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两首送别诗对比欣赏

2019-01-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亭送别,略备薄宴,朋友之间推杯换盏,酒酣情浓.不觉间,酒不醉人人自醉,朋友吹起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笛子曲.我想,那曲调一定是唐人熟知的<折柳曲>.两位即将分手的朋友不由得游目骋怀,思绪萦绕.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沉沉暮霭掩映之下,两位好友不得不握手道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临歧握别,各奔东西,不知何年再能聚首.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却让人禁不住黯然神伤,痛到无言.由此可知,郑诗重在叙朋友离别之情.而韩诗在首句写景的基础上,侧重抒发古今情. 此情内涵深刻,意蕴丰厚,既涵盖友情,又包括诗人种种复杂的

长亭送别,略备薄宴,朋友之间推杯换盏,酒酣情浓。不觉间,酒不醉人人自醉,朋友吹起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笛子曲。我想,那曲调一定是唐人熟知的《折柳曲》。两位即将分手的朋友不由得游目骋怀,思绪萦绕。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沉沉暮霭掩映之下,两位好友不得不握手道别君向潇湘我向秦。

临歧握别,各奔东西,不知何年再能聚首。诗歌到此,戛然而止,却让人禁不住黯然神伤,痛到无言。由此可知,郑诗重在叙朋友离别之情。而韩诗在首句写景的基础上,侧重抒发古今情。

此情内涵深刻,意蕴丰厚,既涵盖友情,又包括诗人种种复杂的情愫,融个人、他人、国运、人世、人生情感于一体,情怀阔大,特别是最后两句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华年是此声更妙,想象新奇,思接千载,境界开阔。

此二句,与孔夫子逝者如斯有同工之妙。试想,古往今来,有多少才子皓首穷经,跨过浐水求取功名;有多少大将提刀跃马,跨过宫前流水,征战沙场;有多少庸碌百姓跨过此水,为生计奔波。正是这条见证历史的宫前水,不仅流尽了千千万万有才、有志、有为的和无以数计的无为之人的大好华年,也流尽了历朝历代和即将日薄西山的晚唐王朝。

诗意行至此处,凄婉至极。再次,这两首诗歌的艺术形象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诗歌形象由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构成。

中国古诗,更注重意境的构建,更讲求情景交融与感情兴寄。一首诗歌,往往体现出极丰富而幽深的审美内涵。就景物形象而言,郑谷诗中更侧重外界眼前景物的勾画,用凄迷、哀愁的景物特征,营造离别氛围,画面感极强。

韩琮亦是丹青妙手,借助鲜明的色彩,直抒心中感慨,景语与离人心境相互融合,使得景与情显现出高度的一致性,景物昭示或者外化了诗人的心境。除过景物形象之外,两诗中离人的形象亦个性鲜明。王国维《人间词》甲乙稿序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

郑谷诗中,直接铺叙离人沉痛分别,虽痛而决绝,很显无奈之后的洒脱之状;韩琮诗中,却将离人的范围扩大及所有行路之人,叙议结合之间,使得情与理交融在一起,流露出作者一种深沉的哲理性思考,从而达到更为幽深的诗歌境界。

最后,这两首诗歌的表达技巧也各具特色。

郑谷的诗,一二两句即景抒情,景中寓情,淡淡的几笔,竟然勾勒出一幅清新秀美的淡雅水墨春景画。

三四两句从正面抒写握别时的情景,以记叙为主。末句更是别开生面,以君和我两相对举,且迭用向字,点明各自的去向,更增添诗歌咏叹的情味,可谓不结之结。而韩琮之诗,一二两句同样融情于景,以景衬情,突出惜别之意,点出古今之情,既不落自古送别多言离愁别恨之窠臼,又抛开儿女歧路共沾襟之柔情,是匠心独运之处。

古今情三字承上启下,引出更为凝重的诗意和深刻的内涵。三四两句融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用重彩浓墨点染古今情,令人读后怅然慨叹,回味无穷,更感诗意深广无垠,内蕴丰腴无比,诗歌将叙事艺术和写情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郑诗、韩诗同为送别诗,却曲中有别致,各怀韵味,虽无境界高下之分,却同有感染他人情绪的巨大魅力。古人有云:悲莫悲兮生别离。唯有读此好诗,才能真正体味天下离别之无尽况味;唯有读此好诗,才能更好体悟天下相聚之无限温馨;唯有读此好诗,才能举一反三,了悟送别诗独具的审美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