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破伤风会死人吗 答案让人惊悚

2019-07-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会死人的.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嗜神经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有发作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40%左右.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

会死人的。破伤风系由破伤风杆菌的感染所致。破伤风杆菌属革兰阳性产芽胞性厌氧菌,广泛地散布于泥土中,粪便中亦含有该菌。单纯破伤风杆菌芽胞侵入伤口并不足以引起本病,必须要有其他细菌,或有异物如木头、玻璃等的碎片同时存在。破伤风杆菌仅孳长在厌氧伤口内,并不散播到别处,但该菌产生嗜神经外毒素可致使神经系统中毒。当毒素作用于脑干和脊髓后,由于主动肌和拮抗肌二者均收缩,因而产生特异性的肌肉痉挛。以进行性发展的肌肉强直为特征,伴有发作性加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在10~40%左右。重型患者可因喉痉挛或继发严重肺部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破伤风由脐带感染引起,病死率很高。

检查

破伤风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发现,当有肺部继发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增高,痰培养可发现相应的病原菌,伤口分泌物常常分离到需氧性化脓性细菌,亦可经厌氧培养分离出破伤风杆菌,由于破伤风的临床表现较为特异,尤其症状典型时诊断不难,故作临床诊断时不要求常规作厌氧培养和细菌学证据。

诊断

破伤风症状比较典型,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有无外伤史。凡有外伤史,不论伤口大小、深浅,如果伤后出现肌紧张、扯痛、张口困难、颈部发硬、反射亢进等,均应考虑此病的可能性。对怀疑破伤风的患者,可采用被动血凝分析测定血清中破伤风抗毒素抗体水平,抗毒素滴定度超过0.01U/ml者可排除破伤风。

治疗

目前对破伤风的认识是防重于治。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措施包括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主动免疫,正确处理伤口,以及在伤后采用被动免疫预防发病。治疗措施主要有:

1.凡能找到伤口,伤口内存留坏死组织、引流不畅者,应在抗毒血清治疗后,在良好麻醉、控制痉挛下进行伤口处理、充分引流,局部可用3%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有的伤口看上去已愈合,应仔细检查痂下有无窦道或死腔。

2.抗毒素的应用。目的是中和游离的毒素。所以只在早期有效,毒素已与神经组织结合,则难收效。分别由肌肉注射与静脉滴入。静脉滴入应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中,缓慢滴入。用药前应作皮内过敏试验。连续应用或加大剂量并无意义,且易致过敏反应和血清病。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有效,一般只用一次。

3.患者入院后,应住隔离病室,避免光、声等刺激;避免骚扰患者。据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患者的痉挛和痛苦。可供选用的药物有:10%水化氯醛,保留灌肠量;苯巴比妥钠肌肉注射;地西泮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一般每日一次。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静脉缓慢滴入,但低血容量时忌用。痉挛发作频繁不易控制者,可用硫喷妥钠缓慢静注,但要警惕发生喉头痉挛和呼吸抑制。用于已作气管切开者比较安全。但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可酌情用洛贝林、可拉明等。

4.注意防治并发症。主要并发症在呼吸道,如窒息、肺不张、肺部感染;防止发作时掉下床、骨折、咬伤舌等。对抽搐频繁、药物又不易控制的严重患者,应尽早进行气管切开,以便改善通气,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可进行人工辅助呼吸。还可利用高压氧舱辅助治疗。气管切开患者应注意作好呼吸道管理,包括气道雾化、湿化、冲洗等。要定时翻身、拍背,以利排痰,并预防压疮。必要时专人护理,防止意外;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已并发肺部感染者,根据菌种选用抗生素。

5.由于患者不断阵发痉挛,出大汗等,故每日消耗热量和水分丢失较多。因此要十分注意营养(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补充和水与电解质平衡的调整。必要时可采用中心静脉肠外营养。

6.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可选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或大剂量静脉滴注,可抑制破伤风梭菌。也可给甲硝唑,分次口服或静脉滴注,持续7~10天。如伤口有混合感染。则相应选用抗菌药物。

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

1.主动免疫

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为抗原,使人体产生抗体以达到免疫目的。采用类毒素基础免疫通常需注射三次。首次在皮下注射0.5ml,间隔4~6周再注射0.5ml,第2针后6~12个月再注射0.5ml,此三次注射称为基础注射。以后每隔5~7年皮下注射类毒素0.5ml,作为强化注射。免疫力在首次注射后10日内产生,30日后能达到有效保护的抗体浓度。

2.被动免疫

该方法适用于未接受或未完成全程主动免疫注射,而伤口污染、清创不当以及严重的开放性损伤病人。破伤风抗毒血清(TAT)是最常用的被动免疫制剂,但有抗原性可到敏。常用剂量是1500U肌注,伤口污染重或受伤超过12小时者,剂量加倍,有效作用维持10日左右。注射前应作过敏试验。TAT皮内试验过敏者,可采用脱敏法注射。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尤其是新生儿和吸毒者,为此要采取积极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