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激素的副作用有什么危害 其8种不良反应须知道

2019-05-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激素.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

激素。希腊文原意为“奋起活动”,它对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性别、性欲和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就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传递方式

主要有:

①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

②旁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通过扩散到达邻近的靶细胞;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运送到所连接的组织,或从神经末梢释放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至靶细胞;

④自分泌,激素被分泌入细胞外液后,又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相对禁忌症

感染、高血压危象、严重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伴出血、青光眼、糖尿病等。

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剂量、疗程有关。

小剂量(如强的松≤7.5~10mg/日)一般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是大剂量、长疗程导致副作用增加。此外还与肝肾功能、年龄等有关。

常见不良反应:

①免疫系统:增加感染机会,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性下降等。

②肌肉骨骼系统:骨质疏松易于骨折,无菌性骨坏死、肌病等。

③胃肠道:消化性溃疡、胰腺炎等。

④心血管系统:高血压、水钠潴留、加速粥样硬化等。

⑤皮肤:痤疮、紫纹、多毛、皮肤变脆等。

⑥神经精神方面:神志改变、情绪波动、行为异常、失眠等。

⑦眼部:白内障、青光眼等。

⑧内分泌和代谢方面:糖耐量下降、糖尿病、体重增加、高脂血症、肥胖、生长发育迟滞、伤口不易愈合、肌肉萎缩、低钾血症、乏力、月经紊乱和急性肾上腺危象等。

副作用及防治

并发或加重感染

多见于体质较弱者。通常使用强的松超过20mg/日,就有增加感染的可能。常见的病原菌包括细菌、病毒(水痘带状疮疹)、真菌及原虫(疟疾、阿米巴)等。一旦有感染的迹象,应及时选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加以控制。要注意,在并发感染时勿骤减激素,待病情控制后才能逐步减量,以防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足。

药源性肾上腺皮质亢进症

如向心性肥胖、满月脸、痤疮、多毛、乏力、易感染、低血钾、浮肿、高血压、血糖升高、糖尿等。其中有些危害较大且常见者,应予对症处理,如浮肿者可用利尿剂,高血压明显者应予降压治疗,低钾血症者可适当补充钾盐等。血糖增高或糖尿者,如无发生酮症酸中毒,通常不需停用激素,可根据病情控制饮食或注射胰岛素。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主要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激素患者。据统计,接受强的松总剂量>1000mg,约80%患者可出现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期妇女和小儿更为多见。所以,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常规补钙或维生素D。

诱发溃疡或使原有者恶化

大剂量长疗程使用GC时,较易导致胃粘膜损伤,诱发溃疡,对原有溃疡者,可致穿孔,出血,后果严重,应及早防治,可在服用激素的同时加服胃粘膜保护剂。对原有溃疡者,应在病情控制后才能使用激素。

无菌性骨坏死

据统计,接受大剂量激素治疗者,约5%的患者于1个月至数年内发生无菌性骨坏死,最多见于股骨头部,其次是髋、肩、膝、腕骨等处。骨坏死早期常不易被发现,因此对使用大剂量长疗程患者应定期作骨核素扫描或X线摄片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抑制生长发育

见于小儿长期应用激素者,因激素有对抗生长激素之作用,并引起蛋白质负平衡。

神经精神症状

可引起激动、失眠,个别可诱发精神病,可适当使用安定 等 镇静药 。

其它

长期应用激素还可诱发白内障、青光眼、伤口愈合不良、血栓形成和栓塞、月经失调、多汗、高脂血症、肌病等, 可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使用及害处

激素的使用

激素可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在短时间内可以缓解病情,但有可能使患者上瘾,对激素产生依赖性,所以有很多人称激素为魔鬼。但是激素可以在病痛初发期发生有效的作用。鉴于此种情形,患者应该仔细权衡用或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