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口服液介绍 12个小细节让你无负担使用解毒口服液

2019-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成药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它的成份有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这些成份的药物分析是这样的: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地丁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玄参.地黄凉血以清血中之热,又能生津止渴:栀子清泄三焦之火,黄芩清肺火,龙胆清肝胆之火:知母.麦冬养阴,清心除烦.诸药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还可以用下面的这些清热方法: 1.牡丹皮

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成药名。为清热剂,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等症;流感、上呼吸道感染。它的成份有石膏、金银花、玄参、地黄、连翘、栀子、甜地丁、黄芩、龙胆、板蓝根、知母、麦冬。这些成份的药物分析是这样的: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泻火;金银花、连翘、板蓝根、地丁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玄参、地黄凉血以清血中之热,又能生津止渴;栀子清泄三焦之火,黄芩清肺火,龙胆清肝胆之火;知母、麦冬养阴,清心除烦。诸药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还可以用下面的这些清热方法:

1、牡丹皮

牡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的根皮,含牡丹酚,牡丹酚甙,挥发油和植物甾醇等。药理试验证明:牡丹皮有降低血压作用;有镇痛、镇静、抗炎和解热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

用量: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2、知母

知母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含多种皂甙及皂甙之,此外还含有两种黄酮类成分、芒果甙等。试验证明:知母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潮热均有显疗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

用量: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3、板蓝根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叶属植物菘兰和草大青的根,含板蓝根靛甙,大青素B,B——谷甾醇等;板蓝根有显著抗病毒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抑制作用,有条钩端螺旋体作用。临床上用板蓝根煎剂口服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有显著疗效;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改善;用板蓝根治疗病毒性皮肤病,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

用量:——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4、金银花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花蕾,含绿原酸,肌醇,黄酮类成分等;药理试验证明:金银花有抗炎和解热作用,对流感病毒和多种致病菌、皮肤致病真菌都有抑制作用,反映了金银花的清热解毒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

用量: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使用清热解毒口服液需要注意的小细节有: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及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7.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