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胆息肉最佳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论治疗法

2019-01-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胆息肉 胆息肉,即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中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 病因病理 西医认识 胆息肉的分类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从发病机理上专家经多年来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从近千例的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观察发现K-RAS基因,终于总结出各种类型息肉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正常

胆息肉

胆息肉,即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样病变是泛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所有非结石性病变总称。在中国,随着b超技术的广泛普及,胆囊息肉样病变检出率越来越高,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手术时机选择得到广泛的研究。如胆囊息肉大于1厘米时,最好先行手术治疗,以杜绝癌症的发生。

病因病理

西医认识

胆息肉的分类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从发病机理上专家经多年来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现代生物分子学理论,从近千例的患者体液分析观察及b超引导下,经观察发现K-RAS基因,终于总结出各种类型息肉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正常人体胆细胞内也存在一种K-RAS和一种(G-RAS)抑息基因,又称多肽链合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而在大量 低下。这种致息与抑息的活性处于不平衡状态,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机体的淋巴C、单核吞噬C等免疫细胞对致息基因的监控能力下降,再加上胆囊炎及胆固醇代谢异常的诱因条件下,改变胆囊内环境稳定(K-RAS)致息基因活性进一步增强与胆囊壁细胞中某些基因片断后结合,形成基因突变,使胆囊壁细胞发生一种异常增生现象,并向胆囊腔内生长突出赘生物,称之胆囊息肉共形成过程见图:根据胆囊息肉病理特征,将息肉分成五种类型,胆固醇性占50%,胆囊炎性占20%,腺瘤性占10%,腺肌瘤性占8%,混合性息肉占17%。

中医认识

中医认为胆息肉的发病,因于情志失调(压抑、抑郁、易怒)饮食所伤(过量饮食肥甘厚腻、过量饮酒)劳逸过度(劳累、劳神过度、安逸过度)感觉外邪(暑湿、风寒)等所致。

肝胆疏泻失职、气机阻滞、血行不畅、湿热蕴结、胆汁泌排不利、瘀血内停、日久形成症瘕、积聚之症。虚实夹杂。治疗时,宜辩明标本,分清虚实。

临床表现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西医治疗

胆囊息肉的最佳治疗是通过手术进行摘除胆囊腺瘤(≥10毫米)。问题是,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病变部位发现多数是非肿瘤(nonneoplastic)类型。一般,在病灶≥10毫米时,病人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建议进行了切除手术。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癌变的机会。大部分胆固醇和炎症息肉是10毫米左右,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息肉也有可能进步生长,比如到≥12毫米,手术的风险也会增加。但是对于治疗手段,还是得按照实际的病症和发展情况来确定,在治疗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低风险性。

中医辨证论治疗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治疗,宜辩明标本,分清虚实。①肝胆气滞型②肝胆湿热型③血瘀内阻型④肝肾阴虚型。

肝胆气滞型

症状:右胁隐痛或胀痛、走窜不定、时作时止、时轻时重、脘腹胀满、性郁抑郁或易怒、口苦、恶心、胸闷、喜叹息、嗳气、舌苔薄白、脉沉弦。

辨析:本症由情志不调引起,肝失通达、肝胆失疏、肝胆郁阻、右肋隐痛、气结肋下、反复发作、气属无形、聚散无常、疼痛游走不定。气郁不舒,则性情抑郁、易怒。胆郁不通,故见口苦。肝胆气郁又犯脾胃、胃失受纳、脾失运化、脾胃升降失常,故见少食、恶心、嗳气、腹胀等。

治则:疏肝利胆、行气解郁、健脾和胃、软坚散结。

肝胆湿热型

症状:右上腹或剑突下,胀痛明显,腹满而拒按,口苦、咽干、恶心、呕吐、少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胸脘痞闷、发热畏寒、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滑而数。

辨析:本症由湿热内蕴,肝胆失于疏泄、肝郁气滞,而见右上腹或剑突下疼痛,胆汁不循肠道、胆汁外溢,则可出现身黄、小便黄及口苦,湿热蕴结于脾胃,故脾胃失于运化、胃气上逆,则见恶心、呕吐;水湿不行,则见腹部痛满、胸脘痞闷。热伤津液,阴液亏耗,则见咽干,便秘等。

法则:清热化湿、利胆通腑、活血化瘀、软坚散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