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饮食篇—家常菜巧搭配,成餐桌上的补钙高手

2018-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提到补钙,大多人想到的是牛奶或钙片,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家常菜也是补钙高手.或许这些食材的含钙量并不是最高的,但"一个好汉三个帮",钙能否被人体顺利吸收也需要其他营养素的帮忙.这些家常菜正是因为搭配科学,才得以发挥很好的补钙效果. 豆腐炖鱼: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钙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还要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需要提醒的是,选豆腐时要选含钙量较高的南豆腐或北豆腐. i

提到补钙,大多人想到的是牛奶或钙片,很少有人知道一些家常菜也是补钙高手。或许这些食材的含钙量并不是最高的,但“一个好汉三个帮”,钙能否被人体顺利吸收也需要其他营养素的帮忙。这些家常菜正是因为搭配科学,才得以发挥很好的补钙效果。

豆腐炖鱼:

豆腐是大家熟知的高钙食物,只要吃200克北豆腐,就可以满足一日钙需要量的1/3,比喝半斤奶还要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豆腐炖鱼,不仅味道鲜美,更是补钙健骨的绝配。需要提醒的是,选豆腐时要选含钙量较高的南豆腐或北豆腐。

豆腐软滑、入口即化的口感让人爱不释口,素有美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力气等功效。从营养成分看,豆腐的蛋白质含量高且质量好,是植物蛋白中的佼佼者,还含有丰富的钙、钾等矿物质。而鱼肉肉质细嫩鲜美,维生素D、维生素A、铁、钙等营养素含量丰富,有很好的养肝补血、补钙、润肤养发等功效。

在炖鱼时加块豆腐,两者有很好的蛋白质互补作用,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较少,而鱼类体内这种氨基酸含量非常丰富,鱼肉苯丙氨酸含量比较少,而豆腐中则含量较高。这样两者混合食用,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提高营养价值。更重要的是,豆腐含钙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补钙效果更佳。

豆腐炖鱼最好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如鲈鱼等。豆腐的软化可口加上鱼肉味美肉嫩,味道鲜美不油腻。豆腐炖鱼无需太多油盐,应保留鱼和豆腐本身的鲜美口味。豆腐炖鱼有荤有素,干稀搭配,不愧为冬季餐桌上的一道好菜,特别适合中老年人、青少年和孕妇食用。

芝麻酱拌菠菜:

芝麻酱是钙的“宝库”,每100克含钙870毫克,高于豆类和蔬菜。而菠菜中富含的维生素K是骨钙的形成要素,如果在补充钙的同时增加维生素K,可以大大提高补钙的效果,促进钙沉积在骨骼当中。芝麻酱拌菠菜,香而不腻,是完美的补钙凉菜。

在各种调味品中,芝麻酱的“变身”本领无疑最大——遇盐变咸,遇糖变甜,单吃也很香,用“入口绵,到口光,嚼后香,吃后想”来形容毫不为过。但近年来,它却背上了“高油脂、高热量”的罪名,让许多人避之唯恐不及。其实,芝麻酱具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

芝麻酱确实具有含油脂多,热量高的缺点,但其营养价值也不容忽视。芝麻酱的钙含量却远比豆类和蔬菜高,仅次于虾米和虾皮。吃10克芝麻酱相当于吃30克豆腐或140克的大白菜所含的钙。吃点芝麻酱,具有一定的补钙功效,尤其是孩子,经常食用对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

普通人吃芝麻酱,一天控制在两勺即10克左右为佳。由于芝麻酱脂肪含量较高,想减肥的人或肥胖者最好少吃。对冠心病、血脂高的人来说,在食用芝麻酱的同时,可以少吃一点植物油或油类食物。麻酱拌菠菜,加上菠菜的保健功效,很适合高血压、糖尿病人食用。

醋溜小油菜:

不少绿叶菜在补钙效果上并不逊色,其中小油菜的钙含量超过同样重量的牛奶。而醋有利于钙从不溶状态变成可溶状态,促进钙的吸收利用。此外,小油菜中还含有大量有助于钙吸收的矿物质和维生素K。

黄豆炖猪蹄:

黄豆钙含量丰富,猪蹄中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可以作为钙沉积的骨架,从而更有利于黄豆中钙的吸收。需要提醒的是,猪蹄中饱和脂肪含量较高,不宜常吃。

猪蹄:猪蹄对于经常四肢疲乏,腿部抽筋、麻木,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及缺血性脑病患者一定辅助疗效,它还有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减缓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的速度。适宜血虚者食用;适宜年老体弱者食用;适宜产后缺奶者食用;适宜腰脚软弱无力者食用;适宜痈疽疮毒久溃不敛者食用。黄豆:其中的大豆蛋白质和豆固醇能时显地改善和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大豆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猪蹄+黄豆:黄豆膳食纤维中的醛糖酸残基可与猪蹄中的矿物质合成螯合物而干扰或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青椒炒鸡蛋:

鸡蛋含有优质蛋白,其钙含量也较高,而青椒中富含维生素C,两者一块炒,不但色泽美观,还能提高钙的吸收率。

紫菜腐竹汤:

钙与镁就像一对双胞胎,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当钙与镁的比例为2∶1时,最利于钙的吸收利用。腐竹是富含钙的豆制品之一,而紫菜被称为“镁元素的宝库”,两者一起煲汤,可谓补钙健骨的完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