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羯罗死因 印度教徒商羯罗辟佛与法称辩论落败投河自尽因缘录

2017-07-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国王问他是谁.答: 具智慧者大域龙,月官之说最清净, 诗出毗罗精韵学,胜超十万舍我谁? 国王问:"你是不是法称." 答:"在世上这样命名." 这个国王建立许多寺庙,法称住在这里,著七部量论. 以后在国王的阙观上写上赞文: 设若彼法称,说法日西没, 诸法眠或亡,非法此方兴.在那里长时期弘扬佛教,此地出现了约一万个比丘,设置法产约五十处. 之后来到边地瞿耆罗他,在那里也使婆罗门与外道多人入于佛教,建立乔答补梨佛寺.此地外道极多,他们在阿阇梨的住处放火.火从四面烧来,由于

国王问他是谁。答: 具智慧者大域龙,月官之说最清净, 诗出毗罗精韵学,胜超十万舍我谁? 国王问:“你是不是法称。” 答:“在世上这样命名。” 这个国王建立许多寺庙,法称住在这里,著七部量论。 以后在国王的阙观上写上赞文: 设若彼法称,说法日西没, 诸法眠或亡,非法此方兴。

在那里长时期弘扬佛教,此地出现了约一万个比丘,设置法产约五十处。 之后来到边地瞿耆罗他,在那里也使婆罗门与外道多人入于佛教,建立乔答补梨佛寺。

此地外道极多,他们在阿阇梨的住处放火。火从四面烧来,由于随念主尊与秘密真言,走向天空之路,来到离此地约一由旬此国王宫附近,众人无不惊异。现今所传的《八十成道者赞》虽然不宜认为完全可靠,但所说的“消灭诤辩行虚空”,显然是依据这个传说。

那时商羯罗阿阇梨耶再度投生,智力比前生更为锐利,精通辩论,天神全身露于瓶上。到十五六岁时,打算与吉祥法称辩论,来到婆罗奈斯告知摩诃斯耶尼王。并公告各地。

于是从南方把阿阇梨请来,婆罗门人众约五千人与国王等无量人众又集合起来,如前以教为誓,辩论中惨遭摧破,又如前阻止,但仍然投恒河而死。此际众多婆罗门如理地看到自己的教义被破,因而有很多人出家,很多人作了居士。

那时婆罗门毗底耶僧诃、提婆毗底耶迦罗和提婆僧诃即婆罗门的三大阿阇梨从迦湿弥罗来到吉祥法称之前,以正直心广事研讨宗义,法称也教以正智。他们对内道大为敬信,受取皈依和五学处,听闻宗义。特别是听了七部量论,极其精通以后,回到北方迦湿弥罗国,弘传法称派的辩论法,同时传说第二人在婆罗奈斯久住。

复又来到南方一带,在佛教尚未弘传和已衰落的各地,以辩论消灭敌法的逆缘。通过法门收服国王和臣子等人,畅通无阻地发展僧伽和法产。

阿阇梨本人所建立的寺庙也有一百左右,策励他人建立的不计其数。由于这位阿阇梨所策励而归人佛教的比丘和优婆塞以上总计据说接近十万人,但是又据称大部分是交付与其他亲教师和轨范师,与他有教法联系的弟子虽然遍满大地,然而随侍于后的不超过五个人。

到了晚年,以前的商羯罗阿阇梨耶投生为后跋咤阿阇梨耶之子,智力比以前更大,自己的天神来到面前,亲教智理,有时进入他身中诠说前所未有的智理。年达十二岁时就要和吉祥法称辩论。

婆罗门们说:“请暂且同别人辩论。决定可以胜利。法称难以击败。”但他说:“若不能战胜此人,得不到辩论的名声。”于是来到南方一带。约定谁要是胜利,对方就归入他的教中。吉祥法称胜利,他就归入佛教。

据说就在南方一带住于婆罗门优婆塞行,供养佛教。他所建立的佛寺现在还存在。 之后,寿命将尽时,在羯夜伽国建立寺庙,使很多人众归入正法后入灭,由同梵行的人们在尸林中焚烧遗体,因而七日之间,降大花雨,妙者乐声遍满十方。

遗体围聚成为类似宝石的石块,毫无骸骨的迹相,到现在还设宴供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一】法称论师简介 法称,梵名Dharmakirti。西元六七世纪之瑜伽行派论师,亦为着名之因明学者。

生于南印度睹梨摩罗耶国(梵Trimalaya),婆罗门种出身。少有才俊,早年修习婆罗门教及外道诸学,达十八年之久,后学佛法始皈佛教为优婆塞。至摩揭陀国从陈那之弟子护法出家修学,未久又依止陈那之另一弟子自在军(梵Isvarasena,音译伊湿伐逻羡那),钻研陈那之‘集量论’,为之作注,即因明名著‘释量论’,学识堪匹陈那。

又就金刚阿阇梨受灌顶,游历诸方,弘法宣化。

晚年入羯陵伽国建立伽蓝,入寂于该地。 法称论师生于印度佛教渐衰之时,力挽教势,特以因明著称,影响后世甚钜。藏传佛教大藏经丹珠尔(论藏)中,收录有其所撰著之释量论、量决择、正理一滴、因一滴、相属观察并自注、诤正理、他相继成就(以上七书,世称因明七论)、本生广疏、佛涅槃赞、吉祥金刚荼迦常爱赞等。

此外,另着有大乘集菩萨学论、金刚针论,两书皆有汉译本。其‘释量论略解’于1984年有法尊法师编译本出版。

【附二】圆智补述:神佛差别关键谈 关于大梵上帝与如来藏佛性,虽然彼此皆有本来清净无所不在之说,但这两者实际是存在本质差别的。这就是生灭造作行为的有无问题。如果稍有生灭造作,譬如大梵与上帝的造物行为,那就只能是生灭心。绝无生灭造作,本来无为涅盘,才是真正不生不灭、究竟圆满的佛性。其差别关键就在于此。 (圆智行者陶贵堂2014年11月4日辑录编撰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