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孝严祭祖 蒋孝严6日将首次以蒋家后人身份赴宁波祭祖(图)

2017-10-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蒋孝严6日将首次以蒋家后人身份赴宁波祭祖(图)金报讯 昨日记者从宁波市台办获悉,时年63岁的蒋孝严将于今日下午抵达宁波,次日一早他将到奉化溪

蒋孝严6日将首次以蒋家后人身份赴宁波祭祖(图)

金报讯 昨日记者从宁波市台办获悉,时年63岁的蒋孝严将于今日下午抵达宁波,次日一早他将到奉化溪口为蒋家祖坟上香。这已是蒋孝严第四次到达宁波,但却是第一次以“蒋家后人”的身份出现。 相关专题: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访大陆专题 5年前来溪口“很感动” 说孝严当时“很感动”的是宁波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凃介秋。

2000年8月23日,蒋孝严(那时还未改姓,叫章孝严)带着家人和弟弟章孝慈前往蒋介石故居所在地溪口,祭拜蒋介石母亲王太夫人、蒋经国母亲毛太夫人、蒋介石的太祖等先人。

“孝严来的时候我曾去接他,以副会长的身份还陪了他三天。”凃介秋说,“溪口人对孝严的到来表现了很大的热情,孝严说很感动。”时任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的杨再杰说,他曾为孝严的溪口之行牵线搭桥,他与孝严的关系比较好。

蒋孝严(中)4月5日参加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活动 中国新闻网图 他人印象:孝严为人随和 在2000年溪口之行后,蒋孝严的身影多次在祖国大陆出现。

在凃介秋的眼中,蒋孝严此后的诸多活动似乎都是缘于那次“感动”。在凃介秋的印象中,蒋孝严为人随和,真心帮助台商做一些实际的事情。 “孝严”列入丰镐房世系图 “丰镐房”位于今武岭路西段,坐北朝南,临街而筑。

蒋孝严每次到溪口,这是必到之处,因为这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故居。该房号“丰镐”,宅名“素居”。在蒋孝严2000年来溪口之后,奉化旅游部门将孝严、孝慈加入到蒋家世系图中。宁波台办一负责人介绍,因为丰镐房是旅游景点,将孝严、孝慈名字加入,是为了方便游客了解蒋家的一些情况。

金报记者寻访蒋氏家族长者 最长的长辈没见过孝严 溪口镇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蒋周保是蒋氏宗族目前年龄最大的长辈了。

与蒋氏故居隔河相望的溪南村溪南庙边,蒋周保老两口过着深居简出的生活,他告诉记者,他今年81岁,论辈份和蒋介石一样,蒋孝严应该叫他爷爷了。 老人说,他已经记不清曾经多少次见到蒋介石了,但是蒋孝严他还一次都没见过,只是前些年听镇上其他人提起才知道。

他说,蒋氏的根在溪口,所以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来这里祭祖,不过现在这里蒋介石的近亲已经少之又少了。 蒋周保读书不多,一辈子都在务农。现在,一家三代都住在溪口镇溪南村,他因为辈份高,很得同村人的尊敬。

“家族”概念远不如以前 蒋夏定今年75岁,也是溪口和蒋介石同辈的5位老人中的一位。 “因为我曾经在奉化政府部门做过事,经常走动,所以同宗的见到我还是比较尊重客气的,有些事情还经常和我说说议议,但我不是族长。

”他笑着说,“现在蒋族里已经没有正式的族长了,蒋家在几十年前还比较昌盛,但现在搬的搬、拆的拆,大家都各自过着平静的生活,心中对这个‘家族’的概念已经远不如以前了,见面认识的打个招呼,不认识的也不会因为同宗而多增添几分激动。

” 村里另一位姓蒋的老人告诉记者,蒋周保和蒋夏定两位老人都是周字辈,与蒋介石同辈。蒋介石的爷爷当年在家中排行老三,蒋夏定的爷爷排行老大,蒋周保的爷爷排行老五。

蒋孝严说话的声音很小 蒋夏定老人说,蒋孝严个子不高,戴着眼镜,经常将笑容挂在脸上,在2000年蒋孝严还叫章孝严的时候来溪口祭过祖,那时他陪同过。 他说,那时蒋孝严前往的是丰镐房和蒋介石母亲王太夫人、蒋经国母亲毛太夫人、蒋介石太祖的墓以及蒋氏祠堂,在祭祖过程中都是按溪口蒋家的风俗和礼仪。

他回忆道,那时他陪同的时间也不长,和蒋孝严说的话也不是很多,但他就是感觉蒋孝严说话声音很小,他说,那时他年事已高,耳朵已经有些聋了,蒋孝严一见面就和他一边握手一边问好,但实在是蒋孝严说话声音过轻,他听不出蒋孝严说的是什么。

他唯一清楚记得的一句话就是“我回来看你们了”。 -蒋氏《宗谱》 复印件长者才有资格有 记者告诉蒋夏定老人,蒋孝严又将来溪口祭祖,并且这次还准备将自己的名字正式列入蒋家牌表。

蒋夏定老人说,在溪口蒋氏的民俗里,没有牌表这一称呼,有的只是牌位或宗谱,牌位是针对死者说,那么唯一可能的就是宗谱了。

老人说,在蒋氏的宗族里,最隆重的就是写宗谱了,说着,老人拿出自己藏着的一本《武岭蒋氏宗谱》给记者看,他说,这个宗谱的原件已经珍藏在档案馆里了,但他的这个复印件也不是谁都可以拿到的,只有辈份高的长者才有资格拥有。

《宗谱》30年一写,场面非常热闹 老人指着《宗谱》上的字迹说,这是1948年蒋介石亲自写的,到现在时隔50多年,还没有再写过。老人说,蒋氏族里的规矩是《宗谱》30年一写。

老人说,写《宗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是个浩大的工程,三代以内的亲戚族人都要写进去,要涉及几百甚至几千人,要有专人对族里每个人的生平作细致的核实,时间精确到时辰,地点精确到村,还包括配偶的情况,古时没有女性后人入宗谱,现在女子也要写进去,所以几十年里生生死死那么多人,全要调查清楚,确实不容易。

老人向记者回忆道,1948年那次写《宗谱》,他还只有19岁,记得那时因为溪口恰好其他姓氏的宗族也在写《宗谱》,所以,溪口连大街上都站满了人,五湖四海的亲戚全部赶来,蒋氏光上海地区的亲戚就包了一条船。

老人说,写《宗谱》的现场也是比较庄重的,每个人都很严肃,排好站齐,一一报上名来,他当时就看见蒋介石认真一笔一画地将族里每个人的名字记录在宗谱上。记者 董楠楠 吴瑕 摄影 张培坚