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毛囊炎的症状及治疗 引起毛囊炎的病因

2018-1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毛囊炎 本症为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病因 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

毛囊炎

本症为整个毛囊细菌感染发生化脓性炎症。初起为红色丘疹,逐渐演变成丘疹性脓疱,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

病因

病原菌主要是葡萄球菌,有时也可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不清洁、搔抓及机体抵抗力低下可为本病的诱因。

临床表现

初起为与毛囊口一致的红色充实性丘疹或由毛囊性脓疱疮开始,以后迅速发展演变成丘疹性脓疱,中间贯穿毛发,四周红晕有炎症,继而干燥结痂,约经1周痂脱而愈,但也有反复发作,多年不愈,有的也可发展为深在的感染,形成疖、痈等,一般不留瘢痕。皮疹数目较多,孤立散在,自觉轻度疼痛。在成人主要发生于多毛的部位,在小儿则好发于头部,其皮疹有时可互相融合,愈后可留有小片状秃发斑。多见于成年人。基本损害呈与毛囊一致的红色丘疹,其中心有毛发贯穿,顶端迅速化脓形成脓点,周围绕以红晕。以后排出少量脓液,干燥结痂。愈后不留痕迹或有浅表疤痕,自觉瘙痒。头部毛囊炎会刺激发根引起剧烈疼痛。好发于有毛发及易受摩探部位,特别是头皮、后颈及背部,经常接触油脂或沥青的工人,则四肢常受累。

易复发,一般愈后不留瘢痕。反覆发作者,称复发性毛囊炎。易发生在瘙痒性皮肤病基础上。

治疗

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局部可用1%新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或2%碘酊外涂,也可试用紫外线照射。对反复发作的患者可试用自家菌苗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1.局部治疗:2.5%碘酊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1%新霉素软膏外用,涂敷患处,每日数次。

2.全身治疗:

(1)多发性者可酌情选用磺胺类药物或抗生素,口服复合维生素。

(2)调节免疫:转移因子 4ml 皮下注射 1/2日 。

3.中药治疗:用康炎宁喜直接涂抹毛囊炎处,涂抹以后揉搓待完全吸收,每日3次,3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就可以治愈,待症状消失后一定要巩固1-2周,预防复发。大面积毛囊炎可配合口服罗红霉素有助于治疗。

注意事项:

1.生活规律,注意休息,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努力提高睡眠质量;

2.少吃辛辣、肥腻或含糖量过高的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保持大便畅通。

3.注意清洁,对于头部毛囊炎,洗头时不要用力搔抓,洗头也不要过勤,每周3—4次为宜;

4.积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