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什么危害? 并没有太大的身体损伤

2018-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捐献造血干细胞,亲属间的捐献有的会采用脊髓穿刺,志愿者的捐献全都采用外周血液循环,即注射惠尔血,刺激已经沉睡的红骨髓苏醒过来分裂干细胞,这时干细胞很多,会融进外周血液里.采集时和采集血小板.尿毒症血液透析一样,即两个胳膊各扎一针,使血液循环流经离心仪,分离出血液中的干细胞,血液还是回自己体内的,只是把干细胞过滤出来. 外周血液循环方式采集干细胞,对捐献者本人理论上无伤害,采集后的几天,会有疲惫感,休息一下就没事了.根据个人体质差异,有些人会几天后就恢复,有些人会有一段时间的体力不如从前,有些人会

捐献造血干细胞,亲属间的捐献有的会采用脊髓穿刺,志愿者的捐献全都采用外周血液循环,即注射惠尔血,刺激已经沉睡的红骨髓苏醒过来分裂干细胞,这时干细胞很多,会融进外周血液里。采集时和采集血小板、尿毒症血液透析一样,即两个胳膊各扎一针,使血液循环流经离心仪,分离出血液中的干细胞,血液还是回自己体内的,只是把干细胞过滤出来。

外周血液循环方式采集干细胞,对捐献者本人理论上无伤害,采集后的几天,会有疲惫感,休息一下就没事了。根据个人体质差异,有些人会几天后就恢复,有些人会有一段时间的体力不如从前,有些人会免疫力有所下降,有些人会比平时掉头发多一点。一般半年内这些症状都会消失,捐献者会恢复到捐献前的身体素质。

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被称为骨髓捐献)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移植的前提,没有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就不可能实施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淋巴瘤和骨髓瘤等血液肿瘤的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法,已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不断地推广应用。我国血液肿瘤的发病率,仅白血病约为十万分之三,即每年约有近3.6万得白血病。而这些病人中,大多数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其中十五岁以下的人群占用50%以上,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和不幸。虽然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特发肿瘤的理想方法,但要寻找与病人组织相容性抗原基因相匹配,不被排斥的造血干细胞却不容易。

以前的捐献骨髓,现在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其实都是采集的造血干细胞,原来是抽取骨髓血,而骨髓血中富含造血干细胞,所以原来叫捐献骨髓。现在是从外周血中直接采集造血干细胞,过程和普通捐献成分血过程相同。当然开始需要将大量存在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所以现在称捐献造血干细胞,目的也是和以往的相区别,避免造成误导。

捐献造血干细胞对供者的身体健康不会产生不良影响。我们体内许许多多各类血细胞都是来自同一祖宗—多能造血干细胞。他不仅能不断分化出子子孙孙,而且能复制出与它自己完全相同的细胞来。从而使得我们造血功能绵绵不绝。当老的血细胞死亡后,新的又长出代替它;当一些造血干细胞受损时,健康的干细胞又很快出生以补偿之。我们的机体配合得真巧妙呀。多能干细胞数量并不很多,分布在整个骨髓中。献骨髓时,只抽出人体一小部分骨髓,多能干细胞也只失去一部分,剩下的多能干细胞会迅速复制,造血功能短期内完全恢复正常。所以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人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