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梁和洪欣 黄国梁和榜眼府(下)

2018-04-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二百多年来,榜眼府不仅见证着成千上万宗亲及其后裔在这里生生不息,而且弘扬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在此代代承继.辉煌的榜眼府自其落成以来,曾长期设立演武堂,黄国梁的宗亲及后裔在此习武授艺.强身卫国.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其故里的青年才俊,以他为榜样,刚健习武形成社会风气,讲武德.张正义,成为青年习拳练艺.追求上进的道德取向,在平和民间广为传颂,备受赞扬.在那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年代,这里曾作为中共闽西南特委的联络站和地下党的活动场所,燃烧着革命斗争的熊熊火炬;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建国

        二百多年来,榜眼府不仅见证着成千上万宗亲及其后裔在这里生生不息,而且弘扬着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和光荣传统在此代代承继。

辉煌的榜眼府自其落成以来,曾长期设立演武堂,黄国梁的宗亲及后裔在此习武授艺、强身卫国、弘扬民族精神;尤其是其故里的青年才俊,以他为榜样,刚健习武形成社会风气,讲武德、张正义,成为青年习拳练艺、追求上进的道德取向,在平和民间广为传颂,备受赞扬。

在那烽火连天的解放战争年代,这里曾作为中共闽西南特委的联络站和地下党的活动场所,燃烧着革命斗争的熊熊火炬;从抗日战争时期到建国之后,这里长期设立学堂,为山区人民培育了众多的优秀人才。

1942年平和榜眼府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榜眼府大殿的后殿曾经倒塌一角,左边第一支石柱倒塌后折断了一截。后由民间集资修复,换掉多根损坏的屋梁,被折断之石柱也已修复如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府第大殿屋顶与两侧护厝也曾因台风暴雨影响,有所破漏,由民间集资维修过一次。

直到近十几年来,由于经受多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以致榜眼府第破损更加严重,前后大殿屋顶多处破漏,两侧护厝大半倒塌。

1988年11月,榜眼府被平和县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府第包括黄国梁的出生地朝阳楼(又名双叠楼)和楼前石旗杆为附属文物。在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2008年当地成立了榜眼府修建筹备机构,先由民间集资十几万元,对榜眼府前后大殿屋顶进行了应急性抢修,至2009年春节前,已把屋顶翻修一新。

然后继续筹集资金对整座府第修复,截至目前,维修工程已经基本结束,榜眼府基本恢复了昔日的富丽堂皇,相关部门和村民正筹集资金复制当年的各项牌匾以及刀枪、故等,相信不久的将来,榜眼府会重新焕发当年风采。

往西约200米处有一条小河半包围府第平缓地绕流着,一座小桥跨溪而过。河边有两棵鸡蚯树(结果象弓状)、一棵木笔树(二月开花,花形似箭头),木笔树据村里的老人说是黄国梁从京城带回来栽种,后来用其枝条扦插移植河边的,其花果具有武将的象征意义。

从河边左拐数十米,就是当年的驿馆,也就是榜眼黄国梁接待朝廷官员与四方宾客的总宾馆。

当年建筑在小河边的两层闽南民居,原来总馆内每个房间均有雕梁画栋(后于民国年间损坏改建,但仍有一部分保留原来的风格),房间摆设极为讲究,有各种雕刻艺术品和古代名贵瓷器等文物;总馆内的天井,据说当年种有桂花、兰花、五色茶花等名贵花卉,如今只剩下一棵茶花。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黄健全介绍,这棵“茶花头”是当年黄国梁种植后留下来的,枝干却是后来在老树头再次生长出来的。桥右边一段小巷,鹅卵石的巷道,小巷左边是朝阳楼的基座,石壁有数米高,显示出厚重坚实,右边是一排青砖小屋,破旧但格局依旧,当年黄国梁就是在这间清朝时代的私塾读书的。

从私塾沿小巷往北走上十几级台阶,我们便走进了黄国梁的祖居地朝阳楼,也是日后黄国梁七兄弟接待宾客的分宾馆。

朝阳楼始建于明朝,为榜眼府附属建筑物。该楼结构独特,分内外两环,内高外低,内环高出外环地平2米,俗称“双叠楼”或“双套楼”。 大门竖以大柱石,楼墙以青砖镶砌,内楼大门上方有石匾,雕刻“朝阳楼”三个大字;外楼大门上方,嵌有奠邦所题“世大夫第”石匾。

内外环皆为上下层的圆楼结构、青砖砌墙,青瓦盖顶。内环12间,由北向南居中为黄氏宗祠;外环36间,各间均有拱形侧门相通,内外环之间有一条环楼通道,宽3米多,自古以来称作“上街路”与“下街路”。

紧靠外环大门两侧的通道称作“下街路”,上了石阶往里走便是“上街路”。楼前场地上建有四座石旗杆台,六角形石质浮雕分别雕刻着黄国梁中榜眼和举人的荣耀,不过现在那些石旗杆台的浮雕几乎被偷盗殆尽,只剩下两面。

永平楼位居中间,是三座土楼中最为古老的,该楼为圆形二层土木结构,其建筑年代当地人们已记不清了,据前辈传说大约建于宋朝,因自古以来该自然村称为“铜场”,以盛产铜出名,而宋朝人曾在此炼铜,其残渣掺合于古楼墙体之中,如今从那陈旧而残缺的泥土墙体中透露出的迹象,便可略知古楼年代之久远。

世代在此楼居住的,是黄国梁宗亲的祖先与后裔。

余庆楼位于朝阳楼和永平楼的北面,也是榜眼府附属建筑物,据传,黄国梁“榜眼及第”后,功德昭彰,乾隆帝为表其功,拨出与榜眼府同等数额(13300两)的白银所建,让黄国梁的族亲及后裔世世代代在此安居。

该楼于嘉庆丙辰年(1796年)竣工,历时超过三年,其工程与榜眼府第同样浩大。余庆楼是一座别具一格的三层大土楼,从高处俯瞰,恰似一枚古代的大铜钱,外稍圆而内四方。近看,有大、小二楼门,大门朝北,小门向东。

大楼门呈拱形,均由巨大精致的石板砌成,大门上方用繁体楷书雕刻“余庆楼”三个大字,苍劲有力,落款时间为嘉庆丙辰年端月。走进楼内,首先看到的是一片宽阔平坦的四方形场地,全是用光滑的鹅蛋石铺砌地面。

楼内每一层均有36间房,第一层东、西、南、北方向各有四个独立的门户,而四个转角处又各有一个门户,每个门户往里走过天井后,又分成四个门户。如果说那外圆内方的大土楼形似大铜钱象征着楼里的居民会发财,那么,这四个转角处的四个门共分成16个门户,则是象征着楼里的宗亲分支众多、人财两旺。

从清朝中期到本世纪初,余庆楼内确实总是居住着几十户人家100多人。原来此楼的内部结构还有一个特色:从一楼到三楼都有一道环楼走廊,让楼内家家户户既便于互相沟通、上下联系,又增添了该楼整体结构的艺术美感,可谓独具匠心。

此外,二楼与三楼的每间房均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门窗与护栏,绘制各种图案,题写各种对联,文化氛围浓厚,意蕴颇深。

可惜余庆楼于清朝末年遭受了一场火灾,烧毁了大部分房屋。后又重建此楼,俗称“新楼”。重建后的余庆楼二楼与三楼虽未能恢复原先的环楼廊道,每户房间与屋檐也不比原来那样整齐划一,但有一部分房间仍保留原有的风格,整座楼的形象如初。

余庆楼北大门外有一口大池塘,据传是因大门对准双尖山(民间传说是“火尖山”),须有大池塘蓄水,用以“镇火”保平安。而长期以来楼内族亲们则是用它来蓄水养鱼。大池塘外紧靠小河边,有一个自古以来人们俗称“水车学”的去处,实际上是族亲们利用水流的冲击力来代替人工碾米舂米的圆形大水车。

余庆楼东门外有一片2000多平方米的平坦场地,旁边是一座远近闻名的神庙“博济宫”,终年香火不断,近几年修葺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