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药用方法

2018-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蛤蚧 一.采集捕捉 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捕捉方法如下: ⑴光照:在晚间7-10点钟,乘蛤蚧出外觅食时,用灯火照射,蛤蚧见光立即不动,即

蛤蚧

一、采集捕捉

一般在5~9月间捕捉,主要捕捉方法如下:

⑴光照:在晚间7~10点钟,乘蛤蚧出外觅食时,用灯火照射,蛤蚧见光立即不动,即可捕捉。

⑵引触:用小竹竿扎紧,伸向石缝或大树间洞中引触,乘其来咬,迅速拉出(因蛤蚧咬物不放),放笼中,

⑶针刺:在竹竿头上扎一铁针,趁蛤蚧夜出刺之。

一般的加工方法是将捕来的蛤蚧,用刀破开腹部,取出内脏,将血液抹干,不可水洗,再用细竹片撑之,使蛤蚧身体及四肢顺直,然后用温火烤干,将大小相同的两只合成一对,扎好即成。

二、药材性状

该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11cm,尾长6~10cm。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颚的边缘,无异型大齿。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颏鳞)21片。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或灰绿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及两侧肋骨突起。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蹼迹,足趾底有吸盘。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气腥,味微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