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央读书班”的见闻

2017-12-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7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在庆祝国庆二十四周年发表的社论<认真学习,继续前进>中,公布了******的一条新语录:"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每期三个月,一年办四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这是在举办第一期"中央读书班"后,***发表的最新指示.遵照这一指示,读书班又陆续举办了三期.由于从第二期开始部队学员占到每期学员总数的将近一半,所以军队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了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

1973年10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在庆祝国庆二十四周年发表的社论《认真学习,继续前进》中,公布了******的一条新语录:“要办好工农兵干部的学习班,每期三个月,一年办四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

”这是在举办第一期“中央读书班”后,***发表的最新指示。遵照这一指示,读书班又陆续举办了三期。由于从第二期开始部队学员占到每期学员总数的将近一半,所以军队领导机关也派人参加了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

我受总政治部的委派,从1973年10月到第二期读书班办公室服务,一直工作到1975年7月第四期结束。其中,在第三、四期担任办公室的负责人之一,除了参与集体研究、处理办公室的全面工作外,主要分管读书班的行政事务工作。现将我在“中央读书班”工作期间的所见、所闻回顾整理出来,供有兴趣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的读者参考。

“中央读书班”共举办了四期,参加学习的人数计349人,其中中共第九届和第十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122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37人,具有中央委员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双重身份的有13人。“两委”实际参加学习的人数为146人,占学员总人数的近42%。

读书班的举办地址,前两期在北京市西城区二里沟新疆驻京办事处,后两期迁到中央党校院内。所读书目,主要是《***选集》第五卷清样本、《***宣言》、《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以及当前重要的时事政治文件。

第一期,1973年夏季开学,中共十大后结束。本期读书班学员共21人,都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其中,在地方工作的19人,有***、***、***、***等;在军队工作的2人,一人是在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空军一级战斗英雄张积慧,另一人是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击落骚扰大陆的***军高空侦察机的海军战斗英雄舒积成。

本期读书班,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具体承办,从中央党校选调教员驻读书班任教。由于军队没有派人参加本期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所以我没掌握多少情况。

第二期,1973年10月6日至1974年2月11日举办。10月6日晚,读书班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开学,***率政治局部分成员接见本期学员和教职员。***逐一点了40位地方学员的名后,将学员花名册递交给坐在他左侧的***说:“下面是部队来的同志,由你来点吧。

”***接过花名册逐一点了39位部队学员的名。被点名的学员站起来后,***和***一般都要询问一些基本情况,与少数人的对话时间长达几分钟。点名完毕,几位政治局成员都讲了话。***宣布:中央政治局确定,读书班由两名副******和***分工负责。第二天晚上,***、***到二里沟新疆驻京办事处小礼堂,向全体学员传达了本期学习计划。

读书班的学员编为地方和部队两个党支部,每个支部编4个学习小组。学员中有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18人、候补委员24人,其中的8人以后还担任了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学员中有曾领导修建红旗渠的河南林县县委***杨贵,三次蝉联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的庄则栋,参加淮海战役被授予“钢铁营长”、“特等战斗英雄”称号的张英才,被树为解放军全军“好司务长”典型的孙乐义等。

遵照***“一面读书,一面参加工作”的指示,该期学员先后参加了山东省在京举办的“***思想学习班”和四川省12个企业单位来京解决派性问题的会议。1973年10月下旬公安部革委会主任、党的核心小组组长李震死后,分出一部分学员于11月16日前往公安部,参加了该部的整顿和破案工作。

1974年1月初,读书班原先制订的学习计划已全部完成,前往各单位参加工作的14个小组也先后撤回,每位学员的注意力都转移到了撰写学习小结上。然而,就在学习行将结业时,突然出现三件未曾预料或事先未安排的事情:一是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要求学员结业前安排几天时间学习、讨论***在对调会上的讲话;二是***提出要增加“***再教育”的课程;三是***等人召集了军队系统、中共中央和***系统的两个万人大会,进行“批林批孔”运动动员,要求学员安排专门时间进行“批林批孔”教育。

1月27日晚,***率中央政治局在京的15位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了全体学员和教职员。会上,***首先作长篇“批林批孔”的所谓“理论报告”,其他政治局成员接着作了例行公事式的发言。***则先是打断***的报告,搞突然袭击,连续提出5个问题考问总政治部副主任田维新,后又为河南省唐河县一个初中女学生因外语***不及格受到老师批评后自杀身亡一事,又哭又闹了好长一阵子。

最后,***讲了比较长的一段话,就“批林批孔”问题阐述了九个方面的问题。会议持续到午夜以后才结束。

2月8日,***又一次到读书班接见学员,名义上是与大家告别、送行,实际上是企图拉拢党羽,要求学员回去后直接写信向他反映本单位“批林批孔”的情况。少数人上了钩,粉碎“***”后成了被清查的对象。2月11日,学员的学习小结全部完成,正式宣告结业。2月16日,读书班办公室工作人员最后撤出。

第三期,1974年3月14日至7月19日举办。3月14日下午,***、***、***在京西宾馆第一会议室主持开学仪式,分别作了开学动员讲话。7月19日晚结业时,***牵头带领10余名政治局成员,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全体学员和教职员。***主持会议,开场白讲了几句没有什么实质意义的话后,接着又一次点了学员的名,宣布本期读书班结业。

该期读书班学员共计107人,其中在地方工作的57人,在军队工作的50人。地方和军队学员混合编为10个学习小组,共同成立一个党支部,支部***由上海市革委会副主任金祖敏担任,副***由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孙玉国担任(5月底金祖敏出国访问,孙玉国接任支部***)。

学员中有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14人,候补委员30人,还有8人以后担任了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有3人(曹双明、姜福堂、裴怀亮)在解放军实行新军衔制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本期学员中有著名人物邢燕子、尉凤英等,有老红军陈再道、王建安、任思忠等。

该期读书班办公室由中组部、中央党校、总政治部抽人组成。办公室设总负责人1人,为中组部干部组组长王桂冀;负责人3人,为中组部的阎文忠、中央党校的武葆华及来自总政治部的我。办公室下设3个小组:教学组,由武葆华分管;简报组,由阎文忠分管;行政组,由我分管。行政组管辖的小单位有机要室、保卫组、医务室、汽车队、公务班、食堂等。

该期学员进行的工作主要是参加“批林批孔”运动。第一至第十小组分别去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山东在京举办的“***思想学习班”、第七机械工业部、总政治部、中共中央联络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二机械工业部、国防科委、总参谋部、公安部。

第四期,1975年3月3日至7月4日举办。本期读书班开学时中央政治局成员没有人出席,只是由中组部负责人郭玉峰到中央党校向学员传达了本期的学习计划,宣布开学。事后看,中央政治局无暇过问这期读书班开学的事情,大概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于3月初和中旬作了两次肠胃检查,发现大肠内接近肝部位有一核桃大的肿瘤。

经***批准,***于3月26日施行了治疗手术,因此不能参加政治局的活动。二是***先后发表“不要搞成四人小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有野心”,“我看***就是一个小小的经验主义者”,“我党真懂马列的不多,有些人自以为懂了,其实不大懂,自以为是,动不动就训人,这也是不懂马列的一种表现”等批评意见,“***”受挫,减少了参加政治局的活动。

该期学员共计142人,其中在地方工作的78人,在军队工作的64人,地方学员和军队学员混合编为11个学习小组,中联部的林丽蕴任支部***。学员中有中共第十届中央委员5人、候补委员11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23人。

该期学员的一个特点是增加了更多的老干部,地方学员中有***、程子华、吕正操、熊复、周林、谢振华(谢是军队干部,但以地方三结合干部身份入学)等,军队学员中有陈士榘、张翼翔、吴烈等。著名人物有龙梅、王国藩、王作山、王英洲、郝建秀、徐建春、褚惠芬等。以后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顾秀莲、热地,荣获上将军衔的万海峰、李希林、隋明太等人也都是本期学员,可谓新老共济,人物荟萃。

该期学员参加工作的单位共8个,有第七机械工业部、商业部、交通部、国防科委、对外贸易部、解放军工程兵、中国科学院、铁道部(其中三个部同时进入了两个组),工作内容主要是搞调查研究。

7月4日,该期读书班结业。当晚,***率中央政治局在京成员***、***、***、***、***、***、***、***等,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接见学员和教职员。***的讲话,后来在编入《***文选》时,加上了题目《加强党的领导,整顿党的作风》,略去了开场白和结束语。

***首先问:“读书班这是第几期了?”然后说:“听说你们有个规定,每期结束时都要见一见。这是规定制度,我们也不好破,所以今天和大家见见面。

这次接见大家,下次怎么办?要研究一下,有没有必要。”***询问了***的一些情况后,***接着讲了话。讲完,***问:“谁还讲讲?不要冷场。”过了一小会儿,见没人说话,他说:“没人讲?为了避免冷场,散会!”

如饥似渴通读《***选集》第五卷清样本

《***选集》(以下简称《毛选》)第五卷清样本,是每期学员的主要读物,书中选录的是1949年9月到1957年11月***起草的文件、手稿和讲话记录等,约70篇。其中有的公开发表过,有的尚未公开发表。加之清样本还不是最后定稿,所以按“绝密”文件对待,规定不得传抄,不能带出读书班,本课程学习完毕要及时收回上缴中央办公厅,这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感。

1977年4月,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毛选》第五卷后,该书才解密。

读书班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发放学习材料方面,规定可以享受与学员同等待遇,所以也发给我一部《毛选》第五卷清样本。当领到书后,我如获至宝,由于白天工作忙没时间,主要靠晚间阅读,常常读到深夜。

当时能够看到《毛选》第五卷清样本,确有先睹为快的感觉,认为是一件非常荣幸的事情。我读《毛选》第五卷清样本最大的收获有三点:一是曾经学习、使用过的许多毛***语录找到了原始出处;二是20世纪50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经历过的一些事情,找到了源头;三是为我继续搜集积累毛***关于干部工作方面的语录、论述,找到了资料。

学员学习《毛选》第五卷清样本的心情同我一样,学习兴趣很浓,每人都能抓紧时间阅读,每期军队学员中的大部分同志都完成了通读一遍的要求。在联系实际方面,学员们各有侧重。这里说说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情。

第二期读书班举办期间,《内部参考》上连续刊登了广州黄埔等港口在装卸工人中间实行计件工资制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长期积压的货物得以装运,避免了外国船主巨额罚款的报道。部队学员和绝大多数地方学员表示赞成这种办法,认为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但地方学员中有少数人认为这是搞“物质刺激”,会腐蚀工人的思想,不应提倡。

双方各抒己见,相持不下。我虽然没有资格参加学员的讨论,但思想上倾向于多数人的意见,并试图从《毛选》第五卷清样本中查找有关论述,以寻求理论依据。

然而,全书中提到“劳动生产率”、“工资福利”、“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的论述有10余处,但都是“福利不可不谋,不可多谋,不谋不行”,“工资大体平均,略有差别就是了”,“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这样的论述,没有在劳动分配方面找到直接的答案。

1973年12月25日,***到读书班向各组召集人传达***在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时的讲话时,对黄埔港等单位试行的计件工资制度公开予以否定,并扣上“促退派”的大帽子。他说:“革命还在继续,现在实际上还是两派,一个促进派,一个促退派,有的人对恢复旧的关、卡、压很感兴趣,交通部最近搞计件工资、加班费……”听了***的这番说教以后,原来对计件工资制持赞成态度的同志十分沮丧,不再吭气了。

在人们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参加第一期读书班办公室工作的同志讲了一个故事:一次,***看到新疆驻京办事处院内的施工人员在挖掘埋设地下管线壕沟时,每天蹲在树荫下休息的时间比干活的时间还长,工作效率很低,工程进度很慢。

他观察了几天,实在憋不住了,就把与他一起学习的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叫到现场,当着施工人员的面严厉指责这种磨洋工的行径,让***找施工单位的领导加强管理和教育,解决劳动中的懒散问题。***和倪忠福是工农业战线上的全国劳模,名气很大,施工人员都认识他们,所以乖乖地站在那里听着,谁也不敢吭声。

学员生活待遇按年龄而不按官职安排

第三期读书班迁到中央党校大院举办的决定作出后,由党校拨出两幢学员楼、一幢工作人员楼、一个食堂归读书班使用,***机关事务管理局将一个汽车队派到读书班服务。读书班的一切生活设施自成体系,由读书班办公室自行管理。

读书班第一、二期住在宾馆式的新疆驻京办事处,生活起居都有服务人员照顾,搬到党校后失去了这个条件,生活问题怎么安排成了一个新问题。因此在学员报到以前,读书班办公室召开了一次预备会议进行研究。有人提出,除学员中的中央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予以照顾外,其他级别的学员生活一律自理。

当时凡是到“中央读书班”学习的“两委”委员,都是中共十大和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上来的年轻干部;一些在革命历史上劳苦功高的老同志,如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程子华、吕正操等人,都不是第十届中央委员。

根据这一情况,中组部的领导同志觉得上述意见不合适,便提出要发扬抗大精神,学员的生活提倡自己动手,不分职务高低一律自理。据此精神,办公室研究决定,学员宿舍每栋楼只配备两名服务员,负责打扫楼内公共场所的卫生和烧茶炉,学员宿舍的卫生清扫和打开水一律自己动手;学员集体外出活动,一律乘坐大轿车,不派小车;学员伙食实行一个标准,不分大小灶,一律到食堂集体就餐,等等。

可是学员到了以后,特别是第四期老同志的数量增加以后,逐渐发现原来的规定不完全符合实际,于是我与行政组的同志研究,并经办公室会议讨论同意,将原来的规定作了一些调整。

调整以后,多数学员表示赞成,但也受到少数人的非议。尽管如此,我们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去。这些调整包括:

一是帮助年老体弱的学员打扫宿舍卫生和打开水。公务班长是位年龄较大的女同志,工作积极,热情负责。在研究照顾老同志问题时,她认为“非常应该”,并积极做公务班人员的思想工作,在不增加人手的情况下,承担起照顾老同志的任务。

二是在乘车方面给老同志提供方便。学员集体外出时,老同志乘坐小轿车,年轻人一律乘坐大轿车。对此个别学员风言风语,散布不满情绪。为了减小阻力,我们确定车队行进时,大轿车排在前头,小轿车随后,避免小车开得快把大车丢掉而引来大的风波。节假日学员外出,老同志一般单独派车接送,年轻人则采取拼车或坐班车的办法解决。

三是在伙食上对老同志适当作些照顾。老同志中多数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方面的疾病,我提出建议经办公室会议讨论同意,由医生根据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与食堂研究另订食谱,设置“病号餐”。那时食用植物油供应有限,饭菜大都使用动物油烹炒,对“三高”患者极为不利。食堂设法调剂,“病号餐”尽量用植物油。

四是为在北京没有家的老同志解决会见亲属的问题。读书班学员每人都发有大量绝密级的中央内部参阅期刊、资料,学员宿舍内又没有保险柜,为防止文件遗失和泄密,采取了对整个学员楼封闭式管理的办法,由北京卫戍区的警卫部队守卫楼门,除住在本楼的学员和读书班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禁止入内。

这样一来,学员会客就成了问题。一般客人来了,学员可到党校大门口的传达室会见,但是在北京没有家的老同志,星期日子女们来探亲,总不能让他们在传达室呆一天吧。

怎么办呢?经研究决定,每逢双周休息日(读书班每期都实行两周休息一天的制度),把工作人员楼内的会议室、办公室、值班室腾出来,打扫干净,打好开水,供老同志会见亲属时使用。从四川“大三线”回北京学习的程子华,每逢休息日就是用这种方法与子女团聚的。多年以后,他的女儿程冀中仍然记忆犹新,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