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强世功 强世功的中国香港及其他

2018-03-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再赴香港之前把 中国香港 的最后几章扫完了 正如作者所言,此书是在从中国看香港 首先,作者还是有很多局限性.话语中,他显然还没有能够调和中华文化和民主自由此类价值的能力.他算是一个中央派过来认真研究香港问题的人,一个代理人,但还不是能够理解双方的中间人.甚至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还有很大中国政治和冷战思维的语言.对彭定康的几乎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批两句让步一句式的行文,把他的思维局限性出卖了. 但全书还是精彩纷呈的."中国不过是佯装成国家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大 大历史的思考,从整个中华帝国历

再赴香港之前把 中国香港 的最后几章扫完了 正如作者所言,此书是在从中国看香港 首先,作者还是有很多局限性。话语中,他显然还没有能够调和中华文化和民主自由此类价值的能力。他算是一个中央派过来认真研究香港问题的人,一个代理人,但还不是能够理解双方的中间人。

甚至在写作中,流露出来的还有很大中国政治和冷战思维的语言。对彭定康的几乎是戴着有色眼镜的批两句让步一句式的行文,把他的思维局限性出卖了。 但全书还是精彩纷呈的。

“中国不过是佯装成国家的文明” 中国文化的大 大历史的思考,从整个中华帝国历史上的对边疆的政策的context下来看待香港的问题。 country和state的分别,以及由此产生的关于香港人认同的中国是country的中国而不是state的中国的一系列表述十分清晰。

被现在香港民主派非议最多的功能组别竟然是他们膜拜的港英政府设置的。 最精彩的是在全书快结尾处。对邓小平的实用主义的一个反思。

我已经很久不相信世界上有绝对的对错了。而关于邓的实用主义改革,我听得太少关于反面的思考。 强院长算是给了一个理论上的反思。讨论主要集中在关于民主的话语权上。非常喜欢这一段关于道德制高点的 他认为,在民主平等原则的论战中, 社会主义一开始是占据上风的,第三世界尤其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正是在它之下展开。

而美国仍因为种族隔离,英国因为殖民统治丧失了政治正当性。 后来当然英美改革了。这里强世功归结为英国步入非殖民化时代,而美国为了“打赢这场冷战”被迫取消种族隔离。

明显这是非常值得商榷的。anyway 他接着说,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在政治意识形态上采取了硬着陆,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民主”,从而丧失了对民主概念的解释权。

接着又以不争论的实用主义方式处理政治正当性原则,致使中国政治丧失了政治正当性原则的是非辩论,窒息了中国政治思想的生命力和意识形态的活力,陷入了庸俗的市侩主义,中国的知识精英又迅速的在告别革命中拥抱了英美自由主义。

。。。我们由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迷茫和精神空虚,在全球政治中丧失了政治独立性和文化自主权,也丧失了对生活意义的界定全和对生活方式的辩护权,只能以为随着的心态努力追求被西方世界承认。

当我们不能从理论上解释我们自己的时候,只能被迫停从西方对我们的解释,甚至包括cnn的解释。 想起另一本正在看的许知远的醒来。 先不说内容,他说他对中国的理解更多是来自看外国描写中国的著作成长起来的,当然这里面包括一些著名的汉学家。

许的文字看着挺华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这是目前看到的对中国当下价值观缺失的历史原因的一次比较深入的思考。虽然还不能完全被老强说服,但是觉得整体而言还是有道理的。

起码对话语权的点出,让我有深深的认同感。没有保持对意识形态良性思考的确是让我们丧失了话语权,但是强老可能忘了一点,在当时的中国还继续思考意识形态的话,共产党恐怕连政权都要不保了。邓老作出的决定还是明智的,也是被迫的。意识形态之类的上层建筑,等到经济基础夯实之后再思考不是最佳选择但也不会太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