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睡梦中尖叫后离奇死亡

2018-02-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福建医科大学一女生睡觉时突然尖叫身亡引起很大的关注,据悉,这位才20岁的少女并无先天性疾病,多位同学对今她的去世都感到意外,没有发现少女在死前有何异常.那么,她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女生突然尖叫身亡16日凌晨五时许,福建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小梅在宿舍睡觉时,突然呼吸急促,还伴有尖叫,后被送医院,但医生也没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据了解,小梅是家中的独女,今年才20岁.同学们都说,没有发现小梅在死前有何异常.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睡梦中尖叫舍友以为做恶梦小梅的身亡,来得有点突然.据小梅的舍友介绍,当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一女生睡觉时突然尖叫身亡引起很大的关注,据悉,这位才20岁的少女并无先天性疾病,多位同学对今她的去世都感到意外,没有发现少女在死前有何异常。那么,她真正的死因是什么呢?

女生突然尖叫身亡

16日凌晨五时许,福建医科大学的大三学生小梅在宿舍睡觉时,突然呼吸急促,还伴有尖叫,后被送医院,但医生也没能挽回这条年轻的生命。据了解,小梅是家中的独女,今年才20岁。同学们都说,没有发现小梅在死前有何异常。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

睡梦中尖叫舍友以为做恶梦

小梅的身亡,来得有点突然。据小梅的舍友介绍,当日凌晨5时许,她们在睡梦中,突然听到小梅的尖叫声,“声音还不小,把我们都惊醒了。”其中一位舍友看到,小梅的腿在抽筋,身子在晃动,还在急促地喘气。开始以为小梅在做恶梦,舍友们喊了她名字,小梅似乎安静了一会,但随即又开始尖叫和喘气。意识到不妥,舍友们赶紧拨打了120,并通知了辅导员。

据小梅的同学介绍,小梅被同学们抬下送到校医室时,心跳已经很慢。校医赶紧给她做心脏按压,进行急救。后来120救护车将小梅送往医院抢救,但也没能挽回小梅的生命。

还原生前一天活动并无异常

昨日,在福建医科大学的大学城校区,小梅生前所在的宿舍仍然被封锁着,小梅的舍友也转移到了隔壁宿舍住。“小梅没有说过有不舒服,也没有吃药。”许多同学都表示,没有发现小梅有异常。

记者采访了小梅的多位同学,大体还原了小梅在15日这一天的活动。上午,小梅在教室自习。下午,观看班里男生的篮球赛,在比赛的休息时间,小梅还上场投了两个球,但没有更多的剧烈运动。比赛后,小梅和班里一大群人去附近的一家川菜馆吃饭。吃饭期间,小梅喝了一点酒。“这家店我们经常去,其它人吃了,也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一位学生告诉记者。

当晚11时许,小梅上床睡觉,16日凌晨前后上了一趟厕所。谁也没想到小梅这一躺下,就再没醒过来。

小梅妈妈:家人无先天性疾病

小梅突然身亡的消息,让小梅父母措手不及。记者昨日见到小梅的妈妈杨女士,发现她已经哭肿了双眼。

“在电话里,小梅还说自己肥了,要少吃点零食。我还告诉她,没关系,以后工作了,就会瘦下来。”回忆起母女的最后一次通话,杨女士失声痛哭。

据杨女士介绍,家人都没有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

昨日,校方证实,小梅系福建医科大学2012级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16日11点30分,该生因抢救无效死亡。校方有关人士表示,该生在送医过程中,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学院领导一直陪同协调处理急救事项。当日,该生所在学院领导陪同家属到荷塘派出所报案

在各种社会新闻里,素来健康的人突然死亡总会引起观者的各种猜疑,评论中不乏“好好的大活人因为一点小伤小病就死了?这可能吗?”之类的问题。

理论上来说,这是有可能的。我们的身体很坚韧,许多人可以带着疾病或是生理缺陷长期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看上去完全健康;我们的身体也很脆弱,当那些潜藏的疾病或是缺陷突然爆发的时候,身体机能会遭受沉重的打击,迅速地危及生命,也就是说,死亡可能毫无预兆地降临在任何人身上。是的,我们在谈论猝死,一种由于机体潜在疾病或重要器官功能急性功能障碍导致的意外死亡,它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罕见,要知道,在自然死亡的人数中,猝死占了大概10%还多。

猝死的原因非常多样,心、肺、脑等人体各个重要器官和系统的疾病都有可能,而死神最常用的手段和《死亡笔记》一样是心血管疾病,其中“荣登榜首”的病是冠心病。在当下,我们上了年纪的亲戚朋友里总有几个冠心病患者,该病平时可能相当温和,许多患者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当疾病突然发作导致患者心肌梗死的时候,死神就向着他们招手了,心脏破裂、心律失常等各种并发症都能迅速地夺走生命。如果说,冠心病这种常见的慢性病导致的死亡突然有余,却不够让人感到意外的话,死神还有诸如Marfan综合征这样隐蔽的“定时炸弹”。这种病是一种从娘胎里就带出来的遗传病,主要影响骨骼、眼睛和心血管,患者的身材会高大四肢会细长,这看上去还不算太糟糕,有些患者还靠这些身体优势成了运动员。可如果心血管也受到了影响,患者的心脏会随着年龄增长被血压撑得越来越大,主动脉甚至会像气球一样膨大成瘤状,这可就大大的不妙了,想象一下当患者激动或剧烈运动血压骤然升高,那个连接着心脏的“气球”受不了压力破掉造成大出血会是个什么后果吧,美国著名女排球运动员海曼、我国著名排球运动员朱刚这些看似健康乃至强壮的运动员都因此倒在了球场上。

除了潜在的疾病导致的猝死,有些死亡可以说来得有些“无厘头”。比如青壮年猝死综合征,死者身上经常找不到显著的病变,学界仅从众多案例中总结出了以男青年多见、既往健康、多于睡眠中迅速死亡等特点——是的,年轻人“睡觉死”是可能的!再比如抑制死,学界认为有些人的神经天生比一般人敏感,只要一点很平常的刺激,比如挨几下只能造成皮肉伤的打击、受到惊吓或是呛了冷水等等,就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抑制心脏活动导致死亡——是的,真有喝水呛了一口就撒手人寰的“喝水死”案例!

实际的案情常常比理论复杂得多,突然发生的死亡虽有自然发生的可能,却也藏着种种人为的可能性。因此不管是面对死因明确的案例,还是来得“全无道理”的死亡,一个法医下猝死的判断时都得十二分谨慎,尤其是后者,在详细的解剖和检验,结合案情、现场情况、死者既往信息等多种资料,排除各种可能性之后才能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