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白菜上有黑点还能吃吗 教你挑选健康食材

2019-05-2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家里的白菜帮出现不少黑点,但菜叶并没看出有什么问题,也没异味,这样还能吃吗?专家表示,如果白菜帮的黑点不是很多,那可能是一种生理病害,是由于

家里的白菜帮出现不少黑点,但菜叶并没看出有什么问题,也没异味,这样还能吃吗?专家表示,如果白菜帮的黑点不是很多,那可能是一种生理病害,是由于在栽培过程中,使用过多氮肥造成的,学术上称“氮过量症”。目前来看,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食用有黑点的白菜会造成人体不适或伤害。需要提醒的是,白菜贮存时间越长,黑点也会越来越多,可能在感观上比较差,因此建议大家尽量食用新鲜的白菜。

冬天里,很多人喜欢熬一锅热乎乎的大白菜粉丝豆腐。不过,大白菜菜梗上常常会长一些小黑点,芝麻大小,怎么都洗不掉。这些小黑点到底是什么?长了黑点的大白菜还能吃吗?专家称,白菜长黑点,不影响食用。“白菜长黑点是因为缺钙。可能是因为干旱、低温等环境造成的缺钙,也可能是因为氮肥过多,影响钙的吸收。”白菜缺钙长黑点,算一种生理性病害。有时候白菜刚买回来时没有黑点,放了一段时间长黑点了,这种情况也不影响食用。除了白菜,甘蓝类的蔬菜也比较容易产生黑点,比如包心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白菜上的黑点和黑斑可不是一个概念。黑点是因为缺钙,而大黑斑往往是放置时间过长、霉变而产生的,长了黑斑的白菜,就不能食用了。

大白菜“高白美”的形象,是深入人心的。若长出了黑色的斑点,不但影响了美观,还让人产生了质疑。记者买了一棵长了黑色斑点的大白菜回家后发现,一边冲水一边手搓,也无法将斑点清除。唯一可以将黑斑去除的办法,就是将白菜表面的膜撕掉。将膜撕掉之后,白菜肉上并没有留下任何印记。由于白菜上的小黑点,并没有出现腐烂发臭的现象。有网友质疑,小黑点的出现,是害虫在白菜身上留下的排泄物。也有网友认为,这些小黑点是使用农药过多造成的。

为了解开小黑斑点的“身世之谜”,记者采访了蔬菜学专业教授。教授告诉记者,害虫的排泄物是会随着雨水冲刷掉落的,不会依附在白菜上无法去除。小黑点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菜农急于想让白菜上市,获取高收益,便用尿素等速效化肥频繁急速追肥所致。

这些小黑点的产生,其实是一种蔬菜病,名叫“芝麻病”。大白菜得了“芝麻病”,就会在叶柄及叶脉上出现大量黑色或黑褐色芝麻状斑点,斑点上没有霉状物或腐烂状物附着,主要集中在叶柄的表皮细胞。“芝麻病”是一种生理病害,不是病菌,主要是叶片氮素生理代谢异常,商品外观性虽然变差了,但不影响食用。李教授告诉记者,在挑选白菜时,尽量避免选择黑点多的蔬菜就可以了。“我们炒菜的时候,一般温度是在七八十度,煮汤的时候则可以达到100来度,早就可以把这些病害杀死了。”

大白菜,在西方又称“北京品种白菜”,即结球白菜,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有宽大的绿色菜叶和白色菜帮。多重菜叶紧紧包裹在一起形成圆柱体,多数会形成一个密实的头部。被包在里面的菜叶由于见不到阳光绿色较淡以至呈淡黄色。

大白菜耐储存,所以中国的老百姓特别是中国北方老百姓对白菜有特殊的感情。在经济困难的时期,大白菜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一户人家往往需要储存数百斤白菜以应付过冬,因此白菜在中国演变出了炖、炒、腌、拌各种烧法。冬季在最低气温为-5℃左右时,大白菜完全可以在室外堆储安全过冬,外部叶子干燥后可以为内部保温。如果温度再低,则需要窖藏。不过在过于寒冷的北方还有另外几种冬季储存白菜的方法,如在朝鲜北方和中国东北东部腌制朝鲜冬菜,在中国东北西部、内蒙东部和河北北部寒冷以前又缺乏食盐的地区习惯用渍酸菜的方法等储存白菜。

由于大白菜是在秋季玉米收获后播种,初冬收获,产量大,管理容易,但储存需要占地,所以收获期间同时上市价格非常便宜,一些商家在促销商品时常用“某某商品白菜价”的口号应容其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