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毒虫叮咬后症状图片 几种常见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

2018-08-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每逢夏季,温度升高,各种毒虫也相应增多,加之此时衣着单薄,肢体在外暴露,极易被毒虫咬伤. 一般说来,毒虫咬后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使水肿,也多在1-3天内自行消失.关键问题是,如皮肤破损,细菌入侵,则可能发生局部炎症,继而感染,出现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 毒虫咬伤,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如为蚊虫叮咬,局部外搽10%氨水溶液.风油精.清凉油等,每日数次.若为蜂蛰伤,可先取出蜂剌,再涂以75%酒精,或可就地取材,用鲜蒲公英折断取白色浆汁,外擦患处,连续数次:或在鲜马齿苋.野菊花.鲜夏枯草.鲜青蒿等中任选

每逢夏季,温度升高,各种毒虫也相应增多,加之此时衣着单薄,肢体在外暴露,极易被毒虫咬伤。

一般说来,毒虫咬后多无发热等全身症状,即使水肿,也多在1~3天内自行消失。关键问题是,如皮肤破损,细菌入侵,则可能发生局部炎症,继而感染,出现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

毒虫咬伤,应以局部治疗为主,如为蚊虫叮咬,局部外搽10%氨水溶液、风油精、清凉油等,每日数次。若为蜂蛰伤,可先取出蜂剌,再涂以75%酒精,或可就地取材,用鲜蒲公英折断取白色浆汁,外擦患处,连续数次;或在鲜马齿苋、野菊花、鲜夏枯草、鲜青蒿等中任选一种,捣烂如泥后敷患处。如系蝎子蛰伤,可用新鲜瓜蒌根捣烂后敷患处,每日一次;大蜗牛一只,加酒或米醋,共同捣烂如泥,敷患处,每日1~2次,等等。如皮肤有感染者,宜用抗菌素治疗,若中毒特别严重,应到医院就诊。

一、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叮咬部位的鲜红斑、肿胀,伴有轻重不等的疼痛、麻木、瘙痒。

2.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全身症状,表现为全身泛发的红斑、风团。严重时可有头晕、恶心、胸闷等,甚至休克症状。

二、诊断

1.毒虫叮咬及接触史。

2.叮咬部位的咬痕、毒刺等。

3.局部和全身症状。

蜂蛰伤的治疗

1. 如有毒刺,应拔除。

2. 局部冷湿敷。

3. 外用抗生素类药膏、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4. 可口服抗组胺药如皿治林、开瑞坦等。疼痛剧烈时,可口服止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5. 少数情况下,会出现全身红斑、风团及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可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针剂。有休克表现时,按过敏性休克治疗。

蜈蚣蛰伤

蛰伤处可以表现为两个出血点或瘀点,故有时与毒蛇咬伤的牙痕不易区别。需结合叮咬的情况、症状的轻重程度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来鉴别。治疗如下:

1. 局部肥皂水、碱性水冲洗,以中和酸性毒液。外用消炎药水或药膏如百多邦。

2.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3. 可口服抗组胺药如皿治林、开瑞坦等。疼痛剧烈时,可口服止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4. 局部红肿厉害,有淋巴管炎及全身症状时,及时就诊,予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针剂。

蜘蛛蛰伤

临床上许多患者是在穿衣服时,被藏在衣服或裤子里的蜘蛛咬伤。

部分病人的局部症状较重,典型的表现为以咬伤部位为中心的血疱、坏死和局部软组织肿胀、硬化,周围为边界清楚的大片鲜红斑。有时出现全身泛发的红斑。治疗如下:

1. 局部肥皂水、碱性水冲洗,以中和酸性毒液。外用消炎药水或抗生素药膏如百多邦。

2. 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3. 可口服抗组胺药如皿治林、开瑞坦等。疼痛剧烈时,可口服止痛药如消炎痛、芬必得等。

4. 局部红肿厉害,有淋巴管炎及全身症状时,及时就诊,予系统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甲强龙针剂。

5. 局部有坏死、溃疡及化脓感染时,可局部换药,加用抗生素及活血化瘀药物。局部的肿胀、硬化逐渐软化和吸收的,不需要外科治疗。如最终无法自行吸收和消退的,需要切开引流,甚至切除加植皮。

6. 目前国内缺乏蜘蛛抗毒血清。

蜱虫叮咬

临床上见到的蜱虫咬伤绝大部分只有局部症状,只需要局部处理。

少数情况下,由于其虫体可携带病毒、细菌、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可引起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如下:

1. 很多情况下,蜱虫叮咬在皮肤后附着很牢靠,不易去除。在虫体周围厚涂石蜡油、凡士林等。尽量避免强行拔除虫体。

2. 伤口处外用消炎药水或抗生素药膏。

3. 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时及时就诊。

隐翅虫皮炎

虫体含强酸性毒液,停在皮肤被打死后,强酸性毒液在局部皮肤引起明显的刺激性皮炎,表现局部红肿,上有多个密集的小脓疱,常呈片状和条纹状。

1. 局部肥皂水、碱性水冲洗,以中和酸性毒液。外用消炎药水或抗生素药膏。

2. 局部碱性溶液、生理盐水湿敷。

3. 口服抗组胺药,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4. 严重时,予系统用糖皮质激素。

总的来说,大部分毒虫叮咬、虫咬皮炎的症状是轻的,不需要恐慌,只需要局部处理。少数情况下,局部症状严重,以及有全身症状时,需要重视,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