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走召作品 网络剧制作井喷好作品寥寥无几

2017-08-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网络剧制作井喷好作品寥寥无几剧评就整个行业来看,自从视频网站从播放平台变成内容提供商以来,网络剧便呈现出井喷之势,去年的生产总量已经超过一万集,足以见到坊间强大的需求,但是真正叫好叫座的作品屈指可数.网络剧离精品化还很远<十宗罪>有原著基础,而且拥有大量粉丝,因此未播之前,粉丝们就有了很高的期待,结果招来一些批评.可以说,该剧虽然由明星担任主演,但是无奈其他方面有差距,离现象级作品还差很远.原著讲述的是四个人组成的特案组破获一个又一个离奇案件,主打惊悚加推理路线,改编之后就是面目全非.

原标题:网络剧制作井喷好作品寥寥无几

剧评

就整个行业来看,自从视频网站从播放平台变成内容提供商以来,网络剧便呈现出井喷之势,去年的生产总量已经超过一万集,足以见到坊间强大的需求,但是真正叫好叫座的作品屈指可数。

网络剧离精品化还很远

《十宗罪》有原著基础,而且拥有大量粉丝,因此未播之前,粉丝们就有了很高的期待,结果招来一些批评。可以说,该剧虽然由明星担任主演,但是无奈其他方面有差距,离现象级作品还差很远。

原著讲述的是四个人组成的特案组破获一个又一个离奇案件,主打惊悚加推理路线,改编之后就是面目全非。画龙原本是一个肌肉男,到了剧中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张翰的表演还是一向的“面瘫”,出场还是一贯的酷炫狂拽,表演不太走心,后面卧底的戏份也看不到塑造潜力。由于两个角色类型相近,有人开始拿他和张一山做对比,顿时高下立见。

另外,梁教授原本是一个坐轮椅的,曾志伟的身高也因此被调侃,本该文质彬彬,却是老油条一根;于小彤原本智商超高、憨厚老实,却浑身乡土气息,到了剧中就化身时尚人士,苏眉原本是风情万种的顶尖黑客,演员的演绎很僵硬,也难怪网友认为这次改编就是借了原著的壳,人物设置基本全改,因此不买账、太失望。

剧情应该是该剧最大的卖点,因为原著被赞誉为“中国版的《犯罪心理》”,但可惜,最终编剧智商不在线,虽然脑洞大开,却一点都不顺畅,推理没有说服力。总之,一部网络剧号称投资不小,最后做出来的却非精品,除了画质尚可这一个优点之外。

退一步说,《十宗罪》算是网络剧中槽点相对少的了,其他粗制滥造的更多,网友连瞄一眼的动力都没有。就整个行业来看,自从视频网站从播放平台变成内容提供商以来,网络剧便呈现出井喷之势,去年的生产总量已经超过一万集,足以见到坊间强大的需求,但是真正叫好叫座的作品屈指可数。

今年只有《余罪》成为大热门,大部分网络剧离精品化还很遥远,也都犯了同样的毛病,那就是制作上乏善可陈:演戏经不起推敲、逻辑不通、特效太儿戏,在最初观看图个新鲜劲以后,观众就会渐渐失去兴趣。网络剧陷入了“自我狂欢”的境地,所谓海量的点击等数据也就存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选角上,网络剧和传统电视剧都反映了国内表演人才大环境的一体两面:有实力的中生代演员人气不高,没有合适的题材可拍;有人气的新生代演员欠缺实力,频繁露脸却没有多大进步,但这一批人因为热度过高而没有档期出演网络剧。如果不能解决这样的难题,对演员需求量庞大的网络剧目前就必须由新人担纲,水准可想而知,在这一点上,网友需要给他们更多成长的时间。(曾俊)

对改编不妨多一点宽容

网剧《十宗罪》中,由张翰、曾志伟、于小彤、张雅玫所塑造的特案组带领观众一次次探案,具有鲜明性格和特点的人物引导剧情的发展成为剧集在内容上打动观众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大多数网剧不同的是,《十宗罪》在选角上考虑“明星效应”,因此摒弃了选择新人主演的业内常用手段。张翰和于小彤的加盟让角色有耍帅嫌疑,但不能否认的是也给剧作增添“吸粉”的功能。以张翰饰演的画龙为例,在剧集中他被刻画为坚毅、果敢、生猛、心思缜密并善抓案情重点的破案高人。

但《十宗罪》对在这些“可看见”的人物特点背后,植入了专属于人物的故事和特点。所以,无论是画龙展现出的恐惧,还是闪现过拿枪对准自己女友的镜头,更甚至是梁教授的一句“你如果当过5年卧底也会这样的”,都让画龙一角的过往故事更加耐人寻味。这些秘密也使得画龙这个角色更饱满,从而让剧集更加得到观众的持续关注。

但在细节方面,《十宗罪》的bug也让观众哭笑不得,“这十二只断手目测不是来自同一具尸体”的神奇推理能力,大大削弱了电视剧的严谨性。如今这个bug一夜走红网络,演员们也毫不避讳玩起自黑,让大家不由得猜测这个bug是剧方预设的槽点,目的就是引起网络关注。虽然“有骂声比没人关注要好”已经是业内心照不宣的标准,但从创作上看,槽点还是不应该设置在拉低制作水准的关键点上。

此外,网剧对原著小说做出相当大的改编,书迷不能理解的吐槽声此起彼伏,自然有“爱之深”、“期望高”的原因,特案组成员特点的改动、小说案件关键点的模糊等都让书迷表示不能接受。但是,不是所有小说都适合原封不动搬上荧屏,要把文字变成影像,就必须符合影像的标准化要求,从这个角度看,书迷对改编不妨多一点宽容——阅读过程产生的想象和视觉影像带来的观感本就是不同的,对创作多一点理解和包容,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或能促进下一季能拍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