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吃什么药? 盘点该病的治疗手段

2019-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病因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

病因

1.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一样,胆囊结石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反复小发作,即慢性胆囊炎与急性胆囊炎是同一疾病不同阶段。

2.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在尸检或手术时发现,占所有胆囊病变的2%~10%。

3.伴有结石的慢性萎缩性胆囊炎又称瓷瓶样胆囊,结石引起的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钙化而形成,钙化可局限于黏膜,肌层或两者皆有,多见于65岁以上的女性病人。

4.黄色肉芽肿样胆囊炎少见,系由胆汁脂质进入胆囊腔的结缔组织致炎性反应而成。

临床表现

慢性胆囊炎无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表现有以下几种类型:

1.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型,患者有胆囊炎病史,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炎一致。

2.隐痛性胆囊炎,长期出现右上腹隐痛。

3.餐后上腹饱胀、嗳气。

4.无症状型,只在手术或尸检时被发现。

检查

收集十二指肠引流液进行胆汁检查,可发现胆汁内有脓细胞,胆固醇结晶,胆红素钙沉淀,寄生虫卵等,胆汁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1.b超检查

最有诊断价值,可显示胆囊大小,囊壁厚度,囊内结石和胆囊收缩情况。

2.腹部X线平片

可显示阳性结石,胆囊钙化及胆囊膨胀的征象;胆囊造影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形状,胆囊收缩和浓缩等征象。

3.口服及静脉胆管造影

除可显示结石、胆囊大小、胆囊钙化、胆囊膨胀的征象外,还可观察胆总管形态及胆总管内结石、蛔虫、肿瘤等征象,对本病有诊断价值。

治疗

以保守治疗为主。对于症状轻、不影响正常生活的患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低脂饮食,长期口服利胆药物,如消炎利胆片、熊胆胶囊、利胆素等,腹痛时可用颠茄类解痉药物对症治疗。

患者症状重或反复发作胆绞痛,伴有胆囊结石者,可选则手术治疗。

首先胆囊炎病人应少吃高脂肪的食物,如肥猪肉等,限制食油量。因为在进食脂肪后,胆囊收缩,右上腹会出现疼痛,甚至剧痛、恶心等。

2、饮食应清淡,忌食辣椒、洋葱、萝卜等刺激性强,含粗纤维的食物。

3、忌少餐多量,应少量多餐,并多饮汤水,以利于胆汁的分泌和排出。

4、忌食产气和带气味的果菜豆类,以免加重腹胀。

5、鸡蛋等各类禽蛋含胆固醇极高,而胆固醇代谢失调是形成胆结石的因素之一,所以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