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症状和治疗方法介绍 力荐4个预防方法

2018-12-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儿童手足口病普通的发病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大多患儿为突然发病.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会同时出现在生病宝宝身上.这种疹子叫做疱疹,就是高出皮肤表面有隆起,内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不会感觉到痒.通常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状为: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候也会在膝.肘部等都会出

儿童手足口病普通的发病周期在一周左右,而且大多患儿为突然发病。手、足、口各部位的疹子不一定都会同时出现在生病宝宝身上。这种疹子叫做疱疹,就是高出皮肤表面有隆起,内有清亮或浑浊的液体,不会感觉到痒。通常发于手、足、口、臀四个部位。

手足口病基本的症状为:

主要就是手、足、口腔黏膜和唇内出现疱疹。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及会阴部,有时候也会在膝、肘部等都会出现。同时生手足口病的宝宝还会伴随烦躁、咳嗽、头痛、流鼻涕、哭闹、流口水、厌食等症状。

发热:

大多数患有手足口病的宝宝伴随发热持续1~2天,发烧的体温大约在38℃左右(宝宝的正常体温和大人是一样的,都在36~37℃),并且出现丘疹或疱疹。(如有体温持续不退,持续高温,建议尽早就医,以防引发并发症。)

厌食:

在口腔两颊粘膜与唇内舌边软腭(如下图)也散在有红斑与疱疹,口腔疱疹易破溃出现溃疡,所以在吃东西格外疼痛,患儿因而出现拒绝进食,流口水等症状。因此建议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

口腔:

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有疼痛,像绿豆大小散落在口腔内的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 同时口腔里的水疱很快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一层膜其周围有红晕,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2-4天后吸收干燥,成深褐色结痂。

手足臀疱疹: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下图)或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然后水疱的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掉。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除手足口外,亦可见于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可见于躯干及四肢,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手足口病治疗宝宝被确诊为手足口病后,妈妈们也不必太过担心,患病早期治愈率能达到99%,所以妈妈们要随时注意宝宝的身体状况,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就要马上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加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期。一般要到比较好点的医院进行治疗,比如省级儿童医院,毕竟专业医院的医生和设备等都比较好,能对症治疗,治愈率比较高,宝宝能少受罪,妈妈也更能放心。治疗一般可服用抗病毒药物及清热解毒中草药及维生素B、C等。有合并症的病人可肌注丙球蛋白。在患病期间,应加强患儿的护理,作好口腔卫生。进食前后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漱口,食物以流质及半流质等无刺激性食物为宜。与宝宝有关的一切生活用品都要进行消毒处理,房间也要随时保持通风。手足口病因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驰张性麻痹等,故应加强观察,不可掉以轻心。

手足口病预防无论是什么病都要以预防为主,所以妈妈们对来势汹汹的手足口病也要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让宝宝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2、家人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宝宝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宝宝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