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命理学史论》对梁湘润老师的评价(上)

2017-10-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命理学史论>对梁湘润老师的评价(上)   2010年以来,在两岸多年隔绝之后,梁湘润老师的禄命文化著作陆续传到大陆,由于台湾出版的书籍

《中国命理学史论》对梁湘润老师的评价(上)

   2010年以来,在两岸多年隔绝之后,梁湘润老师的禄命文化著作陆续传到大陆,由于台湾出版的书籍均用繁体字竖排,大陆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对此很不适应,觉得梁师的著作很“难读”,或“无法读”,或“不知如何读”,故很少有人能够读完梁师的全部禄命学著作,很多人基本不了解梁师在台湾五术界的“领军人物”的地位,至于能够全面了解梁湘润老师对禄命文化的贡献者则更寥寥,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如认为他只是个“书房派”,是只能理论不能实战的一介书生。更个别所谓“大师级”的人物读到梁师的命理学著作后,深感震撼又觉得无法逾越,又深怕大陆爱好者知道梁师的成就后,都去看梁师的书了,会危及其地位,于是明里暗里对梁师的著作作出负面的评价,有些话说得还比较难听。

   梁湘润老师对中国禄命文化的贡献,是客观的存在,已经在中国禄命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其深远的影响将逐步显现出来。

   《中国命理学史论》是迄今为止大陆正式出版的唯一一本“命理学史”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作者陆致极先生是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硕士,美国伊利诺大学语言学系博士。

   陆先生在上海原五十一中学毕业,他的太太是我上海中学的同学,属“高干子女”。历史的原因,曾经有不少“高干子女”在上海中学就读,因此我有好几位“高干子女”同学与陆先生认识。当他们得知陆先生在撰写《中国命理学史论》后,就将陆先生介绍给我。他是搞命理史论的,我是搞命理实战的,互补性强,因此一见如故,每次见面都会有许多信息和想法的交流,且许多想法具有共识。

   他收集了中国(台港澳)及世界华人界公开出版的几乎所有命理学著作(含历代命理学史籍),当然也包括了梁湘润老师2008年之前出版的数十本命理学著作。历经数载,认真阅读、分析、研究后,在美国芝加哥“闭关”一年,写出这本命理学史著作,史实内容的真实客观,历史评价的公正权威,受到广大读者的一致认同。

   陆致极先生按照他的理解,把中国命理学分为“孕育时期”、“古法时期”、“今法时期”、“深化时期”、“转型时期”,共五个时期。前面三个时期,属明代中叶之前。“深化时期”的开始,以明代中叶出现的《三命通会》为分水岭;

   “转型时期”,即自民国初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陆先生在“转型时期”的标题后,特地标明:“从近代到现代”。

   每个时期,均有其标志性著作及代表性人物,这些人物,也可以说是为中国命理学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

   陆先生又把“转型时期”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现代前期或近代阶段”,时间跨度是自2011年民国成立开始,至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陆先生认为,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首推徐乐吾,此外还有袁树珊、韦千里等。

   第二个阶段,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陆先生说:“由于中国大陆自五十年代起,算命被看作是一种骗人的迷信活动,属于被取消的对象,较有系统的研究自然就销声匿迹了。因此,有关命理学的探讨,只能是在台湾、香港以及海外华人地区展开。显然,台湾命理学家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是起着主导作用的,其代表人物有梁湘润、钟义民等。”(第348页)陆先生不知道,其实钟义民也是梁师的学生之一。

   陆先生认为,命理学的这个阶段,是从“疑古”到“创新”,以及向不不的新领域作出探索性的开拓。正因为有“疑古”,命理界的人士,对大量的命理古籍又作了一次新的整理和诠释,探索传统命理学规则,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

   陆先生在此明确提出:“这项工作的扛旗人物,首推台湾的梁湘润先生。”(第349页)

   梁师是看到过《中国命理学史论》这部著作的。他在“两岸禄命(上海、台北)交流”这篇文章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有一位同道送我一本上海研究命理人士的一本著作《中国命理学史论》,作者是陆致极先生。赠我书的友人说,在陆致极先生的著作中,有提及我的著作,及我的名字,至少有十次。当我阅读此书之时,体会到我的作品,已经受到上海市同道之重视,由于我自己就是上海人,更有着一种同根生的情感”。“尤其是无巧不成书,何重建君与《中国命理学史论》作者陆致极君,彼此二人原是相识,也是复旦大学同学,我就请何君见到陆致极君时,代我致上问候之诚意”。后面这段话,是在2010年去台北拜师时,梁师亲口对作者讲的。作者回上海后,向陆先生转达了梁师对他的诚挚问候。

   作者仔细阅读过《中国命理学史论》,实际上陆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梁师,或援引梁师著作的论述达17处之多,有些地方还是大段引用,并加以正面、中肯的分析、赞同,有些还引为“立论”的依据。作者认为,这首先表明陆致极先生对梁师的著作,进行过全面的阅读和细致的分析;同时也是陆致极先生就梁师对命理学研究的成就,及对禄命文化发展所做的贡献,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我们先看看陆先生在自己的著作《中国命理学史论》中,十七处引用梁师著作的具体内容:

   第一处、第四章,传统命理学发展的历史分期。

   第75页,“传统命理学的实际研究,不可能早于东汉中期”。

   注四:梁湘润《渊海喜忌随笔》认为:“算命一事,最早不会早过‘东汉顺帝’,最迟不会迟过‘东汉献帝’。也就是说世间有用人之‘生辰’不算命者,是起于东汉末年。。。。。。自汉顺帝起,才以年柱用干支来纪年。昔日之干支只用来记载日柱之用。”(第23页)

   第二处,同上。

   第81页,“由此可见,传统命理学当发轫于东汉末年,在三国时已见端倪。”

   注二:梁湘润《命学大辞典》说:“东汉末管略亦为早期命学有关之人士,介在他著作之中并无有关命学之尽收眼底,在后汉书艺文志详载有‘管略周易林四卷,管略鸟情逆占一卷’,信知管辂对五行之术甚精,可能以‘吕、律、商’之甲子,能占鸟语,是乃高人也。可信其与命学有局部联系,不足以证命学由他起。至隋代命学之五行乃已成定则而甚为流行。未几,而唐太宗召吕才问询禄命推论之对与否,可见已足以令人君关问,事已经十分普遍而流行矣。”(第293—294页)

   第三处、第五章  孕育时期:神煞、四时和刑冲会合

   第96页:“诚如梁湘润先生指出的:有一项不可不否认之事实,即是‘禄命法’之‘神煞’,十之八九皆沿用于原有‘择日法’之神煞。”

   注二:梁湘润:《神煞探源》第153页

   第四处,第五章,同上。

   第103页:“其实,神煞的取舍,是在长期对年月日时干支的对应关系的的观察中,积累起来的在统计意义上的征验,本身很难----予以义理的解释”。

   注一:梁湘润《神煞探源》指出:“神煞之形成,大抵是依据八个原则而成立。即是:一卦理;二日月行度;三奇偶方圆;四统计累积;五象形字义;六俯情理;七先天数理;八特殊排列组组合。神煞之成立,很少是脱离以上之八种组合之推理。”(第17页,作者说明,原书遗漏了第“六”个原则)。

   第五处,第五章,同上。

   第111页:“梁湘润先生认为,这是阳死、阴生之说----以‘乙亥七月生当在病乡’,甲见‘亥’在长生,‘乙亥’为病死之位。”

   注一:梁湘润《李虚中命书》第120页。

   第六处,第六章,古法时期:古典模型。

   第118页:“据梁湘润先生考证,《李虚中命书》中所提到的职官名,大都为宋代的官职。故此并无真正作者。”

   注二:梁湘润《李虚中命书》第2页。

   第七处,第十章,今法时期(四)格局系统

   第219页至220页:“《渊海子平》中《宝法第一》、《宝法第二》对此有这样的记载:子平一法,专以日干为主,而取提纲所用之物为令,次及年月时支以表其端。凡格用月令提纲,勿求年日时为格。今人多不知其法于此,百法百失。。。。。。”

   注二:下面引文,参考了梁湘润《命学大辞典》所录“宝法卷一”“宝法卷二”,作了订正。

   第八处,第十二章,深化时期(二),《子平真诠》

   第267页:“沈孝瞻在命理学上的殚精竭虑的创造,经徐乐吾的‘注释’,都‘化为乌有’了”。

   注二:梁湘润先生在《滴天髓、子平真诠》今注中也指出:“沈氏之著作,受了徐乐吾的个人习惯,曲解了很多沈氏的原意。。。。。。。所以我们只宜对沈氏的原文多予研究,不必多分心于徐乐吾的附笔架词”。第153—154页。

   第九处,第十二章,同上。

   第266页起,陆先生说:进入“此书最重要的论题----格局”(即《中国命理学史论》)。第271页之注一:“以下命例没有注明的,皆取自梁湘润编著的《沈氏用神例解》。”

   作者说明,实际上,第271—283页,陆先生共引用了20个命例,来说明《子平真诠》,达到“格局理论探索的高峰”。而引自梁师《沈氏用神例解》的占到18个,也就是说,引用梁师著作所分析的案例,占到90%。

   其余两个案例引自徐乐吾《子平真诠评注》和尤达人《太人知命四十年》。

   陆先生在本章最后(第286页)总结说:到《子平真诠》,则更深入到格局内部的条理分析,用一套更为精细的程序和规则来辨认格局的吉凶成败。《子平真诠》无疑代表了格局理论探索的高峰。而传统命理学在推理上不断朝精微的高度推进,由此可见一斑。

   第十处,第十四章,深化时期(四)《穷通宝鉴》及《命学玄通》

   第321—322页:“《穷通宝鉴》,原名《拦江网》,从书中大多列举明朝名人宰辅的命例分析来看,可以判断,此书作于明朝末年。然而,当是仅为一种‘私人密录式的抄本’,在江湖上流传。”

   注一:见梁湘润《余氏用神辞渊》P12。

   第十一处,第十四章,同上。

   第323页:“梁湘润称之为‘四明丁丑版’。他指出:‘这一个四明丁丑版,内容虽然不敢与原抄本完全一样,至少可以证明丁丑版是比余春台的润笔版本,更为接近原抄本。。。。。。此尽收眼底的作者,可能也与徐氏的观点相同,认为《拦江网》尽收眼底名俚俗,文笔简陋而有局部应验而已,因而代为作出词赋。此文并无书名,实际上即是没有标明《拦江网》之《拦江网》’”。“梁先生的话是有道理的。只要比较一下两者的内容,不难发现它们实际上来自同一个源头。”

   注三:《余氏用神辞渊》P15。

   第十二处,第十四章,同上。

   第331页:“如果用一种故弄玄虚的说法,就是‘秘本’了。当时,《拦江网》就是其中的一个秘本。有了这样一个大纲,对于任何一个命造,就很容易用对号入座的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出推理的头绪来。”

   注一:见梁湘润《星相书简法卷》(天册、地册合订本)

   第十三处,第十四章,同上。

   第341页:据梁湘润《命略本纪》所说:明代之江湖层次,不论“文”、“武”,以及“三教、九流”之任何一种“流派”,都是在“刑部”----“东厂、西厂”,两厂锦衣卫控制之中,借各地游方,为朝廷作耳目。到了清代,《命略本纪》接着说:禄命、星相人士,又能是依附洪门、清帮两大组织。原因是清廷全国运粮、皆由漕帮、安庆帮承包,各地有水站码头,算命先生外出游走营生,可以跟着粮船,游走码头,并通过船帮的老大,安排地点游方行业。陆路也是如此。这种外出行走营业之大环境,延续连绵六百年以上。(P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