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一切微博褪去所有唱功,何洁用一首《以爱回向》将自己“彻底打回原形”,是回归还是重生?

2018-10-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次转向,又会往哪里转,可会有终点?这可能是人生中最捉摸不定的命题,决定它的,往往都不是你正奔着的方向,而更多是你来时的路. 譬如今天的何洁,会唱

一生中要经历多少次转向,又会往哪里转,可会有终点?这可能是人生中最捉摸不定的命题,决定它的,往往都不是你正奔着的方向,而更多是你来时的路。

譬如今天的何洁,会唱起这样一首《以爱回向》。

猛一听这首《以爱回向》,竟有些不敢相认的感觉:这大概是我印象中她所唱过的最朴素深沉也最宁静幽远的歌曲,而大多数人更为熟知的那个何洁,从来都是敢想敢做时髦活泼的性情女子,更多时候都是炸炸乎乎大大咧咧的,说爆烈应当都不为过。尽管她也不止一次的演唱过抒情安静的歌曲,但都不曾像这一次唱《以爱回向》,她简直是收起了全身的锋芒,将曾经张扬的四肢和声带都蜷缩进了一方小小的心灵的暗室,整首歌没有一处高音,几乎都只是在用鼻音和弱声轻柔地哼唱,其轻其弱仿若暗室里一簇微微摇曳的烛火,风一吹就要熄灭。

诧异吧?

只是细细地回想下来,便就觉得,其实也没什么奇怪了——这样的演唱风格,不正是何洁最初吸引到人的地方么?

将时间推回到2005年6月10号,第二届超级女声赛成都赛区20进10的比赛现场,当时才19岁的何洁唱了一首《寂寞保龄球》,作为一直在关注这个比赛的专业音乐记者,在她演唱这首歌之前,我根本没注意到成都赛区还有这样一个选手,而这首歌这后,我开始四下向人推荐这个选手,后来我跟周围很多同行的朋友交流起何洁时,一致认为这个姑娘最吸引到我们的地方,就在她在这首歌主歌部分鼻音哼唱的方式,而相对在副歌部分转向炸裂的冲击式演唱,她在前面部分对气息和情绪的精准控制,相对于她19岁的年龄,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

只是对于竞赛性质的舞台,对于综艺性质的节目,当然还是炸裂冲击式的演唱更能令各方皆大欢喜,《寂寞保龄球》令何洁倍受各方肯定之后,她的强力能量,她的活泼热烈,她的豪爽率直的部分便轻而易举地被放大延展,直接延展成她接下来很多很多年主要的从艺方向,既包括演唱的,也包括为人的。19岁的女孩,还没有做好准备,便与同样没做好的准备的内地偶像事业一下子冲到了行业的顶峰,高处不胜寒啊,随之而来的轰轰烈烈与马不停蹄,让她们也几乎没有可能再回到起点踏实地补好准备了,只能顺着所谓潮流与成功的模式为方向,无知无畏地往前冲。

去年的《金曲捞》播出后,我曾和节目的音乐总监,也是国内首个定位音乐制作人刘洲讨论过何洁,他说,何洁是个歌唱的好手,但可惜的是,一直没有唱对歌,很大的原因应当在于,她从前决定不了自己要唱什么,而那些决定了她唱什么的人,也未必真正懂得她该唱什么,所以一直被带偏了,现在她自己做自己的主了,也慢慢找到回自己真正该唱的路子了。这番话,我深以为然。

如此,《以爱回向》,也算得是终点又回到起点的一次演唱方式的回向了吧。

但也不尽然。

歌唱方式的选择,与歌手自身的演唱能力,在行业中的经验阅历,以及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和思想领悟能力,甚至是制作人的设计要求都有关系,而对于一个具有专业素质的歌手而言,它应该更与作品本身的主题意境有关。

《以爱回向》当然与13年前的《寂寞保龄球》不同,它是一首纯白描式的作品,通篇都是冷僻而冷静的文字,缄默而落寞的画面,如此的晦暗而深邃,如此的超脱与释然,这些都是从前的何洁很少会唱到的东西。

学院派出身的刘胡轶,他的作曲风格向来都是以深沉唯美的路线为多,有很强的人文气息,《以爱回向》这首歌,本就来自一首古典风格的俄罗斯DEMO,交到刘胡轶手里,更是走了极简的风格,没有大的情绪起落和复杂的层次结构。

火星电台黄少峰写的歌词,也是画面清寥而抽象,全是各种碎片化的意象跳进跳出,而每种意象都是点到为止的寥寥数笔,这也决定了歌手在演唱时的情绪不会在明显的逻辑化的层次推进,全靠歌手自己把握住一种整体的情绪来成为串联起这些词意碎片的逻辑。

这样的作品,要求的是一个极简,极淡却又必须极稳的何洁。

而何洁真的做到了。

这考验的就不仅仅只是歌手演唱技能技巧的问题了,而需要更高的审美意识与思想领悟能力,它更与一个歌手自身的成熟度有关。

首先是业务上的成熟度。艺术行业常有一句话:最简亦是最难,less is more.面对如此简略的曲式结构,歌手如何将自己的浑身武艺化繁为简,用近乎稀释的声音质感去消解那种心如死灰的落寞,如涓涓细流般导向醍醐贯顶的释然,这得要求何洁有多强的内敛功力,若不是歌唱技术成熟到一定地步,面对这样一首表达爱之复杂纠结主题的作品,是很难把演唱的音量和能量收的恰到好处的。

然后是心性和审美的成熟度。技术层面的整体要求和细节把握,还会有制作人进行规划和把关,但能否真正唱到深入到位,还是得看歌手自身对作品的认知和领悟程度,能否真正get到作品要传达的精神内核,最重要的是,歌手得自己自然而坦然地接受:这样唱是对的,这样唱是美的。已经32岁的何洁,应该是也到了能够领悟到唱歌并非只是靠声音来唱的年龄了,已经出过四张完整专辑,两张EP,加上各种影视插曲单品个人单曲前前后后唱了差不多80首歌的何洁,也无须再向谁证明自己能不能唱有多能唱了,应当也明白歌手们经历过用嗓子唱歌,用心唱歌,用脑子唱歌,拼到最后,最难和最美的,都得是用心性和审美唱歌,无招胜有招,方为至境。

当何洁成熟到可以放下一切,于是,便唱到了可能是她从艺以来最高级的一首作品。

当然这样的成熟表现,来自于机会,也更多来自于自身的历炼,无论是职业生涯中的,还是个人生活上的。

这机会应该要感谢《以爱回向》的制作人火星电台,国内最有气质和格调的乐队之一。《以爱回向》是在继《亲爱的游戏》、《现在到永远》之后,今年火星电台和何洁合作连发的第三张单曲。

把这三首单曲按顺序依次听下来,能感觉到一个明显的逻辑轨迹:《亲爱的游戏》基本上还是在让何洁唱当下众人皆知的那个何洁,只是让她唱的更时髦更轻松,接下来,用一首原超载乐队的作品《现在到永远》,用打碎原作的方式顺便打碎原来的何洁,试着刺激出她改变与突破的姿势,到了《以爱回向》,便是破茧而出的重生了。

火星电台最迷人的地方,在于他们热衷于用气质来做歌手,用时髦但不张扬的手法,带着歌手玩一种冷调却高级的味道,从前的何洁,最缺的可能就是这样的机会,这样的味道,而她的潜质里其实是有这些东西的,只是没有多少人相信她其实是有的,没有多少人愿意或舍得将何洁身上那些炸眼的爆款的东西全掉扯下来,全身只剩下黑白二色,而火星电台做到了。

但最主要的,还得是何洁自己舍得也愿意将自己身上的这些玩意儿全扯下来。最终她竟然真的做到了,这既与她的意愿有关,也更与她的经历有关。

“她摔断了她的脊背/摔碎了赞美”

《以爱回向》的开篇,一上来即道尽了何洁这13年从艺生涯的全部——诚然,在内地新世纪后出道的艺人当中,何洁大概要算是经历摔打最多争议最多的之一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句,最终激起了何洁想要彻底打碎自己告别过去的意识,反正在《以爱回向》发布之前,何洁清空了自己的全部微博,以及微博文字背后的各种是非过往。

令何洁饱受摔打与非议的,不仅仅只有事业发展上的种种风雨,也包括感情道路上的道道磕绊。《以爱回向》却正是一首讲述爱,讲爱的双方,讲爱的两面的歌曲,歌词中用两个在爱中失落的形象,一位在梦想中跌倒、站起、跌倒的女人、一位在现实里无明将尽却不自省的男人,来试图解析“有情人有始无终”的因果去向。这也都太容易令人联想起现实经历中的何洁。

人一生中无法突破自我,往往总在于或过于沉溺或不敢正视自我深处的那个梦魇,《以爱回向》一上来就把何洁的人生梦魇直推到所有人无法忽视的故事焦点。

这首歌的原曲DEMO原来是一首特别古典的曲子,带有俄罗斯树林荒阔忧伤的气息,火星电台更是以70年代Fender Rhodes电钢琴的丰富复古音色,重新揉和打造歌曲中分明的空间感,令这个梦魇更像回荡在荒芜空旷里的幽灵。何洁用极轻极净的声音,挑破这困扰了她如是多年的梦魇,

“就在她决定起身重来的那一回/人们把那束鲜花凋落成同情的眼泪/她说 谢谢 我还没急着赎罪”,

所谓看破才能突破,这一唱,何洁于混乱中找回平静,于平静之中找回自己的声音本色,于本色中找回自己个性中的自信与坚定,于坚定中找回爱的真正力量与方向,于是:

“她在回家的路上/长出了翅膀/他在爱人的眼中/看见了光芒”。

所以,《以爱回向》,其实也可以看作是火星电台导演何洁主演的一部关于何洁重生的影片。在介绍编曲构思时,火星电台就曾说过,“想做得听起来像是看一部电影的样子,而且是那种波澜不惊的现实主义题材。”并且还是一部黑白影片,黑的是不堪的过往,是包裹的环境,是试图和解的心魔,白的是空洞的现实,是放下的姿态,是破壳而出的光线。

而何洁真的就这样完成了这部影片。

关于她的现实主义可能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而关于她的波澜不惊,可能就大出你的意料之外了。

只是,当你暂且放下“何洁”二字,屏住心性沉住气听下来,三分钟,然后再重新想想“何洁”这个人,或许就会在疑虑中洞然若明,会在她的收的姿态中看到涅磐而生的翅膀,在她的抑的思绪里看到清醒彻悟的光芒。

这,也正是“回向”的意义所在。

(撰稿:卢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