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也过清明节吗 盘点国外的“清明”祭奠文化

2017-10-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到了,人们在追忆亲人的同时,也想了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是如何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哀思的.离故土越遥远,思念和怀旧的感情似乎就越绵长,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每年的清明节就会有人按照传统习俗,在当地眺望故里,遥寄追念.外国人是不过中国的清明节的.不过外国有外国的"清明节" .比如,5月6日是叙利亚的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5月30日 是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等! 美国没有"清明节",但是有"国殇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到了,人们在追忆亲人的同时,也想了解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人们是如何表达对故去亲人的哀思的。离故土越遥远,思念和怀旧的感情似乎就越绵长,世界上只要有华人的地方,每年的清明节就会有人按照传统习俗,在当地眺望故里,遥寄追念。

外国人是不过中国的清明节的。不过外国有外国的“清明节” 。比如,5月6日是叙利亚的烈士节。当晚政府要员设宴款待烈士亲属;5月30日 是美国大多数州的“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等!

美国没有“清明节”,但是有“国殇日”,时间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美国的“国殇日”开始是为了祭奠所有的战争死难者,后来在民间逐渐发展为一般家庭祭奠逝去亲人的节日,这点同中国的清明节有点相似。

美国纽约华尔街多媒体记者张姝告诉我们,美国墓园严格禁止烧纸,美国人扫墓最常见的方式是带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美国的清明节是一个政治色彩很浓的节日,正式名称叫“阵亡将土纪念日”,也是联邦法定节日,时间是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在德国,万圣节、万灵节、死亡星期日、平安夜等节日禁止举办公开的娱乐欢庆活动,如舞会、晚会等。有些地方甚至不允许餐饮场所播放音乐。虽然祭奠时间不一样,但祭奠形式大同小异,无论是葬礼还是祭奠过程,很少会出现失声痛哭的场景。

一般情况下,11月2日,在万圣节的次日是万灵节,也是西方世界一次大规模的“祭祖”活动。 德国人的祭祖方式非常严谨,更不会痛哭流涕,也不能理解找人代祭。当地教会会举行一些悼念仪式,已故者的亲属会去墓地献花点蜡烛,寄托追思。

日本的清明节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城区以墓园祭扫为主日本祭祖的节日是盂兰盆节,定于农历七月十五,事实上就是中国的中元节。对日本人而言,盂兰盆节的重要程度仅次于春节。在农村,室外墓地往往在住宅附近,家中也大多设有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以此祭奠祖先。

城区之内,则是以墓园祭扫为主,日本人会带上菊花或是白色的花朵、水果等到墓前祭扫,如果逝去的亲人好烟酒,他们也会供上酒和点着的香烟。在墓前,口中喃喃,心里念念,同已故的亲人叙说现状,既为尊重,也是倾诉,祈求祖先的保佑。

除了春节和中秋节,韩国也有着跟中国一样的清明节,也在每年的4月4号或5号。清明和中秋前夕去给祖先扫墓也是一件很大的事情,韩国人清明祭祖的主要内容就是买上酒、水果,还有在家里准备一些食品到墓地上祭奠并拔草祷告,没有烧纸等行为。

眼看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韩国人从上周末开始就陆陆续续地去家乡给久违的先亲们扫墓祭典。一般人家大部分会举家出动,借此机会,平时因为忙碌而很少见面的兄弟姐妹们也团聚一下,顺路享受一下乡下春天的气息,来一场家庭踏青活动。

波兰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亡人节”,即悼念已经逝世的人。节日这一天,人们都去扫墓,为灵墓祭典,并点上烛灯。有些人全家都到来,特别要带上孩子,年长者点燃烛灯,让孩子敬献,表示纪念故人,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

如今在波兰,对死者祭奠活动则主要集中在11月1日。这一天,人们都去墓园扫墓,年长者点燃象征死者不朽的烛灯,让孩子敬献,以教育后代不忘祖先。他们还会摆放花束、花篮或者其他装饰,表示纪念故人。

11月1日是墨西哥的"幼灵节"--祭奠死去的孩子,11月2日是 "成灵节"--祭奠死去的成年人,这两天通称为"鬼节"。墨西哥的土著居民印第安阿兹特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因此,节日中人们都要隆重地庆祝。

每年11月2日为墨西哥的“扫墓节”,家家为死去的人扫墓。去时,准备特别的“亡人面包”、骷髅形糖块和已故亲人爱吃的食物及烟酒,作为祭祀供品。举行仪式后,全家人在墓前铺上布,席地而坐,点上蜡烛,边吃喝,边歌舞,作为守灵,通宵达旦。但各地区扫墓的时间不同,有的地区在白天,有的在晚上。

每年11月1日为法国“万灵节”。这一天,人们赶往墓地,祭典故人,献上菊花,位于巴黎公墓不远的巴黎公社纪念碑和十多个反法西斯纪念碑,凭吊者最多,献上的鲜花也最多。

然而,事实上,在法国,11月1号这个节假日就是诸圣节,而不是11月2号,它的创立是用来纪念亡灵。几个世纪以来,公墓里点燃的蜡烛就是这个传统的见证,在19世纪又有了盛开的菊花和在诸圣节的墓葬这些习俗,这两个都寓意着死后的幸福生活。

东南亚地区拥有独特的宗乡会馆文化,其形成与华人的清明节祭祖传统密切相关。正是为了处理同胞的身后事,早年闯荡南洋的华人共同凑钱置地,建「义山」(免费坟场),盖大伯公(土地公)庙,以实现共同的祭祖愿望,由此逐渐形成对东南亚华人社群起到重要凝聚作用的宗乡会馆文化。

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政府自上世纪60年代起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倡导华人改土葬为火葬,幷在郊区建造了大型骨灰瓮安置所,市区内的坟场因此渐渐消失。如今在新加坡,若要土葬,买一处政府提供的坟地约需六七千新元(1美元约合1.52新元),不仅费用高昂,而且使用期只有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