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立竞打量 易立竞访谈录:打开

2018-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晓庆是易立竞想访问的众多人物中的一个. 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剧里,刘晓庆极少进入公共视野,很多人淡忘了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争议人物.找到她,启

刘晓庆是易立竞想访问的众多人物中的一个。 除了偶尔出现在影视剧里,刘晓庆极少进入公共视野,很多人淡忘了这个曾经备受瞩目的争议人物。找到她,启开她的记忆,也是重温一个逝去的时代。预约刘晓庆一年多,在西安跟访四天,易立竞历经周折完成的人物专访刊登在2011年11月的一期《南方人物周刊》上,《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为读者启开一道记忆之门。

那些泛着黄色的老照片和跌宕起伏的人生叙事以及热情直接的对话构成的话语现场让人们再度看到刘晓庆,看到她充满时代印迹的个人史,也重睹一个逝去的时代的繁华与沉寂。

在经历多年的新闻实践之后,易立竞跨界式的人物访问被广泛关注。她于2004年加盟创刊的《南方人物周刊》,履职近八年,每年平均采访18个人,它们先后集结在《中国导演访谈录》、《中国演员访谈录》,现在则集结在《打开》和《打量》里。

这些人物带有他们个人的印记,也带有他们所在的不同时代的烙印。这些人物不管你喜不喜欢,都无法忽视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公共性存在。

1999年11月,烟台海难。这是出现在这个世纪之初的海难。 不久之后,易立竞去烟台,寻访海难中的幸存者,她的寻访之旅后来出现在她的新闻报道里。这篇报道发表在当年她供职的一份文化类周报上,这是我个人记忆最早的关于海难的报道。

易立竞对灾难的叙事和拍摄的图片重现了那个悲怆而恐惧的时刻。其时是她作为新闻记者开始职业生涯的时刻,作为前同事,作为多年的朋友,我成为她职业生涯和职业表现的见证者。

在那家报纸,她是活跃的,时政、经济、文化、娱乐,诸种领域多有涉猎。 易立竞生长在位于中俄边陲的小县城,她更多的体验是山河之美,那里森林茂密,湖泊清澈。90年代初,她来到京城,过着和以往相异的生活。

这是双重的生活,现实的生活和新闻世界的生活。她穿行在京城的街道,除了捕捉每天发生的即时新闻,还孤身去过河南艾滋村采访,在那个连空气都充满可疑病菌的村庄里,她和那些身染恶疾的人在一起,倾听他们的哀苦,倾听他们在哀苦中的期冀和幻想,她带回了那些夹杂着方言、难以辨识的访问录音,把它们书写成文。

易立竞游走在她所看到的新闻现场,倾听、观察、记录和表达。十二年过去,作为新闻人,她经历多样的历练,职业生涯日益成熟。

…… 我以为易立竞的访问也是在构建她个人化的新闻职业伦理。 即:探寻世间之真相,发掘时代之印迹;展现人生之壮阔,呈示人性之丰富。 记者通常被看作是刁钻的,刻薄的。 记者争勇斗狠,这是新闻圈的常态。

就职业状态而言,易立竟是少有的温良者。 她的访问很少挑衅,也很少刻薄。她倾听和追问。她的话题形态如同宽阔的河流。 艺人与传媒的关系,徐帆感受深切。她在接受易立竞的访问时有如下对话。

“你面对采访很谨慎,媒体伤害过你吗?” “伤害过。香港也有狗仔,他有度。但是在大陆,这种东西有的时候没度。大陆媒体有的时候语言挺恶毒的,还随意剪接别人的语言,设计台词,想当然的东西多。”觉得不被尊重,演艺明星跟媒体的冲突成为寻常事。

对不起的是公众。由此两个职业领域的声誉被败坏。演艺界和传媒圈。 在媒体界,易立竞是个异数。她的不同在于耐心和仁厚。 多年在演艺界的浸润,多年演艺明星的访问,使她掌握了太多的秘密。

那些因为话语场的磁力而敞开内心的受访者将自己最隐秘的人生体验和盘托出。但是只要约定哪些内容不宜公开,她就会守口如瓶。诚性和遵守信托,是她的个人准则。易立竞把她的个人工作风格贯彻有年,她的采访现场更像一个舞台,从各样的人生境界走出来的人,出现在这样的访谈现场,在她的提问、追究中打开了自己人生经验的秘密宝藏。 在这样的访谈中,访问与被访,都将赢得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