3)眼眶减压术:眼眶减压是治疗严重病例较有效的方法,适合于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控制稳定、继发视神经病变需解除眶尖压力者,或严重眼球突出继发暴露性角膜炎者。对于外观因眼球突出而损毁严重者,病情不再进展后也可行该手术。

4)脂肪切除术:眼球突出程度较轻者,可经球结膜切口,切除眶内脂肪,尤其是肌锥内脂肪,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具有切口隐蔽、手术创伤小等优点。可与眼眶减压术联合使用。

疾病预后

预后与下列因素相关:

1)年龄、性别和种族:年轻患者症状一般较轻,老年人容易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男性患者发病较重且迟于女性。白种人比亚洲人病情重。

2)发病的急进性及其严重程度:处于炎症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期的患者演变为重症的机会是那些起病隐匿、病程缓慢的患者大。轻或中度疾病患者比处于重症的患者更易自然改善。

3)甲状腺功能与眼眶病的关系: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眼眶疾病有一定关系。甲亢的治疗方式与眼眶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也有一定关系。实施甲亢碘放疗的患者出现严重的眼眶病和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概率较高。早期彻底控制甲亢对眼眶病治疗至关重要,同样,早期发现并控制继发甲减也有利于眼眶病的治疗。甲状腺抑制药物可减少眼眶病的发生和减轻眼眶病的严重程度。胫骨前黏液性水肿者发生眼眶病的可能性增加,并且二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4)决定预后的其他因素:吸烟患者更易发生进行性和更为严重的眼眶疾病。身心压力太大会造成甲亢。糖尿病对甲状腺相关眼病起促进作用。其他免疫性疾病包括恶性贫血和白癜风也可合并甲状腺疾病。对非甲状腺病患者进行颈部放疗,如甲状腺癌和霍奇森病,可能会诱发甲状腺相关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